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2020-10-19郭英魁
郭英魁
【摘 要】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治疗组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中患者未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仅用拜阿司匹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在治疗的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及硬化斑块面积。结果:A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IMT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对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14-02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使受累动脉的内膜增厚,进而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发展过程可有多种病变并存,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形成斑块。当斑块体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入管腔内,在全身动脉系统中,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为之一,而且颅外段位置表浅,利于超声探查,可作为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超声是评价颈动脉斑块方便、无创的重要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能通过改善血管内部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促进凋亡,减少脂质在血管内皮的沉积,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1。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钙降脂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现报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接受规范治疗,疗程满1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血脂异常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A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原发疾病:TIA21例,脑梗死15 例,神经衰弱综合征10例,均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B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原发疾病:TIA25例,脑梗死10例,神经衰弱综合征11例,仅用拜阿司匹林治疗,未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伴发病,颈动脉彩超结果及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指导,对原发疾病及伴发疾病进行治疗。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及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B组仅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在治疗的第6个月、12个月复查颈动脉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均为双侧;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1.3 观察指标 颈动脉彩超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OGIQ E9检测颈动脉,探头频率715MHz.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略偏向一侧。在颈动脉分叉前1-2cm处测定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取其均值作为颈动脉IMT值,IMT<0.12cm为正常,0.12-0.15为内膜增厚,>0.15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同时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大小、回声特征。
实验室检测血脂:清晨空腹(禁食8-12h),抽取静脉血,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mindray BS-600,测定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期间定期随访并记录脑血管事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系统,数据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ITM及斑块大小比较 A组治疗后IMT厚度下降范围0.1-0.4mm,平均0.22mm;斑块面积较治疗前亦显著缩小(P<0.05),B组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1。
2.2 血脂水平 2组治疗前后A组TC、TG、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血脂水平明显改善,B组则无明显变化。见表2。
2.3 治疗期间脑血管疾病对比 服药治疗6个月中,治疗组出现TIA 2例次,急性脑梗死1例,脑血管疾病发生率6%;对照组出现TIA 3例次,急性脑梗死2例,脑血管发生率10.4%。2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神经衰弱综合征10例中7例明显改善占70%,对照组神经衰弱综合征11例中3例明显改善占2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治疗12个月中,治疗组出现TIA2例次,急性脑梗死2例,脑血管疾病发生率8%;对照组出现TIA15例次,急性脑梗死6例,脑血管疾病发生率43.75%;两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衰弱综合征10例中8例明显改善占80%,对照组神经衰弱综合征11例中5例明显改善占45.45%。
3 讨论
本组统计结果显示,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脂水平A组TC、TG、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血脂水平明显改善。颈动脉彩超显示增厚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斑块面积减小。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可减少内源性TC的生成,降低血清TC浓度,有效改善血脂状况;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减少斑块发生破裂、溃疡、出血机会,减少或减轻神经衰弱综合征,减少TIA及脑梗死的发生2,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药物3。结合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上主要是服用他汀类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合理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和稳定斑块,遏制硬化斑块的进一步发展,对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利军.白宇.他汀类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2:217-220.
[2]牛校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88-89.
[3]方圆,李辉,方建等.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