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
2020-10-20薛兰
薛兰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界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度成为现阶段教育领域着重关注的话题。“导研式教学”模式为以往教育体系的一种综合性体现,实施该模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利于推动学生日后的发展。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导研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0-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28
伴随教育模式的不断变化,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导研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并善于向学生提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获得更为顺利的发展。
一、“导研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导研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之下,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相较于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导研式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征。
(一)问题性显著
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教学模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导研式教学模式具备显著的问题性特征,在教学期间,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以实际问题来说明,其主要涵盖提出问题、拓展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要求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妥善解决数学问题。所以说,运用这种方式也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主体性显著[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尤为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身才是课堂的主人翁,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导研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应以何种状态、何种方式、何种行为进行数学学习,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即便不在教师的督促下,也能够自觉、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复习课堂所学,以更为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另外,在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期间,虽说该模式具备显著的主体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绝不可放任不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及帮助,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中,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三)探究性显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体体现为,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主动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以便解答数学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取得巨大的收获。
上述为导研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导研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特征,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务必重视运用这一模式,充分彰显这一模式的重要价值,以更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达成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运用理解式教学模式
根据导研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等,合理实施“导研式”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教师应充分了解与掌握知识脉络、知识背景及知识过程等诸多内容,绝不可单一地对学生讲述理论知识,这样不但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也会消极地影响到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而会影响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2]。所以,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善于运用理解式教学模式,先理解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等,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更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在设计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时,对于在此期间产生的难点问题,教师还应予以深层次分析,以确保自身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另外,在教学理解层面,教师还需明晰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再根据真实情况开展数学教育工作,以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为扎实地学习与吸收数学知识。
由于不同学生具备的学习能力、理解水平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安排较难的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安排较为简单的学习内容,以推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共同进步。
再者,学生在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在最为恰当的时机,了解学生的探究成果,以及知识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产生豁然开朗之感,真正强化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高中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进步。
(二)优化教学组织模式
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利于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实际教学内容能够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优化教学组织模式,更利于发挥导研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使高中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既能够获得知识层面的进步,又能够获得能力及思想层面的进步,如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且这些能力均為高中学生不可缺失的能力,能够对高中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身的教学模式,以了解自身运用的教学模式是否存在不足。若发现不足,应在第一时间运用良好的方法加以改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组织模式。上述方式尤为利于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才能够更为主动,而非被动性、机械性地学习数学知识,这对于保障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
(三)分析“导研式教学”结构
在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间的关系,应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积极、正确的处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尤为显著,在数学教学中针对教学结构体系的实际要求落实引导,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若教师的引导过于频繁,或者未能明晰引导的定义,采用过分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则会抑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3]。“导研式教学”结构被分为拓展教学与素质教学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教学阶段,一方面应善于进行科学的提问,教师应根据提出的问题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燃起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全情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也要求学生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但高中数学学科包含的理论知识非常多,也较为繁杂,不少学生因自身学习基础及能力较差,难以扎实掌握数学知识,不具备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不但难以跟上教师的脚步,久而久之,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厌倦的情绪。对此,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应先针对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为高中学生架构出分析的支架,向学生解释疑难问题,这样做利于降低学生解答问题的难度,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内心层面的愉悦与喜悦,也非常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从而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多维度思考,提倡创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倡导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所在,利于指明学生的进步方向。
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善于借助良好的方式引發学生多维度思考,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教师务必要予以肯定及赞扬,以燃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能够不断探索数学知识,思考数学知识,并善于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积极进行创新,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这种方式利于刺激高中学生的求知欲,让高中学生能够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数学课堂的学习实践之中,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以便尽快达成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满足新课改后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各项要求,使高中数学教学能够焕发新的生机,以更为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更好地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应先对此模式进行研究,了解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及价值,以便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深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此,可通过运用理解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分析导研式教学结构等,多维度思考,提倡创新等诸多途径,落实运用导研式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对高中学生的良好培养与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34.
[2]陶继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22.
[3]姬红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导研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