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6-12-21董正海
【摘要】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源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服务社会为社会进步增添动力的必要基础。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跃进式发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因之发生巨大改变。为了契合时代发展,本文透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社会发展;思想政治;环境因素;对策
大学思政教学是培养高校学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由此观之,做好大学思政教学工作,对高校学子思想道德建设大有助益,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思政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性。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实现就应该契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抓住大学生认知特性,理清其信息收集、获取渠道,实时进行思政教育,并及时矫治其存在的思想问题。除此之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我们首先需要立足与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大学思政教学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认清时代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影响大学思政教育的社会因素
通过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以往思政教育形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意见》指出:“我国大学思政教学,面对新形势所表现出的适应性不足,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应当与时俱进做出改进”。由此可见,大学思政教育在新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巨变,因此也受到很大制约,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一定的研究分析,认为制约我国大学思政教育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发进程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环境和政治、文化、教育等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样的变化,导致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巨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策略,已经不能全面符合新时期大学思政教育,这主要归咎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从以往的经济融合到如今的文化融合,我国已经向“国际化”发展目标迈开了步子,我国经济也因此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在世界文化的汲取融合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价值观,正在受到严重的侵蚀,譬如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逐渐被西方及时享乐的“超前意识”影响,这样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尤为严重。
其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从某种角度上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思政教学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一,大学教授由于平时对信息技术缺乏关注,因此也就导致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出现脱节现象,因此也不能够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便利性。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限性,首先就应该对有关教师进行系统性的操作技能培养。其二,虽然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大学思政教学力度,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好分寸便容易使学生养成较强的依赖心理,使学生只求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思政信息及心理咨询援助等帮助,不愿意回归到课堂教学中。为了杜绝这样的窘境的形成,管理人员应该拿捏好信息技术利用率,合理利用但绝不能滥用。其三,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措施,现目前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也没有构建起合理的管理控制机制,导致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
最后,社会风气功利化趋势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社会风气功利化趋势越发严重,这是我国发展进程中越发凸显的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功利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民众接受传统优秀文化愿望不够强烈,这也是我国思想道德水准下滑的原因。而社会功利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活动开展,首先功利化思想致使大学教育体系也随之变得急功近利“文凭主义”思想严重,在教学实际中只图完成学习任务不惜提升自我修养,大学思政教育因此掣肘。在大学教学功利化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养成了功利心态,在招聘过程中看重“文凭”但缺乏对思政素养的考核,这样的用人机制在功利教育背景下,使得大学思政教学陷入鸡肋处境。
二、促进我国大学思政教育的策略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校特色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良好意识培养提供了优渥的环境,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由此可见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物质环境都对人们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良好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以此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做好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好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
其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头兵,同时也是特色校园文化的具体外显。大学物质文化,主要是由校园建筑、公共设施、校园景观等因素组成。为了契合大学思政教育,各个院校都应该做好物质文化建设,譬如做好校园思政宣传标语,开展思政教育讲座等。
其二,做好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包含了院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内容,同时也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准绳,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风向标,是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的来源。由此观之,做好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思政教育也大有助益。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现目前互联网平台已然成为我国信息传递十分重要的媒介之一,依托互联网传递信息具有快捷、高效的特性。因此在大学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譬如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更新有关知识及实时新闻等内容,而这类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学生手中,加快了思政信息的传递速度,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微信平台上发表的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动向进行有效的掌握,从而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做针对性的矫治或引导。除此之外,通过建立“思政教育公众号”更能够扩大思政教学面,优化教学资源,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一言以蔽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大学思政教学具体重要意义,是契合时代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技术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些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思政教学活动开展。鉴于此因此思政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便利渠道,加强师生间交流,促进思政教学的深入与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思政教育新思路,促进思政教育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唐 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 张继华. 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究[J]. 文教资料, 2013.
【作者简介】
董正海(1983—),男,文学学士,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