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政策视域下社区助力教育路径探讨

2020-10-20卢小燕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农村妇女社会功能

卢小燕

【摘要】教育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本文以百色市莲塘社区为例,是在对莲塘社区小学生现阶段学习困境进行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以及通过访谈法在对留守家中的农村妇女现状的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以社区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助力教育为解决对策,为提高我国的农村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帮助农村妇女求职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学习困境;农村妇女;社区助力;社会功能

前言

莲塘社区地处右江河畔,全社区管辖4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721户3047人。面临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困境、农村妇女既失地又失业的处境,社区能否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成为振兴乡村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乡村发展的探索路径。当代农村社区中的群体性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小学教育指导问题

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良行为却会阻碍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之路。通过对莲塘社区的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实践调查,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小学生的文化水平低于城市学生的原因为:

1.从学校层面来说,农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但一些教育管理部门为了彰显政绩,大搞形象工程,把大部分资源都用在所谓的 “重点学校”上,而无视农村小学的教育。由于以上资源的倾斜,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因此很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目前扎根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为少部分的中师和师专毕业生,然而留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有的想通过自学考试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学历,走出农村,走进城市。还有的老师想通过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以此提高自己走入城市教师行列的筹码。更有部分对自己没要求的老师觉得农村老师待遇不好,不好招教师,他们的农村教师的岗位是稳定的,而且小学升到初中属于免试入学原则,按区划分入学,教好教坏也没事,在上述情形下,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从家长层面来讲,缺乏家庭教育

一方面农村的很多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据实地调查农村的很多小学生家长学历只是初中文化,更有部分农村小学生家长只是小学文化,且他们毕业时间已经比较久,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变模糊,因此他们本身不能够承担起辅导孩子课外作业的任务。另一方面农村家长平时忙于挣钱,没时间监督孩子做作业,更别说辅导孩子做作业了。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听自任之。更有部分农村小学生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即认为他们把小孩送到学校了,他们的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他们没有必要再参与小孩教育。

3.从小学生层面来讲,缺乏自信,自我控制力差

一方面农村的小学生打从心里觉得自己学校的教学配备没城里的好,自己的老师不管学历,还是教学水平也没城里的高;另一方面农村学生自己不会做作业时,把作业拿去问父母,父母文化低,不会指导,也没耐心指导,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他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和父母都没城里的学生的老师和父母的学历高、会教育,以至于教出他们的成绩也没城里学生的成绩好,他们也没城里的学生聪明,成绩不好也是正常的。现在在农村到处见沉迷于手机、打牌、打麻将的父母,受父母的不良影响,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应该说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然而現在的农村小学生连静心读个题目的耐心都没有了,更不用说花时间去独立思考[2],一般是遇到问题就是找“作业帮”寻找答案,都是只抄“作业帮”里面的答案,没耐心去看里面的解题过程,不去认真思考,不求甚解。

二、解决农村妇女求职问题

农村土地征收后,男性由于身体壮有力气还可以在家附近找力气活做,很多农村妇女力气活不收她们,体面点的工作要求有经验或者学历,她们又从事不了,从而造成她们失地又失业,家务活有闲不住的勤俭持家的老一辈做,她们在家可谓一天无事可做。她们一天无聊时就是看电视,玩手机,逛街买衣服,打牌。她们有对外出工作的向往,看似令人羡慕的生活,心里却有苦有烦恼没有地方发泄,在与她们聊天中我终结出了她们的烦恼有以下方面。

1、从丈夫层面来讲,男性的自我优越感,伤害了妻子的自尊心

在土地征收之前,夫妻一起下田种庄稼,一起下地种菜,可谓过着“男耕女织”的夫妻生活,那时的夫妻关系是和睦甚至很恩爱的。但自从土地征收后,男性变成了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此时“财大气粗”的丈夫就自我感觉优越,对自己的老婆呼来喝去,从而伤害了妻子的自尊心。

2、从婆婆层面来讲,看不惯闲着的媳妇

老人一般闲不住,在家里忙忙碌碌的做家务,家里的家务老人都抢着做完了,那就没媳妇的事了。在一个空间,一边是忙碌的老人,一边是闲着的年轻人,时间久了老人心里肯定对媳妇不满,从而产生各种的埋怨,婆媳之争就上演了。

3、从妇女自己层面来讲,长期无事做,就对自己没自信

个案1,在访谈时她说“长期闲着使我迷恋上了看电视、玩手机,整个人很颓废”。个案2,在访谈时她说“以前自己挣钱,买衣服花自己的钱,感觉心安理得,现在不挣钱了,买衣服要伸手跟老公拿,老公心情好时才会大方的给。” 个案3,在访谈时她说“闲着无聊,起初只是看别人打牌,后来别人缺人,我就加入打牌的队伍,最后自己也迷恋上了打牌,一天不打牌就晚上心里堵得慌,睡不觉。” 在上述情形下,妇女容易与身边的亲人不断发生摩擦,少不了夫妻吵架,影响夫妻感情,从而造成农村离婚率的增加。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文化水平的对策

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生文化水平的对策,很多学者提议最多的建议是1.提升教师队伍素质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笔者认为这些提议好是好,但执行起来不容易,地方政府实际上未见得实行。

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生文化水平的对策,笔者觉得要发挥社区的社会功能,由乡政府牵头,社区领导组织,家长参与的形式办自己社区的小学辅导班。具体实施过程为:

1.社区为辅导班提供1间大的房间,作为小学生做作业和阅览书籍的地方,阅览室的所有书籍由社区提供。

2.社区工作者出面到百色学院聘请小学全科教育的本科学生兼职做辅导班老师。

3.辅导班老师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19点到20点给学生辅导作业和指导学生阅读,一个小时课酬60元,按每30人配备一个老师的标准,每个星期五,村委文化宣传员负责统计下周报名参加辅导的人数,以此确定辅导老师的人数,报名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家长按辅导一次收取两元的费用计算。

社区辅导班可行性分析。

1、從社区层面来讲,文化教育和文化宣传是社区实行社会功能的方式,社区本身就有办全民阅览室的文化任务,有用于文化教育的经费以及课室。办辅导班即履行了社区的社会功能又完成了家长的心愿。

2、从家长层面来讲,在与小学生家长的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她们也想指导小孩作业,但由于文化低,对指导学生的作业感到束手无策。她们也想送小孩到辅导机构那里,虽然去一次100分钟,花100元,她们也愿意,但小孩不愿意,小孩不愿意和不熟的人一起学习。所以只要小孩愿意去社区辅导班,他们还是会支持的。

3、从小学生层面来讲,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从而得到父母的赞扬,家人的认可。在社区能与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他们还是愿意的。

四、解决农村妇女求职问题的对策

由乡政府牵头,社区领导组织,农村妇女参与的方式办农村妇女求职前的培训班,培训班专门为女性量身定做了适合她们自己的课程。该培训班主要从家政、月嫂、面点、创业等方面对妇女进行全面培训,以提高她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区培训班可行性分析。在与农村妇女的谈话中,本人了解到,以前也有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班,但由于是免费性质的培训班,上培训课的老师责任心不强,上课都是应付了事,她们浪费了时间没学到有用的技能。她们也想自己去培训机构学,但就月嫂培训就要一万多,培训费贵不说怕自己学历低理解力差,花了高培训费没学会技能,假如社区能办培训班,在家门和自己一起认识的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探讨,互相进步。

笔者认为由于各种压力,她们需要通过学习释放自己,通过培训课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为自己未来找到适合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小结

总之,笔者觉得一些小学生学习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阅读,不明白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不会做题,笔者相信通过辅导班教会小学生阅读,他们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所读内容表达出来的含义,然后再进一步教做题,笔者认为通过专业的教师指导,农村小学生文化水平将会有所提高。通过培训班的培训,农村妇女不再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家庭和社会环境,从而不但可以化解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为将来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立鹏,任玉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重大政策梳理[J].中国民族教育,2018,(1):22-27.

[2]向忠革.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大智大勇[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123–127.

[3]孙庆忠.社区大学与乡村妇女的生命变革[J].妇女研究论丛,2019,(1):33-43.

猜你喜欢

农村妇女社会功能
论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
两癌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2007: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免了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