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中“设点、设直线”解题思路探究
2020-10-20郝海军
郝海军
[摘 要] 解析几何题作答时要智慧规划答题路径,这种智慧体现在方法的选择、答题路径的合理规划上. 作答解析几何试题时,是设点还是设直线,需要根据具体试题而定.
[关键词] 椭圆;设点;设直线
椭圆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重要知识点,在该知识点的教学中,相关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困扰学生的难题之一. 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相关理论的学习,摸索出了“设点、设直线”的解题思路,现进行一个综合阐述.
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解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平面解析几何的阐述: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认识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几何特征,建立它们的标准方程;运用代数方法进一步认识圆锥曲线的性质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运用平面解析几何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感悟平面解析几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标准》中强调了方程、代数方法的重要性. 在具体解决椭圆问题时,是选择设点还是设直线?本文通过例题教学,说明如何规划答题路径.
备考策略概述
从备考的角度看圆锥曲线尤其是椭圆知识的考查,教师要认识到以下三点:
1.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曲线的定义,学会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图形规律,避免畏惧高考中的创新类试题.在使用各曲线定义时,要注意定义中的隐含条件.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是高考的热点,特别是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的频率较高.解题时,只需注意椭圆、双曲线中a,b,c的不同含义和关系,得出关系式就可解决问题.
3.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由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可以组成一些热点问题,如定点、定值、范围、最值等.
这一部分在高考中重点考查内容包含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离心率、准线等常见知识点.题型分为客观题和解答题,难度则以中档题为主,在解答题中也会出现圆锥曲线和直线与圆综合的问题.
解析几何答题要领
一般认为,答题需要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方法的选择、答题路径的合理規划上. 作答解析几何试题时,是设点还是设直线?这需要根据具体试题而定. 在设点的前提下,答题路径是怎样的?其中运算最为复杂的节点在哪里?这种运算是不是你熟悉的?同样设直线又怎样?在对不同方案进行简单比较、规划以后再动手操作,必然会事半功倍. 解答解析几何试题时,特殊情形要单独说明. 运算变形过程要完整细致,不可出现假证现象.
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过点■,■,焦点F1(-■,0),F2(■,0),圆O的直径为F1F2.
(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
(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
?摇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OAB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圆的几何性质、椭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及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1)因为椭圆C的焦点为F1(-?摇■,0),F2(■,0),
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 又点■,■在椭圆C上,
所以■+■=1,a2-b2=3, 解得a2=4,b2=1,
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y2=1.
因为圆O的直径为F1F2,所以其方程为x2+y2=3.
(2)(方法一)思维流程:设点P(x0,y0)■用P点坐标表示直线l的方程■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点P的坐标.
①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P(x0,y0)(x0>0,y0>0),则x■+y■=3,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x0)+y0,即y=-■x+■.
由■+y2=1,y=-■x+■, 消去y,得
(4x■+y■)x2-24x0x+36-4y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Δ=(-24x0)2-4(4x■+y■)(36-4y2)=48y■(x■-2)=0.
因为x0,y0>0,所以x0=■,y0=1.
因此,点P的坐标为(■,1).
②分析:注意到直线l与圆O相切于P(x0,y0),所以OP⊥AB.
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AB·OP=■,从而AB=■.
设A(x1,y1),B(x2,y2),
由(*)得x1,2= ■,
所以AB2=(x1-x2)2+(y1-y2)2=1+■·■.
因为x■+y■=3,所以AB2=■=■,即2x■-45x■+100=0,
解得x■=■(x■=20舍去),则y■= ■,因此P的坐标为■,■.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y=-■x+3■.
(2)(法二:设直线)思维流程:设直线l的方程y=kx+b■直线l与圆O相切,得b与k之间的关系■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求得k的值.
直线l斜率存在,设直线l:y=kx+b.
因为l与圆O相切,所以b2=3(1+k2).
①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由■+y2=1,y=kx+b, 消去y,得
(1+4k2)x2+8kbx+4b2-4=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由Δ= 0可解得b2=4k2+1.
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内,所以k<0,所以k=-■. 所以kOP=■,直线OP:y=■x.
因此,点P的坐标为(■,1).
②分析:注意到直线l与圆O相切于P(x0,y0),所以OP⊥AB.
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AB·OP=■,从而AB=■.
设A(x1,y1),B(x2,y2),
所以AB=■x1-x2=■·■,且由①知
Δ>0,x1+x2=■,x1·x2=■,结合b2=3(1+k2),代入得
17k4-65k2-100=0. 因为k<0,b>0,解得k=-■,b=3■,直线l的方程为y=-■x+3■.
练习:
已知椭圆■+■=1,动直线l与椭圆交于B,C两点(B在第一象限).
(1)若点B的坐标为1,■,求△OBC面积的最大值;
(2)设B(x1,y1),C(x2,y2),且3y1+y2=0,求当△OBC面积最大时,直线?摇l的方程.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发现,在椭圆知识的解题过程中,教学智慧体现在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上,这个技巧不是程序化的基础,而是学生理解了椭圆知识体系以及问题逻辑之后形成的认识.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认识,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