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键性词语教学的思考
2020-10-20梁婷
【摘要】本文基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则教学案例,提出以字面意思为基础、以文本语句为语境、以朗读呈现为依托、以鏈接生活为拓展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关键性词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关键性词语 思考 部编教材 《桂花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86-02
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不仅立意深刻,而且很多遣词造句堪称经典,其中一些关键性词语所承载的表达价值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了关键性词语的教学价值,不是在课堂中一带而过,就是视若无睹,即便有所涉及也常常是蜻蜓点水,没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关键性词语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对于关键性词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和思考,真正凸显关键性词语的表达内涵。下面,笔者以某教师执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对关键性词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案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有些词语看起来很不起眼,只有细细地读,才能读懂这些词语背后的丰富内涵。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语句——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啊?”),你觉得什么词语最能体现作者对摇桂花的渴望?
生1:我觉得应该是“缠”这个动词,因为如果作者不渴望的话,是不可能用“缠”这个字的。
师: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就将内心的活动和情感表达了出来。你们知道“缠”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吗?
生2:就是围着。
生3:就是拉着。
师:你们只看到了“缠”的表面,仅仅就是“拉着”“围着”吗?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的原句,你觉得“缠”还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生4:我觉得“缠”还应该需要语言的配合,否则“缠”的感觉就出不来。(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中的语句,但让人觉得比较平淡)
师:这样说话太生硬了,根本就不是“缠”。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课文中作者所说的这句话呢?(指名生回答)
生5:我觉得应该将“妈”拉长,读成“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啊”。
生6:我觉得应该要对句子中“还不摇”进行重读,表示作者已经等不及了。
师:是啊!有了动作,有了语言,有了腔调,这才是真正的“缠”!请同学们读读这个句子,想象作者“缠”着母亲恳请摇桂花时的样子。
师: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遇到过“缠”着别人的时候呢?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7:周末,我求爸爸和我一起去钓鱼,就是“缠”着,我会说:“陪我去嘛,陪我去嘛!”
生8:我想要一双球鞋,就会一直“缠”着妈妈:“你看看别人都有了,就我一个人没有呢!”
【反思】上述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语句中看似并不鲜明的一个动词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并对此进行巧妙的点拨与引领。而对很多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不对此进行点拨和引领,他们就很难关注到。这种基于文本表达主题的教学价值点,教师并没有直接、机械地呈现文本语言的表面价值,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原本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往前推进,使得原本看似简单的词语呈现了博大而丰富的价值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拟对执教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进行深入解剖,以探寻执教教师在该片段教学中所蕴藏的独运匠心。
首先,以字面意思为基础。对文本中关键性词语的感知,需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感知和思考。很多教师容易犯下好高骛远或者越俎代庖的错误,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关键性词语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仍喜欢直接让学生进行体悟和思考,常常直接要求学生探寻关键性词语所表达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对关键性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作为基础,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关键性词语的解读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从而缺乏实际价值和意义。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执教教师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将自主性理解的契机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原始经验和认知意识出发,进行实质性探究。对此,学生纷纷运用寻找形近词的方式来替代,并选用了“拉着”“围着”等词语,这是他们原始认知能力所决定的。这样的答案看似并不是教师所满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思维毫无价值。学生要想真正深入到文本语言之中,就必须要在认知文本语言表面的基础上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言语能力的生长奠定基础。
其次,以文本语句为语境。对文本词语的感知,常用的方法是查阅工具书,但这种方法只是让学生死板而生硬地获取这些词语的机械信息,起到印证理解词语的本意的作用,并不能真正挖掘并体悟文本中关键性词语所起的表达作用。笔者认为,仅仅让学生围绕着词语本身或者工具书并不能提升赏析关键性词语的能力,只有紧密关联课文中的前后语境,通过关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才能将文本的语言整合起来。文本中的语言看似一个个罗列出来的,其实彼此之间、上下文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紧紧地抓住课文中的这个联系,形成彼此匹配、相互照应的感知。比如,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缠”字,执教教师鼓励学生借助作者后面所说的话,用语言的呈现来印证和丰富“缠”字所表达的状态,让学生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画面,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向着深处迈进。
再次,以朗读呈现为依托。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教学就可以收尾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学生的理解是蕴藏在自己思维深处的,如果不能借助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理解就会是片面或者是肤浅的。教师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大胆地倾吐或者表现。表现方式丰富多样,朗读、表演、表达等都可以。在上述案例中,执教教师就选择了以朗读的方式呈现。究竟什么是“缠”?只有引导学生慢慢发现作者“缠”着母亲说的那句话不能随意处理,而需要在语速、语调和重音的把握上体现出独特的智慧,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可见,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知以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内化体验,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分享成果(以借助他人智慧),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路径感受朗读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状态,进而加深认识。
最后,以链接生活为拓展。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言表达的精准,其重要价值就在于以最精当的语言将客观生活的状态还原出来。为此,在结合语境感知并体悟了关键性词语表达的内涵之后,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文本的语言向自己的生活过渡。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学生较为通透地感知了“缠”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之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遇到过“缠”着别人的时候呢?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从而将学生思维从文本的语言情境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链接生活资源的同时,丰富了解读“套路”。可见,对关键性词语的把握应该以教材文本为起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终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性词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一说了之的肤浅层面,而需要不断向着文本的深处迈进,从字面意思到丰富内涵,最后拓展到生活中。学生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才能真正落到价值点上。
作者简介:梁婷(1980— ),女,广西北流人,大学专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