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
2020-10-20李一辰孙玲王雅楠
李一辰 孙玲 王雅楠
摘 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针对科学研究、学科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本文针对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以机制体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纵深发展展开研究,建议协同创新中心突破机制体制壁垒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创新共同体以保证其能长期稳定的运行,推进高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伙伴关系;创新共同体
一、“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介绍
“2011计划”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1]明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原则及重要任务,并对通过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充分给予中心在机制体制改革、人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优先权、自主权。
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38家,覆盖 14 个省份,且基本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京(9)、苏(5)、沪(4)、湘(3)、浙(3)5 省(直辖市)占据 24 席,川、鄂、闽、津、陕各占 2 席,辽、豫、黑、皖各占 1 席。[2]根据重大需求划分,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涵盖量子物理、司法文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民共建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个创新综合体,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功能部门整合,将支持政策、科研实力和生产工厂一体化。在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上,都是高度匹配,是目前较为前沿的的协同创新模式。根据建设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周期为4年,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已经过两个建设周期,各方面进展平顺但缓慢,在十九大过后,协同创新中心已纳入到高校“双一流”发展,作为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开展创新转型的先锋,各类型协同创新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在寻求创新共同体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现有协同创新中心的了解,其发展有以下共同点:
1、 多数协同创新中心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作为新的机制体制创新综合体,协同单位众多,运行机制和效率有待优化和提升。例如有的大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多达几十家,涉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政府部门甚至国外研究中心等。庞大的工作体系如何运行通畅有效,是很值得探究的。
2、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能够给与较多的科研支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方面不仅是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后续能够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苗”,同时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创新平台去激发创新能力。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基石,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夯实本科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本科开始抓起。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在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中,将中心的长期发展与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融合,在个别学科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学生的系统学习体系,形成了比较先进的课程体系。
3、协同创新中心纵向深度发展良好。2014年国家首次批准了14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自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逐渐发展,形成国家——省自治区——市三级的协同创新规模,據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1月,全国已有省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逾百家,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基本遍布31个省市和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的快速发展,也显示我国整体对创新驱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三、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前景探究
通过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和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突破机制体制隔阂,建立伙伴关系。[3]协同创新中心突出强调了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是激发中心整体活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多元化组成单位之间形成有力联结。这种伙伴关系能够促使不同创新能力、不同机制体制、不同绩效评价,不同人员构成的成员单位之间互补,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实力。
2、注重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索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可概括为“教”和“学”。”教”包括高校教师、企业领域带头人等,可充分利用高校及企业资源平台,促使创新领军人物的发展和成长。“学”就是创新的传承人,主体是高校学生,由高校负责培养,也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储备。加强“教”与“学”的双方面人才培养,就要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创新转型的需求。
3、突出共享概念,建立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中心是高度聚集和整合,共享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设备共享及聚集机制,提高利用率,避免重复投资,成形共享创新共同体。[4]
[参考文献]
[1]《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S].北京:教育部,2014.
[2]丁俊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
[3]王萧萧.《伙伴特性,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绩效-基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证实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8,第4期:15-24.
[4]赵运平.《2011计划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效应》[J].教育评论.2016,第1期:6-10.
(作者单位:1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