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自主就餐行为分析及改进策略

2020-10-19阙华清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改进策略

阙华清

摘要:就餐环节在每日常规中所占时间很短,看似并不起眼,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品性培养却相当重要。我园倡导在大班幼儿中开展自主就餐活动,一段时间的大胆实施也带来了喜人的变化。我们并未浅尝辄止,而是观察跟进,审慎地面对得失,化解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选择应对策略,推动自主就餐专题活动走向深入。秉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領域对幼儿进餐和教师管理的明确要求,我们不仅从幼儿身体健康的角度关注自主就餐活动,更从发展孩子的能力和素养上实施改进措施,帮助幼儿“吃”得聪明健康。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就餐;问题化解;改进策略

自主进餐只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环节,在大班组织和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却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不简单的学问。根据《指南》健康领域提出的锻炼幼儿自理能力的要求,我们积极尝试并跟进观察,希望采取有效策略化解大班幼儿自主就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自主自立,“吃”得聪明健康。下面从进餐环节具体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上展开分析:

一、审慎看待得失,及时发现问题

根据前段时间对大班幼儿自主进餐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对这一新鲜事物的热情很足,但自主管理具体实施也随之出现了不少问题。孩子们开始尝试完全用筷子吃饭,试着自己盛饭、分菜并处理一系列就餐事务。许多原本由教师来做的事情变成孩子自主自立的行为,大多数幼儿就餐变得主动积极,饮食习惯也有所好转。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发现如下问题需要关注重视和化解。

一是在幼儿个体进餐质量上存在问题。比如,幼儿希希习惯了勺子,用筷子夹盘中的虾丸时,动作不够娴熟,干脆用手抓取送入口中,再继续用筷子就餐。还有性格急躁的小杰,特别喜欢自主就餐,很想在本组中得第一,但是不能有序地排队等待,容易和小伙伴产生矛盾。

二是孩子们在自主管理方面也还有欠缺之处。大多数幼儿能够在前期商量中形成就餐意识,他们愿意遵守自己约定的规则,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执行过程中频频出现小的细节问题。比如,方向不同的幼儿走动时会影响到他人;饭菜的多少和力度控制不够恰当,用餐过程很积极主动,但是桌面地面会掉落米粒、菜渣;餐后用具整理与清洁不够细心等等。

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能够有序分餐、自主进餐、愉快活动而感到欣慰。不过,大家并没有忽略孩子们在进餐环节中的问题,通过记录、整理和研讨,我们逐一梳理并将关注点放在孩子自主进餐的现状上,不断交流意见,提出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提升,思考用哪些办法来予以提升。在全面地观察评价分析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能力发展和品质进步提供支撑。

二、思考应对策略,有序进行化解

在不断叩问和研讨中,我们思考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有条不紊地弥补大班幼儿自主进餐活动中的“短板”。许多问题被针对性地化解了,大家投入课题活动,用灵活的方式支持幼儿,让他们的自主就餐品质获得迸一步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策略:分时间段,形成用餐关注点和对应引导。即我们改变前期统一指导的模式,按照餐前、餐中和餐后三个阶段,对幼儿的自主进餐问题实施具体的教导。

我们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用心思考他们在自主就餐活动中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想办法支持他们形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管理方法。我们相信,孩子们是稚气的,但也是聪明的,特别是升入大班之后,只要思考改进策略并逐一对应实施,就能够由扶到放,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养成自主就餐的生活技能和良好品质。

三、幼儿参与思考,“吃”出聪明健康

根据名师李镇西《与青春同行》中的“问题教育观”,学生在成长中生成的问题恰好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既然如此,面对孩子在自主就餐活动中的不当行为,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部分返还”,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和解决,让改进和完善成为师生共同操心的事情。

例如,幼儿在自主用餐时,桌面和地上往往会掉落米粒、菜渣,整理餐具不够好。我们把视频放给孩子看,幼儿很积极地讨论起来,“哎呀,我可以再朝前坐一点,靠近桌子就免得掉在地上”“你的手要扶住碗边,否则碗一跑米粒就会掉在桌面上”“我们可以把餐具分类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就像妈妈带我去吃自助餐一样。”在接下来的自主就餐活动中,孩子们会下意识地调整和提醒,形成一致的目标,在个体行为和小组管理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自主就餐的细节质量明显提高,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操作上做得更到位,让我们为他们的聪明智慧而颇感欣慰。毋庸置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大胆“放手”,以自主就餐活动为例,有些问题不妨让孩子来思考和改进,仅仅教师心中有目标还不行,还需要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并自觉配合矫正。当然,囿于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教师还需要进行细节上的补充和材料上的调整。

事实证明,最为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我们相信孩子,采用“无为而治”的自主策略,细节上却“有为”而行、沟通衔接。例如,以排队分餐为例,孩子们提出有序进行和分路线来回,教师添置彩色标志线提示,给孩子指出不同路线的箭头标记,让幼儿之间有一段等待的距离,为游戏分餐提供环境标记。又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就餐质量高的孩子,让他们担任餐后“小助手”,协助教师和值日生,督促盥洗间小伙伴漱口洗手,及时提醒他们洗干净小手。看到幼儿的进步,幼儿自主就餐活动值得改进并完善,以便支持幼儿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发展。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一日生活皆课程”,在幼儿就餐活动中,我也时常感觉“教育之事无小事”。为此,我们坚持观察幼儿的行为状态,及时发现并跟进化解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做好幼儿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引领者,依托自主就餐活动和改进策略,对幼儿进行扶持矫正,让孩子“吃”出自主能力,“吃”得聪明健康。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正视学

龄前儿童的年龄与认知特点,走出“为自主而自主”的“误区”,推动幼儿自主就餐活动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查骄龙.浅谈幼儿园实施自主进餐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35).

[2]吴洁.姚沈琴.让自主进餐更精彩[J].今日教育,2017(6).

[3]高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J].山海经,2016(2)

[4]曹丽娜.幼儿进餐中的养成教育策略[J].黑河教育,2016(9).

[5]潘珂.享受在“美食美刻”——幼儿进餐指导小妙招[J].山东教育,2016(26).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改进策略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