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2020-10-20吴霞
吴霞
摘要:审辩式思维即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的精神品质。这种思维品质的培养阵地在语文课堂,在求道相容的文本解读中,在科学到位的作文教学中, 在尊重差异的个性追求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辩式思维
在高中阶段,除了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审辩式思维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笔者一直认为,这种思维品质的培养阵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番尝试。
一、文本解读中的探索
很多文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已久,它们的教育价值已经被固定下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极为不利。
如《窦娥冤》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其本身的解读已经流于范式,即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刚烈的,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固然窦娥身上具有这些特质,但除此之外,我们能否提炼出一些其他的东西呢?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筆者引导学生质疑第三折中窦娥的三桩誓愿,虽然它们极具艺术性地表达了窦娥的冤情,但以现代观点来看,这其实是将个人遭遇的不公转化为对社会的一种仇恨,最终伤及无辜的百姓。基于以上观点,笔者提炼出一个辩题,即窦娥是一个野蛮的善良人,然后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进行发言辩论。
课堂上的发言精彩纷呈,学生肯定了窦娥的善良,如此善良的女子被逼到爆发是对当时社会的最大控诉。笔者在学生观点的争锋中引导价值取向,包容了不同的意见,但也要告诉学生:“心地纯正并不是屈从于命运,窦娥由善良走向野蛮凸显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不公,正印证了这是一幕典型的悲剧,诚如鲁迅所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教师采用辩论这种形式,正是让学生针对此论题进行博弈,使各种观点得以呈现。
二、作文教学中的尝试
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读书人,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审辩式思维。尤其是在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抓住主体立意。如对于寓言类材料的审题立意,教师可以从由物及人的主体角度、辩证关系角度、追溯原因因果角度,也可以从社会、历史和自然角度联想立意。
在论证作文素材时,教师可以使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它由数据和支援共同构成了理据,在接受了反驳条件之后,通过限定词使结论成立。如笔者曾布置过一篇时评类作文,有位学生写道:“那个在宁波动物园翻越围墙进入虎山的人估计来不及遐想,就丧生虎口。”这篇作文不关注悲剧本身,而是探讨了事后人们的心态和争议。又如对于世界杯,具有审辩性思维的人会质疑“高晓松解读世界杯就是一场骗局”,这些人不盲从,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在世界杯上,巨星内马尔跪地痛哭,正是对“高晓松解读世界杯就是一场骗局”的反驳,它力证最极致的修养在于全力以赴,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就要倾尽全力。
基于不同的前提、假设和个人偏好,学生对材料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让解读更多元化,让学生内心更丰富。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运用审辩式思维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阅读基础和掌握能力等,以便更好地展开阅读指导活动,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散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是一个突出个体性特征的活动,学生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状态、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秉持审辩式思维来分析问题,转变单一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打造全新的课堂文化。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的审辨式思维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希望诸位教师能够重视起来,不断探究有效的培养方式,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作林.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措施[J].学周刊,2017(17).
[2]张爽.三维目标视野下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