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优势分析

2020-10-20严小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

严小斌

【摘 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診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肋骨骨折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将扫描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薄层曲面重建法(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后处理重建,并对图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70例患者共有87处骨折,单发65例(65处),多发5例(12处),包括49处不完全性骨折,38处完全性骨折。此外MPR、VR均能够明确显示肋骨骨折87处,MIP明确显示骨折7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肋骨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可观察到骨折部位、数量、损伤程度等,可成为肋骨骨折诊断首选手段。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肋骨骨折为胸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准确判断肋骨骨折位置、数量及其病变程度对于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往临床多采用胸部DR片、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诊断肋骨骨折,但对于隐匿性肋骨骨折(无明显错位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等)DR片较难发现,故极易导致漏诊。近年,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因具有立体、直观、分辨率高等优点,逐渐应用到骨折诊断中。为进一步明确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优势,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明确的胸部外伤史,且体格检查发现胸壁压痛。其中有46例男,24例女;年龄18~78岁,平均(39.62±11.47)岁;骨折原因:11例高处坠落,34例车祸,22例打击或撞击伤,3例其他;检查时间:57例受伤后24h内,11例伤后2d内,2例伤后3d。

1.2 检查方法

70例肋骨骨折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选用美国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患者取平卧位,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脐水平,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一次完成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 ,管电流150-250mAs,螺距1.375,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mm,并用1.25mm层厚重建图像。扫描完成后将原始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曲面重建法(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用容积再现(VR)及切割技术等将不必要的骨结构切除以得到清晰的肋骨三维图像,将所有重建图像传输至PACS系统,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影像诊断医师结合原始二维图像作参考分析,判断其骨折情况。

2 结果

CT检查显示,70例骨折患者中,位于前后肋骨交界处有47例,与横膈重叠处16例,肋骨头与胸肋关节接近处15例,前肋与肋软骨交界处9例,共计87处骨折,包括69处完全性骨折,18处不完全性骨折,其中单发65例,多发5例。

87处骨折原始图像发现59处,另16处因骨折断端无明显的侧方移位,8处因骨折线相对较为细小,4处因出现骨折嵌插而无法明确诊断漏诊。而应用MPR、MIP、CPR、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可清晰显示87处肋骨骨折,所有肋骨骨折病例中,VR技术重建的图像能够更好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立体结构,其效果好于MPR、MIP技术重建的图像,其可更为直观地显示骨折移位状况或者是粉碎性骨折发生后碎骨块状态,便于了解肋骨骨折整体情况。而MPR、MIP、CPR技术可将骨折局部细微结构显示出来,避免微小骨折漏诊。

3 讨论

人体胸廓有胸椎、12对肋骨、胸骨构成,其中,肋骨呈细长的弓状型扁骨,第1-3对肋骨较为短小,且有锁骨、肩胛骨等保护,第8-10对肋骨与胸骨不相连接,第11-12对肋骨为有弹性的浮肋,活动度也大,故上述肋骨不易发生骨折。而第4-7对肋骨相对较长,活动度小,故其外力挤压下骨折发生风险更高。肋骨与心脏、肺部以及大血管相邻,当骨折发生后断端骨块锐利可刺伤相应脏器、血管,造成相应脏器损伤或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快速、准确诊断肋骨骨折至关重要。

胸部DR片是急诊诊断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胸廓结构以及双侧肋骨弓类似圆柱形,呈环抱状,故在DR图像显示中会有重叠影像,而且肋骨为菲薄的扁平骨,DR检查为平面成像缺乏对比。此外,DR片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多次变换体位、配合呼吸才可以得出满意清晰的影像学图像,但肋骨骨折患者多伴有其他复合伤,难以配合体位改变,故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体位无严格的要求,通常取平卧位即可完成,而且利用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获得骨折病灶的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斜位等观察视角,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有效弥补DR平片的不足[1]。

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MIP技术类似于DR,能够旋转任意角度,清楚显示肋软骨骨折状况,但其对细微骨折结构的显示效果较差。MPR技术可对图像进行任意角度的重建,包括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层厚,提高隐匿性骨折、微细骨折的检出率[2]。CPR技术为MPR技术的特殊形式,可让肋骨清楚显示在同个层面上,而且在图像工作站中可对此技术图像的中心线进行编辑,便于临床准确判断细微骨折类型及其骨折断端的细节处。而VR技术的重建的图像其立体感更为丰富,边缘清晰柔和,利于临床清楚地观察到骨折的整体形态,也能够对其进行空间定位,空间对比度好。相关研究报道[3],VR技术在显示立体空间关系方面的清晰度优于MPR技术,但其对细微骨折、无移位骨折断端,易造成漏诊。由此可见,MPR、MIP、CPR、VR技术可为互补,相互结合对图像进行观察能够更好地显示骨折的整体及细节情况,有效避免漏诊。

综上,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肋骨骨折情况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可观察到骨折部位、数量、损伤程度等,可成为肋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穆晓俊,王森.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应用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0):1252,1254.

杨泽锋,钟建平,杨立光.多层螺旋CT及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53-154.

产海平.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VR和MPR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51-52.

猜你喜欢

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手术入路研究与临床126例分析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观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42例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肋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诊断优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