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19刘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发展

刘逢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持续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其不仅能解决当前与医疗相关的大部分问题,还能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当前社区医疗服务拥有很多问题的存在,阻碍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本就简要分析当前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其给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带来启发。

【关键词】社区医疗服务;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110-01

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当前居民就医难的问题,然而其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居民认知、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社区医疗服务还无法全面发挥其功效[1]。

一、社区医疗服务的概述

从社区医疗服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点,以社区家庭为单元,以人健康为中心,对患者进行一些较为基础的治疗,具有基础保健的作用。其主要围绕社区疾病预防,开展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保健、医疗等工作,对整个社区的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管理[2]。同大医院相比,社区医疗服务的构建,不仅能破解社区居民就医难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区居民降低看病的开支。因此,对于社区各个居民而言,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民生工程。

二、当前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

其主要表现在人才、技术、设备三个维度。由于各个大医院有雄厚的资金,因此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拉大了与社区医院差距,使得社区医疗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特色,进而阻碍了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3]。

(二)社区居民的就医观念陈旧

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社区居民在患病时,其观念几乎都是“看病到医院,看病找专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到大医院就医的患者,其病情通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能很好解决。其主要是因为,当前的社区居民没有养成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的习惯。

(三)社区医疗服务缺乏资金的投入

因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社会公益项目工程,不是盈利机构,因此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受到相应部门资金投入量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应较大的补偿经济政策和相应部门的资金投入,使得社区医疗服务发展出现以医养防的情况。

(四)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之初,对相应的人员没有合理的编排,使得有些落后地方机构中的医护人员还存在没有相应的职称和学历的情况。此外,因为我国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还无法满足当前的社区医疗环境,在加上福利待遇无法与大型医院相比,因此社区医疗体系无法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

(五)社区医疗服务没有准确的定位

從社区医疗服务的性质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一个公益性的项目,处理一些基本常见的基础性疾病以及社区居民疾病的预防工作等。然而,从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其已违背了最初的服务性质。如轻视社会服务和社区心理,而重视医学服务。轻视康复和预防工作,重视医疗服务等。

三、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对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其的资金和政策投入,优化其资源配置。其具体的对策主要为:其一,除了要为其发展注入的资金和政策外,还应依据社区医疗服务性质,为其做好政策宣传;其二,相应的政府部门每年应为其制定足够的财政预算,进而保障其中从业人员的经费问题;其三,主管部门应在其原有资源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和编制,可将一些公立医院过渡为社区医疗服务中,进而形成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4];其四,应扩大“医保”报销比例,按照社区实际情况为基点,将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就诊病人的支付费用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政策;其五,相应部门应规范社区医疗体系的药品采购,其药品应由市或县区进行统一采购,降低或取消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患者只需用配供价即可买走药品,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就医费用,让其能切实感觉实惠所在。其六,应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台阶作用,拉大与社区医疗服务的收费水平,进而让一部分患者主动到社区医院就诊。

(二)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服务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元素的支撑。因此,对于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而言,其首要任务是打造一支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框架,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没有破解人才难题,那么其就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虚置的机构[5]。那么应如何构建有效的人才体系呢?可以从以下措施着手:其一,相应的政府部门,应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人才的政策制定等,进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进来;其二,建立完善的人才结构体系,一个机构要想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需要有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才构架平台。因此,相应的社区医疗管理部门,应建立完整的职业晋升体系和职称完整体系等,进而留住更多的人才;其三,同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平台,建立高校人才培养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让其在实习的同时深入了解社区医疗体系,进而为其将来留在社区医疗卫生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四,同拥有医疗服务水平质量较高的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医联体的作用,并以其为基点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在提升医护人员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其服务意识;其五,以各个社区为单位,定期展开全科医生技能比赛,并对其中的优秀者予以一定的奖励,例如深造的机会,职称提升的机会等。此外,在比赛的同时,还应做好比赛内容的宣传,进而扩大社区医疗体系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群众认识到社区医疗体系的医疗水平。在提升社区全科医生岗位技能的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群众到社区服务机构就医。

(三)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提升社会大众对社区医院的认知度

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至今,由于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宣传,导致社会大众对其的认知度还停留在建立之初的阶段[6]。因此,相应的卫生部门,应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强化群众对其的认知度:其一,运用口口宣传的方式;其二,运用新闻媒体的宣传方式;其三,运用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方式;其四,运用社区党员代表进行宣传的方式;其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方式。通过这些宣传方式,将当前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整的展现在社会大众的面前,让其清晰看到当前社区医疗体系与大型医院不大的差距,让其清楚的明白社区医疗体系是公益性服务机构。此外,应注意的是,在宣传社区医院的同时,社区医院应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进而用实际行动取得社区民众的支撑,让其形成“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观念。

(四)加强社区医疗机构的自身建设,建立上门服务模式

对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而言,要想争取更多的病人,除了要提升社区医疗体系从业人员的实际水平,优化患者就医环境,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外,还应转被动为主动,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吸引病人,为本社区的居民建立医疗保健手册,定期体检、定期提供卫生咨询服务,跟踪社区内疾病发生情况,建立家庭式病房,对慢性病、老年病人、亚健康人群进行家庭式服务,主动到社区群众家里开展医疗服务,如针灸、按摩、长期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和健康保健等业务,以方便社区居民。通过这样的服务模式,不仅能扩大社区医院的影响力,还能取得更多社区居民的认可,进而达到争取更多患者的目的。

(五)利用社区地理优势,体现消费者时间价值

社区医疗机构应该是最方便广大患者就医的场所,应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减少就诊往返时间和候诊时间。故要加快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网的建设,按行政区域或居委会为单位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形成社区医疗服务“网”,基本实现居民步行15min即可到达医疗服务点就医的目标,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也是推行社区“首诊制度”的保障。还可通过为居民建立电子个人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指导。

四、结语

从当前的就医环境可以看出,医疗体系出现了大医院“拥堵就医”的情况,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优化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然而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际运行情况可以看出,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相应的部门机构,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政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宣传渠道等角度出发,打造新时代新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构架,吸引更多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进而达到患者缓解就医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曼玲,姚文柱,冯巩.建国70年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8):1251-1254+1311.

[2]张丽芳,刘中元,林春梅,张艳春,秦江梅.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服务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6):1900-1903.

[3]宋爽,吴欣,胡凌娟,王杉.社區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229-1234.

[4]王震.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治理模式创新[J].社会治理,2018(01):60-66.

[5]祝贺.全科医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265-266.

[6]姜丽娟.浅谈社区医疗为中医全科医学发展带来的机遇[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2016:918-923.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