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2020-10-20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461700马亚娟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461700)马亚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5例。其中参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在5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9±5.78)岁。研究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9±5.55)岁。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尚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护理的方法;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能够是患者的促进患者的病情稳定。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①门诊教育:在看诊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患者的病例和患者的病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影响患者病情的主要因素;②增加交流:通过交流能够增加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及时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到患者的想法和需求,通过满足患者的需求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③制定计划: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制定符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在计划中明确的指出患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在教育完成后要对教育的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④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眼部病变或者足部病变,以及某区域皮肤的变化,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相关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糖尿病;⑤心理教育:患者的心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身的疾病;⑥出院护理:要叮嘱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自身的自我管理工作,并且由医院方面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回访,记录患者出院后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患者治疗后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并记录;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对比[n,(±s)]
附表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对比[n,(±s)]
组别(n=55)空腹血糖值(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值(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12.6±1.24 5.92±0.05 18.11±1.54 6.12±0.16参照组 12.77±1.98 5.82±0.11 18.54±0.88 6.50±0.85 t 0.299 5.645 0.234 3.895 P 0.765 0.000 0.815 0.000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28%、10.91%,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主要是借助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会产生负面情绪。在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同时患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1]。患者需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病情,患者的心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病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28%、10.91%(P<0.05)。说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应用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