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策略分析
2020-10-20闵晨
闵晨
【摘 要】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推进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农村金融方面,为农村金融供给发展拓展了空间。但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失衡、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运行机制及产品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论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Abstract】The powerful promotion of supply-side refor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rural finance, which expands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suppl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uch as the imbalance of the general volume of rural financial supply, imperfec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lack of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roducts and other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finance under the supply-side reform, and purposefully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關键词】供给侧改革;农村金融;优化策略
【Keywords】supply-side reform; rural financ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9-0074-02
1 引言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了在2020年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重要任务。农业主要矛盾已由农业产量不足向农业供给问题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总量供需不平衡,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制约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探究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策略,以期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2 供给侧改革对农村金融供给的意义
2.1 供给侧改革更新了农村金融经营理念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替代了一些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诸多与农业相关的产业经营方式也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传统的农村金融供给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对农村融资提出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推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业资金在资本市场流通并能够适应各种变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市场来引导调整,实现农业实时的金融经济与农业市场需求量相匹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更是与农村金融紧密相关,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形式的多样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
2.2 供给侧改革拓宽了农村金融发展空间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加快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扩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需求,描绘了农业发展的广阔蓝图。供给侧改革从制度层面为农村金融提供发展空间,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依托政府机制为农业农村投融资力度、农村信贷担保、农村信贷风险防范方面提供政策依据,提高了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农业农村融资成本,促进农业发展。
3 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总体偏少,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金融服务网点的数量和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极少甚至空白,且金融结构体系单一。大部分农村居民由于思想观念保守,金融知识普及不到位,当出现资金需求时习惯性选择民间借贷,很少通过银行借贷或融资,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金融供给量减少。另外,由于农村地区贷款业务多采用无抵押担保方式,导致金融机构主动放贷意愿不强,金融服务机构所投放供给有限,信贷业务开展不利,从而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3.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不强
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性、同质性问题严重。单一的金融服务机构势必会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缺少差异性,传统的农村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个体农户,提供的服务种类单一,仅仅是存款、汇款业务,金融机构经济效率低下,这与农村金融机构规避风险、以盈利为目的相关。传统的农村金融缺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项目的信贷产品,并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经营主体的需求,尤其是农业小微型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此外,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度落后于农村现代化发展,没有依据各地方实际需求,开发出符合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缺乏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
3.3 农村金融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信贷担保业务起步时间晚、发展缓慢,信贷担保仍然存在担保物范围局限、部分农户诚信缺失、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产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林木、农作物等,具有非固定性且不能有效变现,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的高风险性。另外,部分农村居民信用意识不强、金融素养不高,将贷款作为救济资金,拖债、逃债情况频繁,使得银行出现大量坏账。个人征信在农村地区尚未完善建立,金融机构无法对贷款人风险做出评估,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投入。农村信贷担保、农村征信的法律条例多数见于其他各种法律中,缺乏体系的有力保障,农村金融信贷处于混乱状态。
4 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策略
4.1 扩充农村金融供给总量
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农村金融的供给规模。第一,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涉农金融机构在推动农村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利用自身优势,增加基础金融服务网点的投放,聚焦农村金融发展。政府应科学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例如,民营借款、小额信贷等民间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促使民间借贷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一大补充。第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设立专门服务于“三农”的信贷部门,进一步创新农村地区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和增加担保种类,为农户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第三,政府应合理统筹规划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充分发挥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作用,针对不同地区提供相应的政府补贴,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提高金融机构向农户、企业提供信贷投放的意愿。
4.2 重视农村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深入分析其需求,开发出适合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个性化新金融产品,凸显金融产品差异化,提高农村金融产品的供需匹配度。将基金、保险、证券等相关金融产品协同开放,以满足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针对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应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同时,应注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构建,实施面对大众的惠民金融政策。在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问题上,应以提升金融产品的服务效率为主要目的,加强对金融服务人才的选拔,深入基层进行金融产品的调研活动,以确保金融产品的创新方向正确。
4.3 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农村的信贷体系是相关农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政府要重视信贷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力。一是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内控制度,通过设立风险保证金和坏账准备金制度,制约信贷担保业务。二是完善农村地区个人征信体系,加强各金融机构个人信贷信息的横向沟通,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提供重要根据,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供给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法律法规制度,政府应尽快完善并出台针对农村地区信贷担保的法律法规,为农村信贷营造良好的环境。
5 结语
供给侧改革的推行为农村金融供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方向。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应对改革,持续优化农村金融供给路径,完善农村信用贷款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敬茹,冷冰.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01):104-106.
【2】王向南.释放农村金融制度供给活力的有效路径——基于九台试验区的实证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學报,2016(01):12-15+96.
【3】陈付佳.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策略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33-36.
【4】白鹏飞,王宝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0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