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及重要性
2020-10-20蒋禹阳芬
蒋禹 阳芬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中,体育属于每位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体育课程本身的开展能强化学生的体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入手,着手分析目前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再站在改革的立场上,分析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策略和体育课程的开展重要性,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育课程;课程改革;改革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主,而随着时代发展速度的加快,仅是专业方面出众的人才并不一定能在社会上得到重用,现目前需要的人才大多为全能型人才。按照严格的就业标准,全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出众的专业能力,也需要有健康的体能。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考虑,在现有的专业技能课程中加入体育教学课程,将体育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培养全能型的专业人才。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老旧
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时还是缺乏创新思维,对体育学科的教学还是保持传统观念,一直用安排任务的方式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忽略学生的体育能力差异性,给学生带来了体育压力,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不易获得提升。同时,教师的观念老旧使其执着于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形式单一的体育课程中并不能增强对体育课程的爱好,反而对体育课程产生消极心态,导致学生群体对体育学科的排斥。
(二)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形式单一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传统体育教师长期以来不重视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在开展时,未考虑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兴趣差异,让男生和女生都接收同一项运动的学习和锻炼,这样的教学并不一定能同时得到男生和女生的支持,最后会导致学生的课堂投入度大打折扣。另外,大部分学生在创办体育课程时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导致课程设置的死板,不易被学生接受。
(三)课程教学受到学生、场地和器材的限制
高职院校本身并不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环境的创建,也不重视体育课程氛围的营造,导致对体育学习无感的学生始终保持无感的态度,部分体育教师原封不动地按照教学进度表开展教学,全然不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感受,导致学生体育学习效果不佳。其次,由于较多学生一起参与至体育课程中,其中,体育设施或器材并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二、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式
(一)完善课程开展模式
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建立时,需要更多参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再盡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体育课程,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学校需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用以“生”为本的积极想法完善课程的开展模式,增强体育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二)结合学生专业设置课程内容
传统的体育课程只加入体育内容,着眼点始终放在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课程毫无学习兴趣。在课程改革之时,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将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特色的体育课程,以此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数学专业的学生专门设置沙包课程,将沙包的投掷与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理论学习沙包的投掷。将专业知识与体育课程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高职院校本身需要积极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案,并增加对其体育教学能力的要求,督促教师重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教师体育教学水平的统一,教师也能向团队的其他教师汲取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教师团队的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对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创造了优质条件。
(四)科学构建教学网络
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展时应该注意学生专业的差异性,科学地设计体育培养方案;从学生实际的体育培养需求入手,科学地构建教学网络,注重体育课程的学科区别,实现课程改革。比如,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工科类学生,此类学生的就业环境较恶劣,日常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强化体力为主,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
传统的体育课程开展形式千篇一律,导致学生接纳程度不高。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是教师目前可以采取的教学改革策略。在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的背景之下,通过线上教学线下实践的方式或线下教学线上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后用手机录制自己的体育动作视频,并通过网络传给教师完成体育任务,线下教学、线上交作业的这一创新教学形式,能有效监督学生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并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六)建立创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以教师的评价为主,以期末学生体育成绩作为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并不公平,课程的评价不仅应该包括期末的成绩,还应该涵盖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并将“表现好”作为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通过多个时段介入评价结果的方式,全面地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状态并作出评价,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体育课程的关注。
三、高职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是为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在新行业发展要求下,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能化发展提供基础。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开设较多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却缺乏对体育学科的关注度。体育学科的开展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实施提供体能保障,也应当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院校本身需要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课程开展环境、提供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器材,能营造轻松而有趣的体育课程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自主锻炼。高职院校目前体育课程的改革,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入手,增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打好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多注重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产生的压力,也未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不少学生毕业后因为工作压力过大,频频调换工作。高职体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唯一可接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加入到课程中,学生对心理调控也能有基本的认识,利于增强学生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意识。其次,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篮球、足球的教学都会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起到教育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课程开展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与校方沟通,合计在一起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才能发挥出体育课程开展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玲,靳强,于丽.职业体能发展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体育,2020(03):108-109+20.
[2] 李亚菲.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湖北农机化,2019(23):165-166.
[3] 柳颉.分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65+279.
[4] 王燕.健康体适能视角下高职体育课程模式改革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6):134-135.
[5] 周艺文.当前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