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论漆艺传承的坚守与创新
2020-10-20姚丽芳
姚丽芳
摘 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菜兴盛”思想为指导,在对中国传统工艺重要组成部分的漆艺的产生及其发展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大漆工艺逐渐式微的原因,以大漆工艺应用型创新研究为例,列举当前大漆工艺创新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漆工艺,使之在新的时代有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漆艺;文化传承;文化自信;传统;现代;创新;十九大报告
习总书记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要求我们从文化创新出发,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坚定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在这新时期,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构成社会主义文化部分的漆工艺也应抓住机遇,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促进中国传统漆工艺焕发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章通过对传统漆艺的产生及其发展简要阐述的基础上,从十九大报告精神出发,分析现如今大漆工艺逐渐式微的原因,以大漆工艺应用型创新研究为引玉之砖,分析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道路。
文章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期刊数据库进行“大漆簡史”“漆工艺传承”“漆工艺创新”“文化传承”等关键词搜索,一共得到300多篇最近10年相关的文献,同时还通过和学校中特会的同学一起研读了十九大报告,阅读十八大后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政策文本,进行合理分析,现从四个部分分析传统漆工艺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相关问题。
一、传统大漆工艺起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悠久,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漆工艺文化。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3]它是一种从割开的漆树树皮中韧皮内流出的白色粘性乳液加工而制成的天然树脂涂料,有我国“三大宝”誉名,具有防腐蚀、耐强酸强碱、防潮等优点。[4]由于这些优质的特性,在公元前七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开始将大漆髹涂于各种器物上,主要作为保护器物,延长使用寿命。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加入,漆工艺渐渐从实用为主衍生出装饰作用。
将天然生漆涂抹在各种器具的表面,所制作而成的用具、工艺品等,我们称之为“漆器”。中国最早的漆器是在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就已经认识了漆的特性并加以利用,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例如在浙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就有镶嵌着玉石的高柄朱漆杯。历经了商周至明清,中国漆工艺已经达到了高度发展,原始质朴的髹涂、精致细腻的描绘、自然材质与漆在镶嵌工艺中的相得益彰、绚烂多彩的刻填、混沌渐进的磨绘、神秘瑰丽的变涂、凹凸有致的堆塑、精彩卓绝额度雕漆……都在体现出了传统漆工艺的美妙和历代匠人的心力传承,[5]也使漆器作品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的载体。[6]
二、现代漆工艺发展状况分析
因为我国漆工艺使用到的制作材料种类繁多和复杂,制作工序上和步骤上要求非常严苛,制作周期长,再加上许多历史原因,导致许多漆工艺技术失传。加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快速,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普通消费者对漆工艺认识不足,没有分清“天然大漆”和“非大漆”的概念,致使漆器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传统漆工艺流传范围比较小,[7]产品老旧、无创新点,再加上新型媒材的出现等问题,致使漆器用品已远离人们的生活,造成漆器艺术出现断层现象。
1.缺少合理的产业升级思路。
传统漆艺在社会变革,机械化大潮冲击之中,一是思想固步自封,缺少改革创新,宏观上没有高瞻远瞩的规划和积极创新的态度,多将自身禁锢于安于现状的狭隘思想里;二是现代市场化进程加速,在纯粹追求利益驱使下,为了缩短工期提高利润,出现使用便捷、廉价的现代材料替代原有材料的现象,长此以往会丧失漆工艺材料独具特色的魅力,让漆器价值变得廉价,还会失去漆器的附加值。[8]
2.缺少产业化和创新意识。
我国现代漆工艺大致始于建国50年代中后期。第一,在当时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漆艺产品也和其他传统工艺品一样,是在统筹、统购、统销政策下,由工艺美术品公司统一管理、生产。但生产的多作为礼品、大量出口,所以需求不高,促使漆工艺产业化动力不够。第二,传统漆工艺在大漆采制和干固上都比其他传统工艺用时长,致使漆产品没法大批量且快速制造。第三,由于计划经济,生产、供给和销售都具有保障,导致漆工艺行业缺少创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主观能动性。直至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艺美术品厂首当其冲被冲击,传统漆艺也因为缺乏产业化与创新意识被严重边缘化。[8]
三、 注重漆工艺文化的理念与时俱进
在十八大后,习总书记陆续发表了很多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指示,“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徳精髓……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同样,天然大漆具备的特殊性质,也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它材料上神秘、深厚、含蓄、温润的美感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它所创造出高度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漆器和漆画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审美视角,这些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美的要求,更是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6]将漆工艺的传统技术与现代思想理念的精华进行结合,是创新性的发展与变化,也是原则下的扬弃、继承与融合。
当然,漆器的价值除了包括审美、文化内涵,更应该包含器用功能。纵观史料,我国从战国时期就已将漆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涉及家具、容器、乐器、兵器、玩物、葬具等各个领域。大漆所创造的漆器与漆艺文化已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深刻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这也是让我们对大漆具有强烈文化归属感的根本原因。[6]
在新的时期,传统漆工艺也需要和其传统文化一样与时俱进,要善于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是要“创新性发展”的继承,而发展,是要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即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9]
四、漆艺的创新性发展策略
1.以“器”为“用”的思想转变。
社会生产应该要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不要一味地为继承和传播传统工艺美术而进行生产。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是当今文创产业实践主力军,守旧如常的传承方式和现在多元文化背景是不适宜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利用自身青年人不受束缚的、活跃的创作思维为传统髹漆技艺活态化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
例如:我所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研发出将天然的蚝壳和大漆进行结合,制作实用性的茶则、茶杯等茶文化系列产品;或利用贝壳和大漆制作成项链、耳环等饰品。与此同时,我们借助文创集市、淘宝、天猫等销售和展示平台,将应用型漆器的思想观念加以普及,打破原有的一味传承原有漆器的保护方式和理念,引入生活器用,关注漆器的实用性,让漆工艺从神秘的艺术殿堂回到百姓日常生活日。
2.传统漆艺技法与材料创新运用,为现代漆艺发展开创道路。
基于器用漆器的基础上,将大漆与其他当代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创新,打破产品设计中的材料界限和单一性,融入当代多元化的时尚气息。这既可以弥补传统漆艺中材料的局限性,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拓宽大漆产品设计和研发思路。就好比金缮工艺,作为修补瓷器裂痕的传统修复工艺,[10]是漆与瓷结合的典型例子,给我们现如今漆工艺材料突破提供了借鉴之处。现如今,通过实验,可用于漆工艺材质融合的主要有硅胶、玻璃、陶瓷、金属、贝类、丝绸等各种材料。在产品设计构思中将多种材质进行融合、合理设计,把大漆的细腻与贝类的粗粝语言互补;硅胶是现代快消产品的主要材料,漆与之结合,可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防护产品相结合,快速打开年轻人的市场;玻璃、金属等材质与传统漆工艺结合,便能使漆艺延伸至灯具设计、舞美设计、首饰设计等现代实用设计门类,在现代文创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传播东方审美。
自古以来,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凡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提高,也将伴随着社会价值观个科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伴随着中国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七千多年绵延不断发展的传统漆艺文化正在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着有益的借鉴。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是不忘本来、是培根铸魂。唯有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在继承发展传统漆艺文化上下功夫,在弘扬传统漆工艺的匠人精神中开拓前进,才能让新时代的漆艺根深叶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 - 10 - 28(0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王义建.从大漆工艺的文化地域性和艺术性异同分析探究其发展——以凉山彝族地区和福建省福州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2):211-212.
[4]乔十光.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0.
[5]蔡文.传统漆艺文化的当代拓展实践——以生活漆器为例[J].荣宝斋,2014(01):156-161.
[6]李经伟.试论大漆的文化价值[J].现代装饰(理论),2012(06):115+117.
[7]羅晓欢.试论中国传统漆工艺的当代发展路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11):151-153.
[8]汪瑾.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J].美术大观,2015(12):90-91.
[9]崔乐泉,林春.基于“文化自信”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8):1-8+16.
[10]吴师彦.非遗传承视野下传统漆艺金缮的当代转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25-29.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