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主题班会,践行有效德育

2020-10-19本刊编辑部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班会德育工作

本刊编辑部

主题班会是中学德育的有效场域,需要教师根据德育主题,革新目标观念、调整方式方法,最大化主题班会的优势特点,从而提升德育时效性,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在我国中学教育体系中,班级仍是开展德育的主陣地,也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而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德育工作,既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又能将正确的“三观”渗入其中,帮助学生在正确道路的引领下不断前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学主题班会德育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

其一,很多中学教师对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不重视,甚至缺乏清醒的认识,常常将普通班会与主题班会相混淆,在本应讨论、交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上,却讨论起了学生成绩,如谁进步、谁退步、谁考了高分等,主题班会的德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价值自然也得不到释放。

其二,主题班会的德育缺乏创新性,对很多中学教师而言,德育不过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差事,和提升语、数、英、生、物、化等科目的成绩相比,显得十分“鸡肋”,他们不愿意把时间、精力和创造性投入其中,整个主题班会不是在漫无目的地讲演,就是在按部就班地放PPT,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抱以敷衍塞责的态度,对教师的讲授充耳不闻,主题班会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其三,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缺乏参与性,很多教师的主题班会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听什么、看什么、学什么、记什么,都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这对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甚至有些叛逆的初中生而言,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厌烦和对抗情绪,导致在参与主题班会时不积极、不主动、不作为,缺乏应有的主人翁精神,德育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面对当前中学主题班会德育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与应对:

其一,“巧”用情景法,激发学生参与主题班会德育的积极性,在互联网技术“爆发”的时代,德育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技术,中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主体班会德育的不断深化,而创设情境,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如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影视剧、动漫类的视频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场景中,从而体会到爱国、敬业、风险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其二,重视直观法,激起学生对主题班会德育的兴趣,对初中生而言,枯燥乏味的德育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厌烦和对抗情绪,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直观法,对主题班会进行内容形式的创新,如讲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对正确、非正确的三观有清晰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对此发表意见,从而促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其三,善用激励法,激起学生对主题班会德育的行动性,主题班会德育开展得再好,也终归是思想理念上的陶冶,而非行动上的引领,所谓“实践出真知”,主题班会德育应为学生的实践所服务,如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评比“文明标兵”“礼仪标兵”,并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从而更好地规范学生言行,激励他们成长为一个拥有更高思想道德的人。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班会德育工作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论中学教师的“工匠精神”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