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探讨

2020-10-20王雅茹

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当代艺术

王雅茹

摘 要: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是对立关系,当代艺术有自身的独创性,传统艺术也有其创作理念和审美方式,二者互为支撑,持续发展。传统艺术是当代艺术浑厚的文化基础,当代艺术为传统艺术注入新鲜血液,逐渐融合,前者突破旧的视觉模式,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经验,它不是被动地迎合大众趣味,放弃已有传统观念,最终走向“扭曲”道路。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互借鉴、融合,艺术的发展就会持续进步、改变,人们对艺术就会有一个客观、公正、清醒的认识,营造一种更有营养的艺术知识体系。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艺术;艺术体系

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在书画界还是各种场合下,只要提到传统,很多人立即就会想到当代,随即脑海里便会将传统与当代对立起来。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部分传统派的书画家墨守成规,拒绝接受当代的思想启迪;部分当代艺术家不去追根溯源,不去真正理解传统的意义,走上一条自认为不拘前人绳墨的偏倚道路。因此,出现传统派的艺术家与当代艺术家的“互掐”局面就不足为奇了。他们从各自的绝对立场去观望对方的世界,利用有限的创作经验和感悟去评析作品,这造成的结果就是缺乏客观、公正、清醒的认识,很难从宏观上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价值观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众所周知,传统遵循它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方式,当代也拥有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评析方法,总体来说,这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属于一个知识体系,只是认知方面出现分歧。两者并非不兼容,涉及的是参与程度多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并且如果处理得好,它们会相得益彰。随着当代人的思想不断进步,对传统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那么二者合作的机会也就会更多,彼此间的借鉴、交集、融合的过程突破了我们认为的创作上的隔阂、矛盾、冲突。这样的一种渐融方式我们就会欣然接受。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变化,传统和当代都可以说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今天的当代会变成明天的传统,今天的传统就是昨天的当代,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考虑,传统与当代自身就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我们要打破固有思维,用发散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当下的艺术创作及理念,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艺术体系。

当然,既然是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就不会存在“一元论”,我们倡导的真正的正确的艺术形态也不会允许“一元论”的存在,否则二者的融合将失去它们既有的意义。允许各种艺术形态的存在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艺术融合的见证,在此过程中,我们仍然要有所取舍,不能全盘吸收或否定,要用睿智的眼光去芜存菁,扬长避短,从而促进整个艺术领域的健康平稳发展。

即使倡导传统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也不免有人依旧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传统至上或者唯观念而观念。这是一种不可避免或者说无法避免的事情,否则就不需要融合这一说了。在中西方艺术史上“上帝死了”“中国画走向了穷途末路”等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来说也是不小的冲击。就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来说,他是在有人认为他的画没有笔墨,跟传统毫无关系背景下提出的。他要强调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的孤立笔墨,而是作为材料的笔与墨,在纯粹脱离了画面的笔与墨,它的价值是为零的。但是他的这种理解在传统画论中又是不被赞同的,传统意义上,笔墨是一个特定概念,有它自己形成的历史,将它说成是材料是不对的。因为笔墨这个概念是隶属于水墨艺术的形式因素。我们又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认为笔墨如果不能传情达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何尝不是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呢?我们遵循传统不是拿传统作为衡量一切艺术形式与作品的标杆,这只能说是“老古板”;我们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也不是借着传统的名义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博人眼球。虽然当代艺术提倡原创,但是也不是让我们去学那种因为有了毕加索就全面否定伦勃朗的偏激理念。我们继承的是将传统的精神内涵完全领悟,在此基础上再去创新,只有这样的继承与创新才将会是有意味有内容的,传统文化的综合修养才会被发扬光大,当代的艺术精神也得以发展,我们想要看到的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也会最终呈现。不论是遵循传统第一还是唯观念主义,我们都不应该去颂扬,因为它们偏离了我们要走的正确轨道,偏离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要达到的契合点。

另外,我们继承的传统艺术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借鉴,借鉴一种思想、技法、形式,不是单纯照搬以及模式化拓印。而对于当代艺术,借鉴的不仅有中国的艺术,也有西方的艺术,但这并不意味著我们把西方的艺术理念或艺术创作直接拿来就变成自己的了,借鉴和抄袭有明确的界限。东西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质的差异,文化上是这样,艺术审美、创造方面亦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将西方的图式视为我们的“目标”,我们无需经历西方艺术走过的每一阶段。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抄袭作品这一说就不会存在,将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画面就认定为“高深”的思想也会荡然无存。可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认同西方就是好的、拿来就是好的这样的谬论。西尔万也说:“在过去的古希腊和罗马,‘抄袭行为并非不可饶恕,模仿、借鉴前人的画作是可行的。然而,要想使自己模仿而来的作品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作品本身必须经过再创作和再加工。”这已经非常简明扼要地指明模仿与抄袭的不同,而作为艺术家如果连这最基本的区别都不清楚或者是装作不清楚,则可充分说明当代艺术发展的问题是当代艺术基础的缺失和浅薄。传统艺术的缺失我们可以弥补,道德的缺失却是不可挽回的。

就当代艺术而言,其突破了旧的视觉模式,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经验。这并不意味着被动地迎合公众的趣味,放弃已有的传统理念。其变得越来越扭曲,现代人理解越来越宽泛。理解宽泛可以说是进步的表现,是思维的多层次发展,但是为了博得掌声将艺术扭曲化,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传统文化作为积淀,表现的作品自然就会显得轻浮、靠不住。这就好比是创作一幅中国工笔画,画中从头到尾没有墨的运用,不论作品颜色如何丰富多彩,依旧显得少了点中国画独有的韵味。

传统与当代的对立仅仅存在极少方面,而且只是相对对立,我们不可否认。两者间的借鉴、融合包括中国传统与中国当代之间和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借鉴、融合。换句话说,这种借鉴、融合发生在我们中国的同时,也在其他国家发生。例如日本,它的道德规范、行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逐步实现传统自身的完善,形成了当代日本文化而且较成功。当然,日本在冲突-融合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无法突破文化传统的屏障,但是它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坚持传统创造为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二、传统与当代的融合

传统艺术有着自己的一套技法法则,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在工笔画创作中运用揉纸法、撒盐法等肌理创造手法,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去破坏它,甚至违背它原有的初衷。对于当代艺术,我们更不应该只追求视觉效果和表面文章而忽视它本应该有的内涵,舍弃传统技法。传统和当代本就不是对立的,相反,是一种承接的关系。因为有了传统这个概念,当代艺术的概念才会出现,才会有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研究。石涛也说“笔墨当随时代”,随时代发展的并不仅仅是创作技法还有时代精神,时代所蕴含的各种优秀文化。这强调的也是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古人尤认为传统与当代不是对立面,更何况我们当代人。

对于任何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来说,他们都不会认为传统与当代是对立的关系,反而在艺术创作中鼓励从传统中寻找出发点,借鉴传统元素,融入当代观念。传统与当代没有地域限制也没有艺术种类限制,我们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而度的把握依靠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观念。传统艺术缺乏的是当代艺术的与时俱进,而当代艺术缺乏的是传统艺术那种对社会和公众产生的长久、持续的影响力。因此,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相互借鉴、彼此融合是必需的结果。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既不依附传统,闭门造车,又不脱离传统,恣情发挥,共同促进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景中,曹意强,刘赦.美术史与观念史(X)[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顾丞峰.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3]刘东升.当代艺术审美的擅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78-80.

[4]陈履生.从模仿到抄袭的个案说明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中国的问题[J].文艺报,2019(5):140-141.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