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正方形框架的边长都是1,且平面ABCD⊥平面ABEF,活动弹子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AC,BF上移动,则MN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测试题的几种解法
这道题是求两条异面的线段之间的距离,与异面直线的距离问题存在密切的联系,解法较多.
解法1(如图3):作出公垂线段
取AB的中点G,设AC与DG交于M,BF与EG交于N.
由△DCM与△GAM相似得■=2,同理■=2,
所以MN∥DE.
又DE⊥AC,DE⊥BF(由三垂线定理易得),
所以MN是AC与BF的公垂线段,MN=■DE=■.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解法2(如图4):函数法
在AC上任取一点M,作MP⊥AB,PN⊥BF,MP⊥AB,PN⊥BF,则MN⊥BF.
设AP=x,则MP=x,BP=1-x,PN=■.
所以MN2=MP2+PN2=x2+■=■·x-■2+■.
当x=■时,MN的最小值为■.
解法3(如图5):解析法
设M(0,a,a),N(b,1-b,0),由柯西不等式
MN2=b2+(1-a-b)2+a2≥■[b+(1-a-b)+a]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所以MN的最小值为■.
注:本质上,解法3与下面的解法4是相同的.
解法4(如图6):
作MP⊥AB,NQ⊥AB.
设AP=x,BQ=y,PQ=z(当AQPB依次排列时,z<0),则x+y+z=1,
MN2=x2+y2+z2≥■(x+y+z)2=■,
当且仅当x=y=z=■时等号成立,
所以MN的最小值为■.
注:解法4用到了以下公式的特殊情况(如图7):
MN=■,
其中θ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法5(如图8):向量法
设M(0,a,a),N(b,1-b,0),则
■=(b,1-b-a,-a),■=(0,1,1),■=(1,-1,0).
由■·■=0得2a+b=1;
由■·■=0得a+2b=1,
解得a=b=■,即M0,■,■,N■,■,0,
所以MN=■.
若把本题改成求异面直线AC与BF的距离,则有以下解法.
解法6(如图9):转化为线面距离,再转化为点面距离
因为BF∥平面ACG,
所以异面直线AC与BF的距离即为BF到平面ACG的距离,即点F到平面ACG的距离.
由V■=V■得■×■(■)2d=■×■×1,所以d=■.
解法7(如图10):转化为面面距离
所求距离为平面ACG与平面HFB的距离,此距离为正方体体对角线的■,即■.
解法8(如图11):向量法
■=(0,1,1),■=(1,-1,0).
设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得法向量为n,
则n·■=0,n·■=0,可取n=(1,1,-1).
又■=(1,0,0),
所以d=■=■.
教学反思
总体而言,上述给出的8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从公垂线段,解析法,函数法,向量法,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等角度来解答本题,可谓是灵活多变,花样百出,能够使学生开阔思路,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使用自如,大大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达到对问题的全面理解,进而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联想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同一个问题,达到对多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
结束语
这道立体几何最值问题,笔者给出了8种不同的解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最值问题通常跟不等式,函数,导数以及某些量的几何意义有着关联,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形式相对多样,题目的综合性也比较强. 因此,在对高三学生进行立体几何专题复习时,除了对立体几何板块本身练习外,还需要给学生讲解立体几何与其他板块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网络结构,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立体几何板块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并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