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素养要求分析
2020-10-19胡宗洋
胡宗洋
摘要:在融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受众对于电视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电视新闻编辑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怎样解决融媒体时代给电视新闻编辑带来的挑战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的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电视新闻编辑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了解现阶段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促进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面临困境
新闻报道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将社会中事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传递给社会大众,引导社会的舆论导向,社会大众阅读新闻的类型偏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获得新闻信息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电视新闻报道和电子化的媒体报道形式。只是通过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进行报道,形式过于传统和单调,无法得到广泛关注,只以电子化媒体的形式进行报道,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切实需求,易使新闻报道出现天马行空、脱离实际的现象。结合电视新闻报道和电子媒体新闻报道形式的融媒体恰好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报道形式既多样化又完全的结合实际进行社会新闻报道,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进行创新性报道。
2.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时效性与吸引力
时效性与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传统的电视新闻报报道虽然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不容怀疑,但是在新闻报道时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电视新闻报道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申报审核流程,在新闻报道成品完成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固定的电视新闻频道传递给社会受众,这样就会使得新闻传播速度与其他新媒体形式传播相比慢半拍,且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缺乏对社会受众的吸引力,无法得到大众的追捧。
3.没有深入了解社会大众报需求
新闻报道是使社会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社会大众是电视新闻的直接受众,因此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好坏具有直接的评论权。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的深入社会,与社会大众尤其是与基层群众不断进行沟通,了解社会大众的真实的生活需求,了解基层群众真正关心的事件,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促进电视新闻的行业发展,然后在实际的报道中作出相应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分析,以提高电视编辑敏锐直观的读者意识。
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素养的基本途径
1.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素养
要想摆脱现阶段融媒体时代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的困境,电视新闻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改进,不断改进电视新闻内容表达形式。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从电视新闻的选题、报道画面的审美、报道内容的深度和与社会大众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出标新立异、题材新颖的电视新闻选题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结合现代智能化科技技术、使电视新闻报道画面视听俱佳、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不断完善新闻报道的语言、采用写实动人的声音高度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不断通过各种形式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交流,使社会大众有充分的参与感,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获得广泛关注。
2.与时俱进、更新新闻编辑知识系统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化,新闻报道内容更加深刻,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新闻报道行业中长远发展,电视新闻编辑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在进行电视新闻报道时,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进行电视新闻报道创新,避免新闻见解与社会脱节,引起社会大众的误会。
3.端正工作态度,了解社会大众需求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电视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时,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不能带有主观意识,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使社会大众能了解社会事件真实经过。不断深入了解普通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并据此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报道,在进行新闻内容的撰写时,也要时刻谨记自身的工作素养,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坚持真实的新闻报道,高度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不断加强与新闻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配合融洽、各司其职,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质。
三、结论
由上述可知,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行业困境。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深入了解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与新闻团队进行密切配合,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