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

2020-10-20刘洪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误诊率血流量准确率

刘洪鹏

(白城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放射科 吉林 白城 13700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引起肺癌的因素较多,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律、长期吸烟、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造成肺癌的发生。肺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对于肺癌一般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过于严重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只能采取保守放化疗手段进行治疗[1]。肺癌患者由于自身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肺癌患者要尽早进行确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我院使用其对于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5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6±5.9)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6.4±5.7)岁,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进行此次研究试验。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与他人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对于本次研究结果会造成影响。(2)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3]。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X胸片诊断,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的姿势,对于其肺部进行扫描观察,在诊断过程中要求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扫描前禁止口服其他药物,防止对于扫描结果造成干扰[4]。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所使用的仪器为46排CT扫描仪,为提高诊断准确性,要求患者在扫描前禁食,并禁止佩戴其他首饰物品,将造影剂碘海醇进行静脉注射,在扫描过程中,医师对于患者的呼吸方式要进行正确指导,在造影剂注射后的不同时间段(20s、80s、120s、200s)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患者的肿块及其周围组织部分要进行重点扫描,对于相关数据指标要进行同步记录,将原始影像图像上传工作室进行处理[5]。

1.3统计、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误诊、漏诊例数,并计算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2)对于CT影像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影像学特点进行认真观察,要求成像清晰,血管充盈较好,无伪影。(3)在CT动态增强扫描时对于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因此为依据对于患者病情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2.2 对于CT扫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影像学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早期肺癌患者CT影像学分析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肺癌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咯血、发热、胸痛等症状,中晚期患者会出现神经肌肉综合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肺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目前肺癌发病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具有年轻化的特点。

早期肺癌是指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早期肿瘤并在周围其他部位并未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肺癌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引起肺癌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影响 汽车尾气、油烟等物质会增加肺癌发生可能性;(2)饮食结构的改变 人体饮食结构中大量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可能会导致肺癌的出现;(3)患有肺结核等疾病未接受及时治疗;(4)遗传因素,肺癌的发生与遗传家族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6]。肺癌男性患者要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因素与男性患者长期吸烟具有一定的联系。肺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周期可以得到极大提高,因此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探究科学安全的早期肺癌诊断方法是目前医学界进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我院对于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方法进行诊断,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是一种对于早期肺癌的有效诊断方法。

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患者病变位置能够进行多角度扫描,对于患者病变位置的大小、形态、位置等能够进行精准显示,因此诊断准确率较高。通过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血流量较低,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清楚反应患者病变位置血流量,为医师的精准鉴别做出重要贡献。肺癌细胞组织一般是沿着肺泡生长的,会导致局部静脉淤积及周围毛刺,但部分肺结节患者也会出现毛刺现象,因此CT动态增强扫描中有1例早期肺癌被看到误诊为肺炎。早期肺癌患者的血容量、通过时间、血流量以及表面渗透性与肺炎、肺结核相比数据差异明显,通过对于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相关数据比较可以轻松区分肺癌、肺炎和肺结核。恶性肺癌患者血流量较高,通过时间长、血流量以及表面渗透性下降,该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便捷性的优点。通过对比研究试验可以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方法与X胸片相比诊断准确性更高,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是鉴别早期肺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科学的诊断方法,诊断效果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我院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使用时间较短,具体CT动态增强扫描方法以及流程等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值得进行改进的地方,还需通过更多的临床诊断操作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最终达到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临床应用意义较大,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能尽量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为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权威性依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早期肺癌的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误诊率血流量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