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2020-10-20王志宏
王志宏
摘 要: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計,是全面考核和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新时代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党的十九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这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目的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将绩效审计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过程和各
环节。
一、与时俱进,审计思路要转变
经济责任的审计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为正确选拔任用和准确考核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联系领导干部任期目标,通过对相关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对其任期工作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地确认其经营业绩的目的,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同时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其短期
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便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后任者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或解除前任者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便于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改变以前“旧官不理新账,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状况。
二、敢于攻坚,审计内容要拓宽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其他类别的审计,被审计对象直接经手的具体经济事项可能并不多,但在任期内取得的经济效果、重大决策的正确与否,更多地要从取得的经济效果中反映出来,因此对这一群体进行审计,其内容就要拓宽。一是要以全部资金为主线,通过考量全部资金的运作过程和绩效以及领导干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其管理能力和责任与地方发展成果的关系,全面客观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将效益审计融进去。检查资金使用不当、重复建设及“豆腐渣”工程绩效远比检查财政财务收支本身问题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浪费和由于违反财经法规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三是将内部控制作为审计的突破口,应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看其内控制度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制定的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地防止违规违纪行为,确保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三、勇于探索,审计方法要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按单位性质基本可分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县市区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于不同类型的被审计对象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审计实务中,就要针对各自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用的审计方法,随着经济业务的扩大和发展,审计方法也要有所创新,才能提高审计质量。
四、远瞩高瞻,审计评价要全面
审计评价是审计结果报告中对被审计对象作出的结论性评语,备受关注。因此,在审计评价上要有所突破,力争准确、全面。一是要遵循独立性、权威性原则。独立性和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则是权威性的基础。二是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是指以事实为依据,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功过是非,做到成绩说够、问题讲透。三是要遵循责权一致原则。责权一致原则是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仅就经济责任及其履行程度进行监督和评价,分清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界限;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限;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限。四是要遵循谨慎原则。对超出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审计人员无法取证的事项、审计未涉及或虽已涉及但审计证据不充分等不做评价。
五、扩大宣传,审计结果要利用
利用审计成果可以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载入干部个人档案和廉政档案,作为干部考察评价的依据。利用审计成果可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警示教育,建立审计公示制度、审计结果通报制度,警示其他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利用审计成果可以促进被审单位规范管理。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从机制上挖根源,从制度上找原因,从管理上查漏洞,力求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
参考文献
[1]蒋捷.关于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6(08):50.
[2]张伟.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审计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