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医疗康养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10-20杜玉晶张晓敏

丝路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

杜玉晶 张晓敏

摘 要: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愈发关注和重视大健康等问题,社会医疗需求增加,医疗市场消费增速明显,医疗康养产业越来越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和投资方向。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医疗康养产业发展优劣关乎着人民的福祉,健康中国作为优先战略事项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开启了国家战略之路。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针对发展和完善医疗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从治国理政层面科学回应了健康治理“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酌而应之”的时代呼唤。

关键词:医疗康养;产业;发展

一、发展医疗康养产业的现实意义

当前,城乡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老龄化社会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空虚,独居老人缺少配偶与子女照顾,丧偶、失独老人需要精神慰藉,失能老人面临生存危机等。如何化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动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家强,老年安则社会安,全民健康,则社会小康。想要在决战脱贫攻坚之际实现“幼能有所育,学而有所教,病能有所医,老则有所养,弱即有所扶”的社会目标,还需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实现。当前,地方上的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康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具体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居民养老、困难救助等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事项上,仍旧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提升医疗康养水平,均衡医疗康养资源,促进理疗康养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完善地方社会保障措施的应有之义和必要措施。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解决社会康养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前的卫生改革旨在适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综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经济等手段,为人民提供更加均衡的康养资源,推动医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从容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项挑战。

二、医疗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囿于时代观念、决策站位、行业规划、发展成本、品牌影响等诸多因素,无论是地方政府、经济产业界、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均需更新对医疗康养产业的观念认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传统的健康养老认知仍然根深蒂固亟待转变观念,在普及大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消费结构、加大医疗康养投资方面任重而道远。

(二)管理体系结构不够健全

由于刚刚起步的缘故,医疗康养产业的发展管理带有明显的分散性、部门性和行业性特征。部门间上下联动、左右互通不够顺畅,缺少应有的、科学的、全面的政策法规保障,甚至基于不同部门间利益考量的政策措施相互打架、推诿扯皮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而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基于目标建立的组织机构,在细化社会分工、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产业分散化的倾向,难以保持一个整体来创造效益。

(三)产业供需失衡矛盾凸显

总体评价,康养医疗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业产品和精致服务的有效供给尚显不足。康养服务及保健服务类机构类别过于单一,过于依赖社会福利体系,缺少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难以针对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全生命全周期康养方案”,难以建立体系完备的综合性康养机构。优势资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够,简单化经营带来的投资小、门槛低、经营单一,造成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利润被稀释变薄,经营愈加困难。

(四)行业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对于发展医疗康养产业而言,人才同样是最重要的保障。一方面,整个医疗康养行业需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医疗康养人才队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偏低。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且以40~50岁的中老年妇女为主,从业人员仅六成从家政从业人员转化而来,在从事康养行业前大多没有正式稳定工作,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年龄、知识、技能结构等均难以应对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行业薪酬待遇偏低,医药研发、养生保健、养老护理、心理服务、临终关怀等领域“人难招、人难聚、人难留”的困境普遍存在。尤其是养老服务业内,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三是社会认同度不高,行业价值难以体现,医疗康养专业级人才匮乏。地方高校、职业学校中与医疗康养相关的专业开设不足、行业就业对口率低、留存度差。

三、医疗康养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群落

生态群落是一个生物学科术语,指的是建立在完整ATP能量循环链条与营养链条之上的生态群落。这样的生态群落具备完整的能量输送与交换体系,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输送。上述种种定义之于医疗康养产业生态群落也同样适用。要从战略高度着力构建并优化天桥区的医疗康养产业结构,出台并完备医疗康养产业法规政策,重点打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創新支持种群的产业生态群落,建立生态群落的神经网络,整合研发、融资、监管和服务各个环节,推动医疗康养产业成长为一个自我进化、自我协调的复杂生态群,加速康养资源在整个康养生态群内部的循环流动。通过基础提升行动,盘活包括国有集体属性企业、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和社会组织在内的区域医疗康养资源,融合现代健康养生理念,积极推行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宜居、绿色、智慧、高效、安全、共享的产业生态群落。

(二)探索新型医养模式

继续深化推动公办医疗机构改革,加速推进私立医疗结构与公办医疗机构的联合,进一步放宽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限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康养体系并参与康养群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各类康养机构健康监测评估机构、心理疏导机构、妇孕保健机构和青少年综合实践机构。推动建立“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康养布局,充分发挥社区的协调作用、家庭的亲情作用和机构的专业优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康养群落中的作用,探索“官督商办”的新型养老机构创建模式。在具体运营的过程中,地方职能部门可以试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即由财政出资建立康养机构,由政府掌握康养机构的所有权,再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康养机构的运营权包干出去,由承包企业负责康养机构的日常运营;地方政府亦可推广“康养联合体”模式,整合医疗机构、社区和社会力量,建立医疗—疗养—养老—临终关怀一条龙式的康养联合体,切实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康养问题,同时引入民间组织或企业进行管理和运作(“建设—经营—转让”),大幅降低医疗康养产业投资成本。

(三)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发展学历教育,构建医疗康养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由组织人社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教育、卫健等部门,起草编撰地方《医疗康养人才体系建设办法》,引入新鲜血液,优化康养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实现行业队伍年轻化,大力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提升康养行业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第二,建立健全康养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评价机制,构建完善的职业成长方案,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医疗康养行业。第三,制定医疗康养行业标准,由政府牵头,龙头企业领头,全体从业企业携手,建立医疗康养行业管理协会,明确本行业从业资质,规范行业内各个企业运营,构建良好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群落生态。第四,打通行业内部人才流通的壁垒,促进行业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人才的流通,建立初级康养员、中级康养士和高级康养师这样的职业晋级体系,充分调动行业内部人才的积极性,引导从业人员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第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退出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清退不具备从业资质和从业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的从业人员。

(四)强化医养金融支撑,培养龙头企业

科学推进医保等领域的改革,探索“优绩优酬”医保转移支付,将公共卫生补贴和家庭医生补贴政策向全部医疗康养机构开放,使费随人走,从而激发基层医疗康养机构活力,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出台长期照护保险险种,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与家庭资源,从传统的“四种康养模式”下沉为社区康养和居家康养;合理统筹社会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老年人的康养提供多重保障;将现有的现金给付的方式转变为实物供给方式,提高康养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周转效率;综合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各项成果,革新医疗康养行业运营方式,将医疗康养同移动互联网、5G技术整合起来,提高行业运行效率,对行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顺应我国金融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趋势,引入社会资本与外资,盘活行业内部资本,提高行业资本的利用效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点帮扶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医疗康养行业,关注五保户、失能老人、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攻坚克难,构建覆盖全社会各群体的立体康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姜艳.康养产业发展面臨的问题及建议[J].农家参谋,

2018(18):262.

[2]徐良.智慧医养提升康养品质[J].晚霞,2019(10):22.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
区域发展篇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