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与德育结合

2020-10-20林昌标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成绩优秀被管理者体育锻炼

林昌标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地方,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从小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我们应当充分结合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结合,而小学体育学科应首当其冲。

一、上行下效——做好体育教师的形象引导工作

一个人成才的基本因素之一是道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细枝末节都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因此,各位老师一定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到教师优秀、高尚的品质和情感态度,做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正如在食堂中用餐中要文明、节俭,不浪费粮食,为学生树立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标兵形象。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体育课中不弄虚作假,自己也应做到。在跑步中教师让跑学生多少圈自己也应一起跑,通过相互间的影响,促进学生向着美好的明天学习和拼搏。

二、辩证分析——科学把握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

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在训练接力赛中,让平时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起进行接力比赛练习,结果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看起来有些灰心丧气,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却阳光而自信。

下课之后,经过笔者简单询问才知晓,原来他们坐在一起的时候曾开怀畅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着郁闷的心情对学困生说:“为什么我学习成绩好,而这简单的接力我却跑不好呢?”而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则安慰说:“虽然成绩很重要,接力看起来也很简单,但你不要怕,相信我们多练习、多讨论必能克服这个困难的。”而成绩优秀的学生转念一想,确实如此,于是还约定了课下帮助學困生补习功课,这样他们两个班级中的特殊群体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因势利导——充分把握渗透德育的最佳时机

教育学者曾经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因此要善于捕捉到课堂上教育的最佳时机。德育在小学体育中的渗透亦是如此。比如,在归还体育器材时有的学生将体育健身器材随意摆放,甚至有学生一走了之。对此,教师应把握教学时机,用自身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散乱的样子和整齐摆放的样子是有多大差别。而当学生通过视觉对比后,自然在今后上课时注意秩序和纪律,从而养成整齐摆放教学用具的好习惯。

四、培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指: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对于健康的身体素质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如果可以让每一位小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那么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的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有很多的小学生“不配合”。他们或者在课堂上闲散的走动、或者是直接旷课,更有甚者还会无视教师的教学演示等,这些困难的存在,都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美好假设成为了泡影。对此,笔者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正反两个对比的教学方式,即一方面,让孩子们观看时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体格、形态等视频,另一方面,让学生观看经常不运动的人,出现的肥胖、高血脂、形态扭曲等现象,如此,在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然会知道如何做出抉择。因为,每当他们堕于运动的时候,大脑中都会直接浮现出“肥胖”、“油腻”、“高血压”、“冠心病”等词汇,从而勉励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成绩优秀被管理者体育锻炼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企业管理
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达成共识
浅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