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知识组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0-10-20杨小燕申俊龙孙源源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5期

杨小燕,申俊龙,孙源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1 互联网时代中医知识组织的价值

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新时代国家战略,传统中医知识是一种生命养护的整体医学知识,最适宜公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防治慢性病和常见病,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以健康为核心的中医知识。传统中医“注疏式”知识组织的技术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近代以来中医疾病医学知识组织范围不适应“健康中国”建设需求,需要中医知识组织创新。目前学术界对中医知识组织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定义为:以中医知识为对象,通过对中医知识的发现、搜集、整理、加工、整序、表示、控制与共享等一系列程序化过程和方法[1],目的是揭示和控制中医知识以及中医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实现中医知识的序化、价值的最大化或创新,为大众提供有效的中医知识或者信息[2],是实现中医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和手段[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医文化价值的挖掘提供了多种手段[4],借助计算机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运用知识组织的方法研究中医知识的结构、表示方法,对中医知识进行尽可能充分的解析、归类、重组和关联[3],不仅可以提高中医知识服务水平,而且可为中医知识发现和开发提供方法,促进中医药学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5]。同时,伴随健康大数据快速发展,急剧增长的多源异构中医信息与数据资料对中医领域知识组织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6]。近年来在中医知识组织领域研究者们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但是依旧落后于知识组织的整体发展速度与态势,鉴于此,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近年来国内中医知识组织研究的进程和态势,并做出评价。

2 国内中医知识组织研究的现状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结合中医知识组织的定义提取关键词,全文中设置搜索词为“知识组织”或者“知识服务”或者“知识管理”或者“知识转移”或者“知识转化”或者“知识建构”或者“知识传承”或者“知识创新”或者“知识共享”并且“中医”,设置发表时间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搜索时间为2020 年1 月10 日,共获得期刊文献3 343 篇。应用NoteExpress 进行去重处理,并通过人工审阅文献题目、摘要,排除无关文献,获得有效文献1 894 篇。应用Excel、SPSS 软件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研究的现状和热点。

2.2 研究概述

2.2.1 时空分布

国内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8年前发展缓慢,发文总量33 篇,年均2.06 篇;1999—2006年开始缓慢增长,发文总量达到187 篇,年均23.38篇;2007年后增长速度加快,2007—2019年发文量年均128.69 篇,其中2017 年以211 篇达到单年最高峰,相当于前24 年间发文量的总和。近年来发展迅速,正在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研究热度也越来越高。

2.2.2 期刊分布

了解文献所刊登期刊分布情况有助于研究者进行期刊的选择和投递。涉及该领域的期刊共500家,发文量2篇以上的共225家,其中《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医教育》和《中医药管理杂志》分别以118、88和71篇的出版量位列前三。核心及以上级别的文献共375 篇,占总发文量的19.85%,其中CSSCI共51 篇,EI 来源期刊共3 篇,CSCD 期刊共229 篇,核心期刊共93 篇。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信息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科学等学科。该领域期刊类别分布离散,文章质量整体不高。

2.2.3 关键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1)关键作者分布。

文献作者(含合作署名)共计4 246人,其中:独立署名作者505 人,占总发文量的26.66%;2 篇以上的署名作者755 人,占比39.86%;人均0.45 篇。该领域研究人群较广且分散,寻找关键作者,判断是否已经形成重要研究群体,了解研究热点和方向。根据普赖斯定律[7]确定核心作者候选人,由平方根公式得:Mp=0.749 46=5.08,故发文量大于6 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可知核心作者114人,发文量共计704篇,占总量的37.17%,低于但接近普赖斯定律要求的50%的标准[7],进一步说明研究者较分散,但正在逐渐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

发文量位列前10 中有8 位来自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彤、李敬华、申俊龙、于琦等4 位作者是领军人物,如表1 所示。于彤、李敬华和于琦研究方向偏重于中医信息技术,其中,于彤主要涉及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临床知识服务技术方面;李敬华主要涉及中医临床智能信息技术,如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等;于琦为中医知识大数据的获取与挖掘;而申俊龙主要涉及中医知识传承方面。中医知识大数据挖掘和中医知识传承是该领域的热点,但相关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表1 中医知识组织发文量排在前10位的关键作者

(2)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分布。

发文量2 篇以上的研究机构118 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在前三,而位居第四的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发文量排名靠前的15家机构中有14 家都是中医药类院校,该领域目前主要受到中医药类院校的普遍关注,研究机构相对单一。从合作机构角度对文献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本机构内部或所在地区研究机构之间,跨地区合作极少。

2.3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热点

2.3.1 关键词分析

该领域高频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教育、传承、综述、本体、创新、数据库等。其中,中医教育教学类关键词的期刊文献量为563 篇,占总期刊发文量的29.72%,明显高于后面其他关键词出现频率,可见教育作为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中医知识组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医教育教学、中医知识传承、文献综述、中医知识转化、中医知识创新、中医知识管理、中医知识共享等,反映了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数据库、数据挖掘、信息技术、专家系统、数字化、大数据等与新兴技术相关联的关键词高频率出现,可知研究者关注实践应用,理论研究偏少。

2.3.2 研究主题内容分析

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了解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体现形式[8]。将文献主题进行初步分词,高频研究主题聚焦中医知识,相关文献占总文献量的74.35%,说明与所研究文献主题相一致。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研究主题已形成多个聚类群体,其中,研究主题内容主要聚焦在传承、教育、数据挖掘、知识、信息化、文献综述、创新、数据库等方面,聚类结果和关键词分析结果基本相符;聚集最明显的是传承,其次是数据挖掘、教育等,也进一步反映目前中医知识组织的主要方式是师承和教育,该研究领域逐步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偏重于实践;总体上聚类结果不明显,说明该领域研究相对分散,大部分主题研究成果均呈现出雏形。

3 中医知识组织研究展望

3.1 中医知识组织学科需要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

知识组织研究最早出现于美国,引入国内后研究学者们开始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中医知识组织领域学者多直接利用知识组织方式对中医知识领域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应用,研究层次较低,结论浅显,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极少。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一般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中医知识信息文化传播理论、中医知识信息传播媒介环境理论、中医知识社会学理论、中医知识生态学理论等,研究学者们应该根据中医知识特点对这些理论进行拓展和延深,才能使该领域研究具有深度和精度。

3.2 中医药知识组织需要现代化的知识组织生产方式

3.2.1 中医药知识组织生产需要跨区域协作

该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医药类院校,并以中医药类院校为中心,互联网时代中医药知识组织的再生产能力受到中医药专业教育的影响。同时,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机构局限于本区域内,区域间的合作甚少,因此,中医知识组织研究需要加强国内外、地区间的跨区域交流与协作,拓宽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

3.2.2 中医知识组织生产需要跨机构合作团队

该领域研究主题范围较广,但不聚焦,除了中医教育外,其他研究主题发文量占比均在9%以下,研究方向均只呈现雏形。中医知识组织研究需要形成跨机构合作团队,形成知识交叉互补。从研究机构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北京、广州三地区研究基础相对较强,有望尽快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以加快该领域的发展。

3.3 中医知识组织生产方式需要适应新媒介技术下公众需求

该领域在高水平的期刊发文很少,研究水平整体偏低、文章质量也不高。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知识信息、语言(音频)、文字、图像等传播样式产生了变化,公众对中医知识的需求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中医知识信息组织形态样式也需要从中医药知识的文化结构、逻辑结构、认知结构等方面进行改变,该领域研究者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平衡中医知识显性化与隐性化、大众化与专业化、技术化与传统化等,从而适应公众认知与专业认知的差异化需求,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