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融合“职业精神“探讨

2020-10-20何姝洁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高职院校

何姝洁

摘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开展时间比较晚,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人才培养。进行高职院校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培训以及学历教育,培养出具有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在进行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职业精神进行重点培训,帮助音乐技能人才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技巧,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职业精神

一、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学校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的是人才培养,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针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原则来进一步完善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宗旨、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表明,我国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被动的方式来上,学生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而且并不能在实现个体价值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对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和推广职业教育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1]。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音乐人员培养方面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都是按照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的,相关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相关学术体系相同,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置的时候,受到学术内容影响较大,所以在进行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与高等师范院校相混淆,不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定位。

针对这种问题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效的分辨培养目标以及相关学习内容,一般来说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广大中小学或者大专学校的教师资格,而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会进入到社会音乐文化单位进行任教,所以与高等师范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所进行的职业教育,需要更加偏向于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实践技能[2]。

三、加强对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联合职业精神的措施

(一)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传播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作品能够广泛传播,而现如今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来进行音乐传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音乐专业的兴趣,另外学生们在进行音乐学习的时候,也不仅仅只可以依靠课堂学习或者实际弹奏,而且还能够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责任心。另外在培养学生们音乐素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进行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的方式进行,同时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相应的指导借鉴作用,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乐器演奏能力[3]。但是要想进行乐器演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还要掌握好乐器演奏过程当中的节奏、节拍以及不同音型的结合,如果出现偏差的话,就会直接导致观众无法理解音乐所包含的含义,因此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够完整准确的把握演奏的技巧。最后教室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完整的了解相关乐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乐器演奏的相关技巧来提高学生们的乐器掌握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自觉的去理解相关乐器的知识,从而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精神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应用到学习教材来进行学习,然而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结构也是推进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关学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可以将知识更加完整简单的整理出来,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由于艺术学科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在进行音乐学科教学的时候,所选择的音乐曲目也是需要根据不同时期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例如在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经营课程培训的时候,最主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规律和归纳,找出课程学科当中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音乐风格特点。在对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的时候,是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钢琴能力水平的,然而学生们在进行钢琴能力训练的时候,大多数都会运用奏鸣曲来进行实践训练,主要原因是由于奏鸣曲当中具有更加深层次的音乐表达能力,而且在音乐的整体结构层次方面都有着比较好的表现形式。

(三)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职业精神

1.      提升音乐传播能力。音乐艺术学科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研究性质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根据学生们的个体以及学习能力来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发扬和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精神,针对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及时的进行思考和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设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同学们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而且还要提高对学生们的要求,保证学生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4]。

2.      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不同年代的作曲家以及相关时期的乐器特点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海顿时代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古钢琴的相关变革以及运用特点,一般来说古钢琴的乐器特点是声音干净清脆,所以在弹奏的时候需要保证自己的手指动作灵敏流畅,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海顿作品的效果。

3.      提升研究思辨力。教师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们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问题,并且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专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另外学生们也可以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逐有效的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联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们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们处于舞台演员,音乐教师或者文化骨干的身份下,应该如何进行音乐教学传播,并且还要向学生们提问应该怎样将职业精神进一步发扬的学习工作当中。在学生们进行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的时候,也可以指导学生们去研究和理解整个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来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职院校进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并不是仅仅进行技能培训就可以的,学校应该将培养目标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并且加强对学生们职业精神的培养,将培养职业精神这一原则融入到各种专业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课程当中。我想保证学生们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意义,必须要使学生们切身处地的在实践教育过程当中才能够有效的感觉到这种精神,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培养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高职音乐人才,才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着音乐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勋锋.高職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融合“职业精神”研究[J].职教论坛,2019(8):140-143.

[2]    许维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情,2012(50):71,8.

[3]    赵越.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音乐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9):77-77,40.

[4]    崔放黎.高职艺术院校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观,2014(10):140-141.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高职院校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