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英语中的运用

2020-10-20付静

江西教育C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英语教学

付静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读促写”形式的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叙事语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找出原文的大意和脉络,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从中提取和总结记敘文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以读促写  英语教学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

一、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内容

拉波夫是美国语言学家,是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源于社会语言学的叙事语篇模式。拉波夫把完整的叙事结构分为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六个部分。“点题”即概括故事大意,强调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发生了什么,并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题”除了出现在文章首段,也通常是文章的标题;“指向”是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是对事件发生的铺垫,而不是事件本身;“进展”是按事件的先后顺序呈现的内容,也占据了文章最大的篇幅;“评议”渗透在全文中,是作者或故事中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可以用来制造悬念,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故事的感染力;“结局”是故事的完结,但并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有结局;“回应”是故事与现实生活连接的纽带,是故事对读者的启迪或意义,其作用是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记叙文都包含了以上六个要素,缺少一个或两个是十分常见的。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教学实践

拉波夫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以点题和指向开始,以进展为主体,用评议烘托气氛,以结局结束情节,最后用回应将读者拉回现实。”笔者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Section B的阅读材料为例,详述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点题

“点题”要求用简单的一句话交代清楚故事的关键要素,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这篇阅读材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标题和首段,并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事情。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标题A Weekend to Remember暗示了文中所叙述的事情是难忘的,引发了读者的联想与猜测,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文章第一段也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交代清楚了,这一段的最后两个形容词interesting和scary与标题呼应,暗示了这趟旅途会发生一些新鲜刺激的事情。

(二)指向

“指向”是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是对情节发展的铺垫。在这篇阅读材料里,由于故事相对简单,“指向”和“点题”是同时完成的。在一些较长的文章中,文章的第一段是“点题”,第二段是“指向”,但七年级阅读材料的文章篇幅较短,所以第一段承担了“点题”和“指向”两项功能。

(三)进展

“进展”是一篇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即故事的发展,先发生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随后又发生了什么。对进展部分的描述,可以是动作、神态、语言、环境的交织描写。教师在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找到故事发展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篇阅读教材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找出人物相应的活动,如:took a bus to the countryside—put up the tent—sat under the moon and told stories—went to sleep—saw a big snake—shouted for help—dad jumped and woke the snake up—the snake moved away。随后向学生提问:“在整个故事里,高潮是哪一部分?为了突出这个高潮,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经过讨论之后,学生确定saw a snake到the snake moved away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家人温馨度假图,而后面笔锋一转把一条大蛇引入故事中,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情节反转,引人入胜。高潮部分紧凑的动作描写也使文章画面感强,人物形象生动。

(四)评议

“评议”部分不再叙事,读者可以从这一部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拉波夫认为评议是对情节动态呈现的一种搁置与静止,从而使后文的结局呈现更加自然或更具震撼力的效果。教师在讲完进展后,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father? ”学生经过思考和总结回答:“The father is very brave, calm and knowledgeable.”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除了分享一次刺激的经历,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同时也分享了野外扎营的小知识。这一部分使得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饱满,还教授了一些野外扎营的方法给读者,这让标题A Weekend to Remember变得名副其实。

(五)回应

“回应”是主人公从发生的事情里学会的道理或发出的感叹,是故事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体现,它将读者拉回现实,是连接故事和现实的纽带。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体现“回应”的话,即最后一句“This was a very useful lesson for me”,这是作者对这段经历的感悟,也是对“评议”部分中父亲所说的话的回应。虽然只有短短一句,但不难看出useful这个词是作者对这次经历的最大感受。

三、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写作实践

七年级的学生词汇量有限,因此“以读促写”中的“写”和“读”的部分应该具有较高的关联性。教师在学生动笔之前也要结合课文中所讲的模式,给学生梳理一遍结构。根据上述阅读材料,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A Birthday to Remember”的写作题,规定词数在70词左右,词数和之前所阅读的材料相似,并且是和学生生活有关的活动,学生写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讲。在写作前,笔者向学生归纳了一遍写作需要呈现的要素,提醒学生在第一自然段点题和指向,交代清楚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在第二自然段写故事的进展,要合理安排冲突,与标题“A Birthday to Remember”呼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评议和回应,结局可以放到进展部分。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成果,若直接用于教学,对初中生而言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教师要利用课文当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此模式的几个环节,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在“以读促写”的环节中指导学生仿写作文,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和点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佟兆俊.重读拉波夫叙事结构模式[J].世纪桥,2011(19).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江西育华学校)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基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研究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