资助育人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2020-10-20范静
范静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德育体系建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成德达才”理念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在资助育人各环节中要贯穿始终。本文以“0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关注重点,探究在资助育人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资助育人
健康是当今社会人人都关注的焦点问题。心理健康是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自卑、自闭、自残乃至自杀行为的事件,在各高校时有发生,容易对学生本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教育角度,大学生心理健康都必须得到重视。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新生入学抓起,而入学之初,首要处理的学生工作便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组织评选国家助学金。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下关注“0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思路。
一、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辅导员角色定位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近年来,国家对学生资助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形成了以“奖”“贷”“助”“勤”“补”“减”“免”
全方位的资助体系。为了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成了重中之重。除了物资上的资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更为重要。
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所以,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上,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引路者、指导者、管理者、服务者四位一体的角色,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年轻化也能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更加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更加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新学期伊始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与00后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的一次师生沟通,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踪和协调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新生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最能感受学生情绪波动的人,也是最能获取有关学生心理发展变化最新动态的人。辅导员在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上,尤其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责任重大。
二、资助育人环节中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在资助育人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认定是资助的前提和关键。目前,认定工作实行“学院—中心—分院—班级”四级认定工作机制,其认定程序是公开的,也是相对公平的。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情况不能直接掌握,同学之间家庭情况难以准确地量化比较,所以资助认定标准或条件在全体学生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科学准确的确定。
在认定过程中发现不少00后大学生对评定流程和结果的理解是基于其过往经历和自我世界的认知基础之上,且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独立性不够,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诱导而质疑认定结果。当学生对认定结果提出质疑时,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后,为保护其自尊心和知情权,应耐心地告知学生当下学生资助政策对于贫困学生的等级认定办法。
另外,在资助后需要观察受助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劲头不足、缺乏感恩意识、人生追求模糊等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他们的“自我认知”是不稳定的,容易被网络上光鲜的表象所吸引、迷惑,产生错误的认知,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产生冲击,这就容易出现“空心病”。
基于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在与00后大学生的互动沟通中逐渐形成了轮廓性、基础性的认识。针对00后大学生存在 “独立性较弱”“自我意识较强”“缺乏理想信念”“学习动力不足”“缺少感恩意识”等特点,资助育人工作如何做到让学生有尊严、有理想、有动力,这都是青年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
三、资助育人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德育体系建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成德达才”理念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在资助育人各环节中要贯穿
始终。
(一)使用量化标准开展学生认定
统筹建立学生资助的评定分值,以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学生资助工作评定。在评定的指标体系中,包括学生家庭属性、生源信息、家庭情况、特殊情况等指标的对应信息,按照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程度进行区分。采用的评定标准是客观可查数据,使评定结果有可比性,概念变成直观数据,以期达到科学直观的效果,避免学生因评选而产生消极情绪,净化育人环境。
(二)引导学生培养远大人生追求
辅导员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讲好科学理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学会感恩国家的和平与强盛。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明白,资助育人的帮助不是“天上掉馅饼”,是党和国家为助力他们学习成长无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作为青年一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努力成
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扎牢大学学习生活根基
大学生活是很多学生离开父母后的第一次群体生活,难免产生不适应,外化为生活不能自理、孤僻不合群、放纵娱乐、缺乏自律等現象。这需要我们从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经济、学习、人际关系、心理状况等诸多要素出发,本着为学生排忧解难、维护他们合理利益的诉求和表达的初心,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情感关系。同时,先赞美少批评、先肯定少否定。资助育人工作除了缓解学生生活上的压力,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依托网络平台讲好故事
小故事和小经历富有感染力,易引起感情共鸣和产生情景代入感。辅导员队伍目前正不断趋向年轻化,青年辅导员由于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小,更容易与00后大学生产生共鸣,更容易讲好小故事、小经历。结合00后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特点,青年辅导员依托网络平台,可在bilibili、抖音、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做可视化的感恩教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00后大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党和国家的伟大成就上,聚焦正能量,使大学生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和感恩他人,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润物细无声”。
(五)借力家长共助学生成长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离不开原生家庭的教育,所以培养“0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性格离不开家庭教育,尤其是留守孩子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可以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开展。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构筑“家长—辅导员—学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与学生家长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寻求家长在家庭层面的协助,既能为资助育人工作找到依据,也能为学生独立自主、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新生入学的资助育人过程中,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爱心、细心、耐心来关注学生,用科学有效的技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用家校合作的借力模式,打造资助育人体系,从细节入手,活动化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大学生唯有智识是健康的、身体是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心理也是健康的,才能真正做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真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担当大任。
参考文献
[1]黄建关,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81—85.
[2]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05):66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