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政策探讨

2020-10-20尕玛措

时代人物 2020年18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少数民族

尕玛措

关键词:少数民族;公共管理政策;环境因素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到历史、地理位置、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不利于我国长期保持国家的稳定性。公共管理政策从本质上是如何对利益进行分配,使分配的结果和行为能够满足社会的利益。公共管理政策是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有价值导向的选择。为了推动和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短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协调好国家的整体利益,让部分还处于落后状态或者建设不充分状态的少数民族快速发展起来,需要国家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公共管理政策,采取有现实意义的措施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但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公共管理政策存在一定的阻力。

少数民族地区影响公共管理政策的因素

环境因素。制定少数民族的公共管理政策,一般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要充分认识到这两个因素对制定政策的影响。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分布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气候、地形等都会使得公共管理政策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的传递,容易造成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沟通的困难。例如,在果洛等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气候寒、海拔高,一些地方还没有便利的交通,制定公共管理政策时要考虑政策的针对性也要考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低效率或者失真的问题。在经济条件方面,要执行公共管理政策,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做后盾。否则容易出现“政策流产”的现象。

文化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区文化。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信仰、特色来进行。在制定公共管理政策时要对当地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使公共管理政策能够切实促进当地的发展。由于有着相对不开化的文明,少数民族的群众对先进的政策存在接受度不够和监督体系不全面等现象。在推进新的公共管理政策时,很多群众难以自觉按照新政策要求来执行,特别是在对政策的宣传不够细致、充分情况下,一些群众甚至会联合起来抵制,造成骚动。监督体系能够让公共管理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力有序的执行,如果缺乏监督体系,则容易导致执行上的偏差,与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公共管理政策的要点

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公共管理政策,要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来进行。我国也执行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优惠、免费政策。从整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政策的推进要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首先,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较为强大的基础设施。从上述可以看到,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管理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加强当地的基础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加大投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让落后地区能够与中心地区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让中心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尽管现在处于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的便利性加快了信息之间的传递,但交通的便利性对于公共管理政策的传达、管理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公共管理政策既要建立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也要建立网络基站,加快“网络交通”的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公路”“信息化水平”等的更新换代,加速其与外界的连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目前,我国的发展速度虽然整体放缓,但发展势头仍旧不可小觑。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多的機遇。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发展,要坚持不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型发展,才能切实实现经济的增强,奠定公共管理政策执行的经济基础。此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要制定倾斜行的公共管理政策,落实“先富带动后富”,加大扶贫力度和扶贫人数,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基于当地的特色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形成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地的文化因素。首先,要提高当地群众对国家实施公共管理政策的接受程度。在制定公共管理政策时,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需求,以群众的需求为政策的出发点,在政策执行时期则可以不受阻碍,也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公共管理政策执行的成本。政府和群众能够形成良性沟通,有利于政策的开展。此外,还要对政策的初衷、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有力地宣传,入情入理的讲清楚政策带来的福祉,获得群众的支持。其次,要健全监督体系。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少,他们有更坚定的文化信仰和文化依赖,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公共管理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道德责任感。但完全依靠道德来执行公共管理政策,是不妥当,难以确保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容易增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摩擦。有效的监督体系可以让公共政策管理更具规范性,赋予更为公平的权益和机会,使公共管理政策能够真正得到执行。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政策探讨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已经实施并且今后将加大推进公共管理政策。本文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管理政策为例来进行讨论。

“教育公平”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追求的一个理念。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历来都是关注的重点。 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因素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信息闭塞,使得教育不均衡、教育贫穷的现象仍较大范围内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学生辍学、没有师资等情况很长时间。这与发达地区的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完备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学习基础薄弱,甚至普通话的普及都不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进入到了高等学校,和其他学生一比较,其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就立马显现出来。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在教育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这一点从每年的学生入学率也可以看出来。落后的经济,使得地方政府不能够统筹兼顾好教育事业的发展,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挑战。

当教育公平成为一种共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缩小地区的差异性,减少教育不公平,改善民生是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之路。政府要在教育中继续承担主导作用。我国已经有不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例如,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等。中央政府要继续使用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结对帮扶等手段进行管理,少数民族各地区政府也要意识到教育对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使少数民族學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其次,统筹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的水平。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政府有关保密要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必要的资金支持,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摆在突出的位置。例如,明文规定将专款专用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用于扩建教师,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和工作条件。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我国已经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优秀毕业生去民族地区进行执教,对于自愿扎根执教的教师,给予房屋、生活上的补贴。组织志愿教师进行支教,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送去新知识、新理念。有关部门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建立合作关系,实施资源共享,缩小教学差距。此外,为了确保教育公平能够被落实到位,政府还可以通过教育立法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性。

综上所述,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生水平等方面与我国发到地区存在不少的困扰,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具有倾向性、支持性的公共管理政策,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制定和执行公共管理政策时要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不断完善和加大公共管理政策的投入,让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建英.青海民族地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2):34-38.

[2]谷亚华.浅析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4(27).

[3]王卫华.内地都市化背景下民族民间叙事的双重教育功能──基于京城回族《牛街的传说》的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06)

[4]丁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分析[J]科教导刊,2010(04)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探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因素影响评估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