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0-10-20许凤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膜炎心动图瓣膜

许凤云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感染,除了心内膜会受到感染之外,心瓣膜、临近大动脉内膜也可能会出现感染[1]。这是由于致病微生物会随着血液循环流经这些部位,在引起感染的同时出现赘生物。近年来,我国感染性内心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而造成这一病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老龄化等社会因素之外,人工瓣膜置换的频繁推广、抗菌类药物的广泛使用都是重要的原因[2],这不仅会造成病原体本身的改变,同时还会增加致病微生物的抗药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感染性内心膜炎的治疗难度增加,同时病症也变得更为复杂,难以通过典型症状进行前期诊断。而对于感染性内心膜炎患者来说,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赘生物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脱落,从而造成患者多个器官的栓塞和炎症的扩散,甚至引发死亡。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感染性内心膜炎患者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内心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当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范围在24~69岁,平均为(46.68±8.96)岁。所有的患者均对调查项目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书。所有的患者除了具有感染性内心膜炎之外,没有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病症。在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同时对他们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血培养检查。

1.2 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philip EPIQ5和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在检测过程当中将仪器探头的频率调至(2.5~5.0)MHz。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者仰卧位,由检查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多个切面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基础性心脏病,观察患者赘生物的分布情况,了解赘生物的位置、体积、数量、形态以及活动度等[3]。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心脏瓣膜受损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瓣膜的功能状况,观察瓣膜是否存在穿孔、脱落、脓肿等情况[4]。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3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χ2检验,如果结果当中P<0.05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

通过记录和统计发现,研究对象的120例患者当中,存在心脏杂音的患者人数最多,人数占比为93.33%。除此之外,具有发热症状、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人数都超过了总人数的50.00%,且统计当中(P<0.04),具体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统计表

2.2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赘生物与心脏基础病变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之后,检出存在赘生物的例数为116例,而在手术当中发现存在赘生物患者的数量为119例。由此可以得出超声波心动图对患者赘生物检测的准确率为97.48%,误诊的患者数量为3人,误诊率为2.52%。且统计当中(P<0.04),具体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赘生物与心脏基础病变的分布情况统计表[n(%)]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患者赘生物大小分布情况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39名存在赘生物患者当中,赘生物体积小于10mm的患者人数最多,构成比例超过了55%;体系在11~15mm的患者人数有40人,占总人数的34.48%;赘生物超过16mm的患者数量比较少。统计当中(P<0.04),具体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赘生物大小分布情况统计表

3 讨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来说,赘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特异性表现,超过99%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都伴有赘生物[5]。而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除了可以准确地判断赘生物生长的位置和大小之外,它还可以通过对赘生物的形态、活动度的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调查当中发现,超过93%的患者都存在心脏杂音的情况,有超过59%的患者伴有发热的症状,还有超过53%的患者伴有心力衰竭的症状,由此可见,心脏杂音、发热以及心力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与此同时,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48%。通过检测发现,在检测出的116例存在赘生物的患者当中,心脏基础病变的发生位置主要在二尖瓣,存在二尖瓣脱垂的患者比例为17.24%。同时,还有34.48%的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41.38%的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除此之外,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赘生物体积通常比较小,超过55%患者的赘生物大小都在10mm以下,超过16mm的患者比例为10.35%。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当中,超声心动图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如果患者的赘生物体积过小,在2mm以下的话,该诊断方法下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与此同时,如果赘生物在患者体内出现了占位性病变,比如出现瓣膜纤维化、瓣膜增厚等问题的话,还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因此在使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切面来观察赘生物与瓣膜之间的关系,了解赘生物的活动度,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的诊断结构进行综合判断。

总的来说,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超声心动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对赘生物的生长位置、数量、体积等信息直接呈现出来之外,还可以对患者基础病变情况、血流动力变化情况以及心脏功能状况进行诊断,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膜炎心动图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