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建造的分包和分包商管理

2020-10-20赵林杰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分包

【摘要】工程建造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特点。对其安全和质量的要求,国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建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即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挑战和机遇也伴随而来。分包及分包商的选择结果,将直接影响工程建造的质量,结合工程建造管理的现状,从分包商的选择、建造过程管理及完工评价方面的管理方式进行探讨,为后续工程建造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造;分包;分包方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创新的技术和管理在工程建造中越来越多,参与工程建造的施工方和人员的规模逐渐壮大,如何确保施工人员在频繁流动的情况下,质量安全管理指标不下降,对于加强分包和分包商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分包管理的现状

(一)分包的策略

工程建造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员参与建造。工程建造是由土建、结构、机械、电气、仪表、舾装、安装等多专业的综合体,每一个专业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工程建造的安全质量系数。为了能有效提高工程建造的进度、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有效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一般将施工专业性较强或需要特殊技术,选择合适的专业队伍解决技术问题而进行专业分包。将只需要从事普通的体力劳动或者不需要太高的技术的施工进行劳务分包。

(二)施工人员的流动

1.因企业的参与或退出造成的人员流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落后的产能技术被淘汰,先进的管理及创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建造中。有些企业因达不到建造要求而退出,有些企业获准投入到工程建造中。

2.因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的人员流动。根据市场环境的需求,企业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高薪聘请技术成品人才。有的施工人员是在参与工程建造企业之间内部流动,有的施工人员则是新参与或离开工程建造的外部流动。

(三)施工人员的技能

工程建造是多专业的综合体,而施工人员是工程建造实施的主体。即是工程施工的亲历者,也是工程施工过程的见证者,他们每一个人的个体行为都直接影响着工程建造质量安全。

有些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并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相对较小。而对于不需要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技术含量较低的专业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相对较大。

(四)合同关系

合同是用来约束甲乙双方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准绳,也是保护合同履行者的合法权益。工程建设方和总承包方、总承包方和分包商之间通过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建设方与分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因此,总承包方成为了建设方与分包商之间的桥梁,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工程建造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虽然总承包方与分包商有间接或直接联系,但建设方也要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势必增加了其管理风险。

三、分包商管理的措施

工程建造发展到如今更多的新技术得以应用,合同的内容及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和细致。为了能降低因合同的关系而具有的管理风险,不仅总承包方需要完善和细化其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方也需要在其管理制度和体系中进行补充和完善。遵循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PDCA循环过程进行加强管控。

(一)事前规划

1.资格预审阶段。在工程建造项目合同签订后,总承包方需说明其分包的计划,建造方对计划内包含的分包商名称、资质、工作范围、持续时间及分包标的对应总包标的占比及累计分包标的占比等信息进行资格预审,非新申请的分包商在开工前进行资格核实,核实其相关资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预审、核实通过的分包商可以参与工程项目建造。在工程建造中,总承包方实时监控分包商的行为与资质预审、核实情况是否保持一致。建造方也要联合总承包方把复核有关分包商的相关资料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建立一个业绩良好的分包商名录,以便于其他工程建造项目参考。

2.施工前审查阶段。进驻施工现场的分包商,建造方、总承包方组织对分包商开展施工前审查,对其施工人员资质,尤其涉及特种作业、安全和质量管理等专业的资质;对施工使用的设备机具的年检情况或检验情况等也是审查的重点。如起重设备、焊接机具、检测设备、手持设备、用电设备等。在分包商自有场地施工的分包商,还需要对其施工场地实地验厂检查,核实是否具备项目施工所需的实际能力,例如现场管理、生产能力等。

总之,在符合要求的分包商名录里面进行优中选优综合评价,价格的高低仅仅作为选择的一个因素,而不能成为选用的唯一关键因素。

(二)过程控制

工程建造过程中,建造方、总承包方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审核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分包商的施工和管理人员、使用的工机具等符合其所进行的工程施工需求。

1.对分包商所从事的施工内容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是否满足施工安全、技术和质量标准的相关程序。

2.对每一项施工作业前进行技术、施工交底。根据施工的进展在不同工序之间设置停止检查点,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要求。

3.对分包商的施工设备、工机具、个人防护用品等,设立日常、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质量检查制度,根据实际工程建造进展组织专项检查。

4.对分包商配备的专职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进行管控,必要的专职人员需持证上岗。

5.对分包商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试,确保进入现场施工人员有基本的安全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特种工作人员要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

6.对高风险、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实施领导带班制度,齐抓共管,确保安全和质量满足要求。

7.在过程管控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种相关培训,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对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員进行不同科目的培训。同时,将建造方和总承包方的相关制度和体系作为培训内容,提高分包商的管理水平,筑牢施工人员质量安全理念的堤坝。

(三)过程评价

在工程建造期间,为规避由于分包商的违规行为,而阻碍工程建造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给建造方、总承包方带来的风险,设置过程评价的管理方法。

1.对人员配备的情况、安全质量损失的程度、安全质量事件发生的频次、问题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职业操守的执行情况、受检整改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交付产品的周期和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的行为等进行分类统计。

2.根据违规行为类别及严重程度,从轻到高设置适合工程建造现状的违规行为整治机制。例如,警告、整改、停工、处罚、通报、清除等。

3.根据不同分包商承揽的不同施工项目的建造周期,设置过程评价时间点。根据整治机制的不同下发相应的通知单,对于有严重的违规违法问题的分包商,协同商务部门、总承包方等相关管理机构对其进行清除现场、终止合同等办法惩处,严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过程评价的结果将作为分包商名录维护的依据。

(四)施工后评价

分包商所承接的施工内容完成后,建造方、总承包方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对该分包商施工后评价,后评价应结合该分包商开工前和过程的审核情况,完成分包商评价报告。后评价原则上在其项目工作结束后完成,对于同一个分包商在同一个项目承担多项分包施工内容,可对其某一项完工的施工内容进行阶段性后评价。评价结果报告的内容至少要涵盖施工质量合格率情况,施工安全管理情况,验收资料准确性和竣工资料提交的及时性,评价结果报告作为财务管理部门支付工程进度费用的参考依据。

四、结束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工程建造将变的越来越专业化、现代化、科技化,对分包与分包商的各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和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外部环境的影响,才能不断的降低因分包和分包商所带来的风险,使其发挥更大的潜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更好的提高工程建造管理水平和建造质量安全,促进行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改改.正确认识工程分包 加强工程分包管理[J].山西建筑,2012.11:283

[2]杜惠芳.浅析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方对工程分包的管理[J].科技資讯,2014,(19):134

[3]许小花.浅析如何加强工程分包管理与控制[J].企业导报,2013,(4):93

[4]胡在京.项目集管理在技术研究项目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6,(11):168

作者简介:赵林杰,男,汉,山东,硕士研究生,从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及研究。曾获省级特别奖、优秀奖,三等奖。

猜你喜欢

分包
谈我国水利水电施工分工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分包管理模式的研究
浅析建筑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总承包项目分包企业的选择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分包管理
建筑分包工程管理
分包管理的风险浅析
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