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翟永明诗歌语言的张力

2020-10-20蒲丽君

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张力语言艺术

蒲丽君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巨大的语言活力和自觉的探索意识。这种努力面向语言本身的诗歌创作,不断地丰富了诗歌艺术技巧之美。张力是诗歌产生艺术之美很重要的一面。翟永明的诗歌语言是其诗歌张力的源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美。

关键词:翟永明;当代诗歌;语言艺术;张力

诗人翟永明从1984年发表《女人》组诗到现在,她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不管是诗人早期喜爱使用的隐晦、自白式的话语,还是后期转向一种平民化、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写作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细微而平淡的叙事风格,都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积极探索。其含蓄或平淡的诗歌语言和叙述风格,借助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使得诗歌内在蕴含了无限的张力。笔者现从反讽、对比和戏剧化这三种手法去探寻和品味诗人翟永明诗歌语言所蕴含的张力美。

一、反讽手法的张力

“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古典时期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和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这些都偏向哲学意义层面的反讽。到新批评时期,反讽得到进一步发展。布鲁克斯将反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他定义反讽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承受语境压力”的语言。也就是说一些词语或者句子在诗文中受到语境的压力,会呈现出与表面意义不完全吻合甚至是相反的意义。这就是诗歌语言所形成的反讽的效果,诗歌凭借言外之意来传递诗人真正的思想和情感。

21世纪以来,翟永明在诗歌创作中尽力做到语言上的“以少胜多”,主要提炼明朗、诙谐的语言,表现为一种较为直接、冷静、准确而又锐利的反讽,使得反讽的效果更加鲜活生动,具有趣味性,也有助于读者有效地把握诗歌的立意。比如《英雄》这首诗歌,诗歌的第二小节写到了历史的书写者,他们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在各种场合/打着蝴蝶结/端着酒杯/他们也改变历史”,英雄的衣着由他们设计,英雄的英勇无畏的形象由他们塑造。在诗歌的第五小节“英雄必须去死/历史书这样说 正史和野史/教科书也这样说 褒义和贬义/畅销书同样这样说 正版和盗版/我们全都这样说/才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我们一起构成了英雄的意义”,不管是历史书、教科书还是畅销书,英雄的结果必须是壮烈牺牲才可称之为英雄,这似乎也符合大众的心理,所以“我们全都这样说”。 但紧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战争中惊恐奔跑的人们,还有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的妇孺。但是“历史哪管这些!而英雄正要跨上他的一号坐骑/他的俊美脸庞因兴奋而充血”,历史的书写者很少把目光集中去描绘那些生灵涂炭的现实境况,而在笔下努力地去塑造一个个所谓的“英雄”。诗歌的最后一句“英雄们他们赢得太多的惊叹”,诗人不满历史的书写者把目光总是聚焦在英雄上,而是把目光对准到那些饱受战争的痛苦的人们。显然整首诗歌诗人一反常人歌颂英雄的态度,从反面对英雄形象进行戏谑与反讽,使得诗歌前后蕴含了张力。

翟永明对诗歌技艺的不断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反讽手法的运用,使得她许多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冷静、客观的观察和叙述,形成一种情与理的交融,诗歌的张力美就在这交融中完美呈现。

二、对比手法的张力

翟永明在创作中也擅长使用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使得诗歌语言充满了张力感。诗人在《孩子的时光》这首诗歌中,突出使用了对比手法。她精心设置了三组强烈的对比,即人物的对比、空间的对比和时间的对比。通过所构建的几种对比,诗中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给读者一种立体的、多样的情感体验,也使得诗歌变得更加饱满和富于张力。

再具体来看《冲天鹤》这首诗歌,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社会中那些被金钱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鹤冲天”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词牌名。它是“双调84字也仄韵/男女浅吟低唱”,诗人着力表现古时候的人们生活悠然,生性恬淡,同时也称赞了我们的文字历史。但是如今,我们现代人很难生活于这种诗意的国度,所以诗人在诗中强调“冲天鹤”是一个作品名,“冲天鹤”对于一些人来说意味着“冲天财富”,他们雄心勃发,渴求自己的股票能够持续上升获得财富。这在诗人看来是一种“浮生寻梦的过程”。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彼时的中国人“在财富的云端上/而后羽化登仙”,而那时的中国人“他们渴望与云为伴/而后羽化登仙”。诗人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不仅表达对古时候那种生活悠然的向往,而且也批判现实生活中被物质利益所束缚而丧失精神性追求的人们。诗人用较为戏谑的语言达到了讽刺和批判的力量,提醒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的人们,不要迷失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忘记对于个人精神方面的追求和充实。诗歌也在诗人精心设置的对比中产生张力美。

三、戏剧手法的张力

“戏剧化”是现代新诗的审美特征之一。所谓“戏剧化”,指“诗人通过建构戏剧化情景、戏剧化结构、对白等手段组织诗歌材料实现叙事的一种技巧”,这样的诗学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屡屡被提及,而翟永明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这样戏剧化的特点。为何诗人在90年代后的诗歌创作不同于以往的诗歌风格,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童年时期的翟永明很受祖母的疼爱,总是被祖母带去镇上的戏园看戏,戏曲对她来说也是耳濡目染。年幼的她即使不太懂戏曲,但是《玉堂春》和《千里送京娘》这两部戏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也成为了诗人一直割舍不下的情结。其次,诗人也受到自己喜爱的诗人叶芝的戏剧化理论以及艾略特诗学理论的影响,不仅将叙事手法积极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并在叙事基础上采取戏剧化的“场景—对话”结构,因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歌中的人物活动的场景、语言的“对话”和生活。诗人平淡地叙述外部事件和环境,传达个人的经验、思想和情绪,生成一种空间美感,进而展现了诗歌的戏剧性。

翟永明诗歌的戏剧性首先表现在她将大量戏剧题材运用到创作中,比如《祖母的时光》《莉莉和琼》《孩子的时光》《道具和场景的述说》《脸谱生涯》等诗歌,借用戏剧小天地,来展现生活大舞台。此外,还表现为将现实生活戏剧化,形成“场景—对话”的戏剧结构,传递诗人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如《咖啡馆之歌》《时间美人之歌》《三美人之歌》《编织和行为之歌》《乡村茶馆》《小酒馆的现场主题》等等,突出其戏剧场景,表现戏剧冲突,形成诗歌的内在张力。戏剧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场景的设置和转换,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咖啡馆之歌》,这首诗歌以下午、晚上和凌晨三个时间分成三个部分,场景的地点在咖啡馆。诗人运用细微的笔调叙述了介于私人和公共空间的都市场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观察所处的环境,以及出现在这环境中各类人物的对话、行为:“忧郁 缠绵的咖啡馆/在第五大道/转角的 街头路灯下/小小的铁门”“依窗而坐/慢慢啜饮秃头老板的黑咖啡”“接着是沉默/接着是又一对夫妇入座”“沒人注意到一张临时餐桌/三男两女/幽灵般镇定/讨论着自己的区域性问题”。时间的流逝,场景的变换,各类人物的出场“表演”,没有连贯的戏剧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呈现出一种短剧式的效果和戏剧氛围。文中的叙述者才是“主角”,“我”的记忆、经验、情绪和想法在这样的空间里得到了抒写。诗人以一种戏剧的思维打量着生活,带着轻松的调侃,也透露出淡淡的感伤情绪。看似细微的平淡叙述,却表达了现代人精神上的痛楚和缺失。这样的写作方式也构成了诗歌的张力。翟永明诗歌的戏剧性,不仅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艺术手段,也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总之,翟永明在诗歌技艺的探索路上,积极采取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的手法,使得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也让诗歌的内在具有无限的张力美感,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向度。

参考文献:

[1]翟永明.翟永明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12-118,268-270.

[2]翟永明,行间距:诗集2008-2012[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66.

[3]王家新,孙文波.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02.

[4]周瓒,翟永明:编织词语与激情的诗人[J].名作欣赏,2011(4):103-105.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张力语言艺术
提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转换成效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方寸之间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无溶剂复合张力控制的方式与选择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