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探究

2020-10-19寻明刚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改革

寻明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阶段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未给予其应有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改革也应与时俱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展开积极探究,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新课程体系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明确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由传统教学理念中“副课”向“必修课”的转变。而随着地位的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应随之进行相应改革与优化。信息化社会,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强调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参与到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线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当前时代发展趋势,优化、调整教学过程,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

一、以生为本,开展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众高级中学招生范围的扩大,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学识基础也不尽相同。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发展,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做一个全面调查,为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依据。所谓差异化教学就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与教材的使用率,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堂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整体性进步。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水平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做好铺垫。在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衡量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个人喜好、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多样化、层析性的教学方案,以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获取学习成就感。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着鲜明的时代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不断发展,为现代高中学生获取知識、增长见识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现代高中生作为信息化社会长成的一代,他们之中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教师则可科学的引导他们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特长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取更加长足的发展;而针对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基础性理论与操作的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与技能,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实施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还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转变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其教学目标呈多元化特点,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会在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中所有体现。因此,教师应着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促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从中获得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等多元化发展。而合作探究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开展,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基础性知识的探究

针对教学内容中相对简单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应在适当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深化对基础性信息技术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EXCEL数据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针对其中“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很多学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计算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大可放手让学生体验一次错误,然后引导学生在错误体验中分析出错的原因,探究解决出错的方法。

2.结合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作品设计教学,对此,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完整的案例呈现,结合教学内容展开主动探究,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探究通常围绕具有代表性、借鉴性的案例展开,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散思维,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自主探究,并最终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与评价,以帮助学生自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转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要科学引导学生转变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_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精心组织、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流程与实践练习内容,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以及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表对教学内容的观点与意见,在讨论中完成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

2.变机械的“学信息”为灵活的“用信息”

不懂得知识的学以致用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下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法与运用方式积极、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理论与操作的实际运用方法,懂得如何实现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生活中的迁移。

3.变单调“权威教学”为多元“合作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学会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不再是特权的代表,通过与学生的良性交流与沟通,有效提升学生“学”的效率与教师“教”的成效。

四、转变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同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如此不仅能够更加合理的检验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还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持续性优化。另外,教师还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评价,认识到自身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并学习同学在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操作技巧等方面的长处,同时还可在同学错误的前车之鉴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实效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以成为当代人们适应社会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但是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老套、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线教育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应与时代发展同步,及时更新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调整评价方式,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改革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