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思维下的行政监督体系研究及其启示
2020-10-20陈美佳
摘要:行政监督对于监督行政机关的行为、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以及维护行政管理的公共价值具有重要作用。行政监督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涉及到诸多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将系统动力学的思维引入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研究,使用Vensim- PLE软件建立我国行政监督系统各因素的关系流图,并根据分析结果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改革和重塑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行政监督:多主体协同;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272-02
一、前言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法、司法、行政、政党、社会团体、社会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行为①。纵观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具体操作中也存在随意性,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应从多方面入手,以系统地解决行政监督不力问题,进而规范行政组织的管理活动。
学术界关于行政监督的研究成果颇丰。侯志山等论述了行政监督的基本理论、关键环节监督、国内外现实以及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与制约的对策建议②;蔡林慧认为我国行政监督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当代行政权力扩张而导致的监督主客体间关系倒置以及监督主体内部架构的失衡,为了解决行政权监督效率低下问题应坚持全局思维③;尤光付认为行政监督在县级政府层面已经形成了他律、自律和参与相统一的三维监督体系,但此体系依然存在有缺陷,必须进一步约束行政权力、整合内部资源、推进法治建设④。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方法多为价值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本文将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式与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相结合,加入了系统分析法,探寻可能对行政监督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并建立行政监督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利用Vensim- PLE软件描绘行政监督系统的作用机制,为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二、行政监督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系统边界
行政监督的是为了对国家公共政策执行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进行监察和督导,以更好地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方便分析,本文从五个行政监督主体和一个行政监督客体入手,即立法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社会组织、公民舆论)、受监督行政机关和人员。
(二)SD子系统分析
1.立法机关子系统。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等。行政监督的过程是复杂而繁琐的,需要利用法律加以规范。立法机关对于行政监督的影响因素包括:监察法律完善度、法律适应性、立法机关重视度、法律执行度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效能等。
2.司法机关子系统。司法机关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如法院、检察院等。其影响因素包括:纪律检查效果、审判公正性和司法人员专业性等。
3.行政机关子系统。此监督又叫内部监督,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此系统包含以下因素:内部监督积极性、审计部门稳定性、审计效果和控告检举受理效果等。
4.政党子系统。政党监督是指政党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察与督导,政党监督包括执政党和参政党的监督。包含以下因素:政党制度完善性、民主党派使命感、思想建设和党的内部结构建设等。
5.社会子系统。社会的行政监督包括各种社会力量,如社会组织和公民舆论。此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包括:公民参与意愿、社会发展水平、公民关注度、媒体作用力和媒体发育程度等。
6.受监督客体子系统。行政监督的客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含的因素有:公务员管理、公务员行政道德水平、公务员专业能力、公务员组织满意度、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众满意度、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政府舆情处理能力和政府信息风险等。
三、行政监督系统SD因果关系图的构建及其分析
(一)关系图
根据以上分析,在Vensim软件上建立行政监督系统的SD关系图。
(二)关系图分析
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有着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履行各自的功能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有机综合体。在系统分析中,如果两个要素之间的变化是同一方向,我们称之为正因果链;如果关系变化是反方向的,我们说两个要素之间是负因果链⑤。在上示因果关系图中,发现任何一个监督主体的正向作用都能对整个行政监督系统产生积极作用。例如,监督客体这一条反馈链,公务员管理的加强提高了公务员的专业能力和行政道德水平,其在工作岗位上的为人处世更加得心应手,有助于提高其组织满意度。当一个公务员愿意尽心尽力为组织和公民服务时,公民对政府的整体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
在整个因果关系图中,有两个较为引人关注的负因果环节,分别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一媒体作用力”和“政府信息风险一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一媒体作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使得公民和社会获得了信息的主动权,不再大规模地依赖于新闻媒体的报道,相对而言,媒体对于事件的作用力就减少了。“政府信息风险一政府信息公开程度,表明政府并不会无节制地公开信息,如果信息风险增加,那么政府公开信息的意愿就减弱.信息公开程度就降低了⑥。
同时,发现行政监督系统的完善性不断增加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也不断增加,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与行政监督系统的完善性密不可分。同时,行政监督体系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赖于行政管理整体工作的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改进为行政监督体系建设了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也为行政监督体系改革指引方向。
另外,行政监督系统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监督主体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主体的作用都不应该被忽视。以社会监督子系统为例,通过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完善新闻媒介体系等措施来增加公民监督作用率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率发现社会监督有效性的提升使得行政监督系统的完善性明显随之增加。但是提升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实现,政府在这过程中还要克服信息风险,当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完善之后,社会监督能够获得更好的發展环境,其对行政监督系统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四、结语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在加快建设的步伐中愈加迈向现代化,在迸发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薄弱点。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系统,为了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维护公共利益,必须综合考虑各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机、能动的行政监督系统。
其一,建立行政监督主体协同机制,规范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能、权限,完善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行政监督协同平台或者建立一个专门的行政监督权威机构,并赋予其较独立的权利来对各个主体的监督进行协调统一和综合指导;
其二,完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加快监督立法工作,对于具体事务和行政人员行为的具体法律要加紧制定,修补监督“盲区”⑦,各监督主体必须根据法定权限、程序和精神进行行政监督,避免越权,严格执行行政诉讼结果和司法审判结果,同时也要兼顾公平,防止寻租等破坏行政监督效果的行为发生;
其三,重视行政队伍自身建设,谨防职能混乱造成的监督乏力和岗位交叉重叠导致的监督低效,在保证国家社会绝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外开放政府信息,对于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培训,要严格按照“道德+专业能力”双重标准,摆脱“裙带关系”束缚⑧:
其四,健全公民及舆论监督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建设工作增强其“不公揭露者”和“主人翁”意识,明确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权的同时规范其行为,谨防为了赚取流量和博取关注进行的虚假报道,开展以互联网监督为重点的舆论监督,使行政监督各主体可以通过电子信箱、留言板、网络民意调查和论坛等方法发表看法和建议,推行公民评议制度,加强公民对干部的监督,政府在进行决策时,也要将行政决过程和结果及时地向社会和公众公布,要重视群众意见收集并进行反思。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身处行政监督系统中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组织、公民和媒体以及政府及其公务员本身,都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共建更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出一份力。
注释:
①夏書章.行政管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7 349.
②侯志山,侯志光,行政监督与制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08.
③蔡林慧.试论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困境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2 (05):18-22.
④尤光付.我国县级政府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10(03):89-92.
⑤陶在朴,系统动力学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10):15- 19.
⑥汤志伟,赵生辉,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S1):174-177.
⑦廖原著.法治视野下行政内部监督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04):321-337.
⑧黄潇锐,才智,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8 (09):180.
作者简介:陈美佳,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