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万扩招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路径分析

2020-10-20洪峰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培育路径

洪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亟待改革,旨在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教育理念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作为研究背景,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为核心,结合当前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现状,总结了几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的路径,希望能够为本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百万扩招;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路径

0前言

随着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增多。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例如像构建生产工、吊装工等新兴工种逐渐出现在建筑行业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缺口大约800万,而传统的建筑工人需求在逐年下降,所以面对新兴行业的兴起,传统建筑工人的转型成为必然。高职院校扩招所面向的对象就包含了这些需要进行转型的传统工人,高职院校成为了这些传统工人的学习新技能的主要阵地。面对这一转变,高职院校亟待探索出一套更有效的育人模式,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传统建筑工人向装配式建筑工人的转变,保证这些人能够在技能上满足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1装配式建筑产业对工人的需求研究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近些年新兴的建筑模式,并以其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集成式建造、现代化技术等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方法,极大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与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传统建筑工人在技能上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的需求和要求,尤其是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相关技能型人才。全国,针对装配式建筑工人有着至少800万的需求缺口,装配式建筑工人的短缺是制约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装配集成化、构件部品化等特点,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现场生产都转移到了车间内容,因此装配式建筑工人在技能方面要比传统建筑工人要高出很多。但是,对装配式建筑工人的技能培训无法跟进,导致这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非常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不论是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流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施工人员配备上,以农民工为主的传统建筑施工主力军已经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产业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缺乏例如装配式建筑吊装技能人员、车间生产人员、灌浆人员等情况将日趋严重。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是在近5年才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建筑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对一线的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更高一些。近些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人日渐缺乏。对于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学生起步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人才培养更容易些。但是,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培养对象多数是从传统建筑产业转型过来的农民工等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弱,所以培养难度较大。另外,装配式建筑行业对工人要求有更高操作能力,为了能够尽快培育出符合行业要求的装配式建筑工人,高职院校应该与当地的建筑企业共同开发,让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场地,让这些企业成为培育装配式建筑工人的重要阵地。

2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路径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专业机构为装配式建筑工人提供专业的培养案例。一般情况都是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传统施工人员中选拔出较为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来满足企业对装配式建筑工人的需求。企业所提供的这些培训都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或者是项目需求而为这些工人“定制”的培训内容,不具有行业普适性。为了能够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适用的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育路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与地方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制定一套科学的、完整的、适用的并与建筑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2.1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

虽然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方面与传统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其理论基础依然依赖于土工工程方面。所以,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与传统建筑工人的培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完全的脱离传统建筑理论。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应该以技能实操培训体系为核心,以技能理论培训体系为辅,两者有机结合,为快速培育出合格工人奠定基础。由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主要都是在一线从事相关工作,相对于技能实操部分比技能理论部分要求更高一些。另外,在百万扩招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多数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对这些人进行理论培训难度较大,所以要针对这些编制特定的教材,而不能与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通用教材,否则将适得其反。

2.2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路径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在技能方面要比传统建筑工人要求高出很多,传统建筑工人大多数是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文化程度低,在现场经过简单的安全培训便可以进场工作,但是这类工人却无法胜任装配式建筑施工需求。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如何将这类工人快速的转化升级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路径上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其能够适应当前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需求和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时应该从两个方面重点进行推进,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适当的借助當地 PC 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和技能实操部分的实现提供实训基地,同时可以适当的吸收受训之后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同政府合作,建立装配式建筑发展联盟,将地方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纳入成员联盟中,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提供良好的平台。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告知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地方建筑资源,以高职院校为先导,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本情况的校企合作之路。

2.2.1         订单式校企合作

订单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根据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来进行培养,经过培训之后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或者是直接与其签约。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既可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正式如需前,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合作方案,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定向协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和培养计划方面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来适当的进行调整,如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其技能方面能够胜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就业。

2.2.2.校企资源共享

传统建筑产业工人已经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对工人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传统建筑产业工人必须面临着转型。目前,市场上面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的人才无法满足当前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如果只依靠高职院校或者是企业单方面的培养,一方面很难能够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所培养的工人在技能方面达不到要求。所以,必须要整合资源,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办学,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高职院校牵头,与企业建立起来资源共享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他们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专业的理技能理论方面的培训;企业可以利用他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技能实操培训;两者有机配合,如此一來,高职院校可以快速的提升培养效果和质量,而企业可获得他们想要的专业化工人。另外,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训或者是实习基地,将企业积累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经验作为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2.2.3校企间加强交流

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讲,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进行教学的老师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缺乏实战经验,所以老师需要不断提升技能实操方面的经验,以便后续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从企业层面来讲,他们的工程师虽然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缺少理论方面的铺垫,尤其是对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知识理论的缺乏。所以,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互相交流,定期互派人员进行学习,弥补批次的短板。老师不仅可以得到学习和锻炼机会,还可以提升其专业领域的技能,而企业工程师可以获得更为专业的理论知识,助其更好的发展。

3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建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装配式建筑以其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重视,是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的人才培育没有经验,导致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相当缺乏,人才短缺是当前制约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人培训体系。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系统性的专业教材,相关专业老师缺乏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经验的企业少,实训基地难以建立,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的建立,降低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的与其他院校或者是高校合作,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共同研究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解决教材缺乏的问题。为了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可以与知名的高等院校合作,派遣老师到这写高校中进修学习,以此来提升老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另外,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到学校中举行讲座或者是举办经验交流会,与老师们一起交流行业的发展,这也是老师提升技能水平的另一种方式。由于有些地方的建筑企业不具备相关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校企合作无法深入进行,高职院校应该“走出去”积极的寻求与外地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

总结: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未来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对工人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传统建筑产业工人已经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产业对工人的要求,他们必须要面临转型,百万扩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所以,从高职院校来讲,百万扩招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多数是从传统建筑产业转型过来,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培养方面要另辟蹊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技能实操。为了,可以快速的培育出合格工人,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让企业为这些学生提供实训和实习基地,解决企业对装配建筑工人缺口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蔡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实训教学实践研究——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年第3期95-98

[2] 张亚英. 杨欢欢. 安泽“.装配式建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35-37,53

[3] 张玲.建筑类高职建筑产业现代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建筑》2017年第8期34-36,

[4] 何余良.建筑现代化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对策——以绍兴市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年第2期

[5] 肖称萍.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思考[J]

《职教论坛》2019.07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培育路径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下岗职工学历再教育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