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空基因的乐享文化创新实践研究
2020-10-19徐伯文
徐伯文
一、航空企业文化创新实践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金城以“乐享改变”为主要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乐享智慧、协同改变”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用文化凝心聚力,推进金城健康发展,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共享文化成果,使“乐享改变”成为推进金城快速发展的动力。
二、航空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内涵
金城集团流淌在血液里的,是在战火中形成的不变的“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文化内涵。金城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对标先进,参观学习,逐步形成了具有金城特色的、基于价值共享的、覆盖到全体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路径。
构建了以价值共享、全员参与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按照目标与设计(P)、行动与实施(D)、反馈与修正(C)、评估与改善(A)的运行逻辑,通过顶层设计、重点建设、推广总结、反馈改善的途径进行了应用实践,促进了金城企业文化的落地,实现了价值共享下的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大幅提升。
三、航空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探索
(一)顶层设计,提高企业文化向心力
金城遵循“传承脉络、层次清晰、体系科学”的原则,新文化体系从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级进行顶层设计和分类架构。精神层、制度层作为内核,重组提炼,关注承继与发展;文化主题事件、载体平台、环境建设、形象标识、选树典型及管理活动等作为行为层,关注丰富与变化。
(二)组织保障,提升企业文化牵引力
金城针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所需的保障条件予以明确,设计科学组织规范相关主体行为。明确权责,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党建文宣群工部落实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全面负责企业文化的建设,各个层次的企业管理者与全体企业员工一起承担和践行企业文化建设这项工作。金城集团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建立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资源保障机制、目标责任机制和考核督促机制,以制度先行,强化党的领导,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党委议事日程当中。
(三)规范流程,提升企业文化执行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过程当中,金城建立了文化体系的阶段实施流程,并对文化建设实施中的步骤用规范性文件确认,为文化体系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据体系PDCA的运行逻辑,建立了从准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五个方面分阶段实施的流程:一是准备阶段: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备、人员培训、文化绩效指标建立等实施内容;二是计划阶段: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阶段行动计划确定、行动计划分解、重要节点与责任人;三是执行阶段: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可行性和创新性、文化建设的突发情况预见与应急预案;四是检查阶段:通过满意度调查、参与覆盖率、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等评估文化建设体系的执行情况;第五改进阶段:评估文化活动的效果、认识文化建设不足、总结文化建设经验等,制定新一轮改进提升计划。
(四)细化标准,动态评估,迭代更新,持续改进
文化体系的落地和执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工具来进行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兼有政治性和经济性,金城建立成熟度评价标准,阶段评估实施效果。根据文化体系建设的政治性、经济性、内容和形式四个层面的评分项和包含在内的28个评价标准判断文化建设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并通过每个详细评价项的证据化推动体系的有效实施。基于文化活动的评价标准,促进文化活动持续改进。
四、航空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效果
(一)促进企业基因根深厚植,提高企业幸福感
金城通过企业文化构建幸福企业创建载体,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获得感,基于价值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得到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经营指标改善明显。2018年,金城实现营业收入100.29亿元,首次跨越百亿大关。
(三)促進企业综合实力提升,树立企业品牌价值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工作体系建设,大大增强了金城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金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融媒体语境下最具品牌传播力企业”,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称号,航空工业金城党建文宣群工部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部属企业的职能部门,被授予“全省优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金城品牌以112.55亿元跻身百亿品牌行列,品牌价值实现重大突破。
下一阶段金城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将围绕先进文化力建立敢于领先、敢于颠覆、敢于独创的创新文化,以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在“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集团发展战略,继续为实现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存福.论军工文化[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胡文臻.企业文化软实力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杨尚勤,杨向卫.我国军工企业文化研究述评与展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2).
[5]葛万生.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