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五年我国课堂行为研究综述
——以CNKI核心期刊来源为例

2020-10-19何晨晨王晓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具量表文献

何晨晨 王晓静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1 引言

课堂行为作为课堂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课堂主体在课堂情境中的一切社会行为,其合理性、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及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鉴于此,笔者在CNKI中以主题词“课堂行为”,时间选为2015年至2020年,检索文献来源于“核心期刊”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1篇,鉴于其中有3篇书评、1篇有关课堂流行病知识宣传、1篇教师情感研究、和另外19篇文章只涉及了“课堂”或者“行为”这个词汇,因此最终可用于本次研究的语料共计147篇。随后,笔者从研究学科、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这三个方面出发,对以上147篇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以此准确把握国内课堂行为的研究现状,为其未来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研究学科

首先,笔者对147篇文献的研究学科进行了细致归纳和梳理,得到其具体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课堂行为研究学科分类

由图1可知,首先,国内关于课堂行为的研究多由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在开展,而非语言学界。教育学领域发文量占样本文献的84.35%。而语言学界,特别是外语教学界在这方面更多的是对前期国外理论的引进介绍和吸收,此后并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阅读还发现,教育学领域中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在课堂行为研究中占很大的比例,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其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和心理学领域近几年也开始逐渐转向学生课堂,一方面尝试对体育课堂中学生不良行为特点进行概括并给予矫正[1],另一方面,则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究学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的深层原因,以期探究其与心理素质的关系[2]。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领域也开始了对课堂行为领域的探索,这正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不仅有助于教师利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优化其课堂教学行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2.2 研究内容分析

接着,笔者又对147篇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细致归纳和梳理,得到其具体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国内课堂行为研究内容

由图2可知,首先,国内对于课堂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分别占样本文献的42.18%和25.17%。而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发现,一方面在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中,除了对不同课堂中、不同教龄以及不同国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还有对影响教师行为的因素以及其他变量和教师行为的关系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中,开始有学者对特殊教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展开研究。诸如,朱涵、郭卿、刘飞、雷江华和朱楠运用改进的弗兰德斯分析系统对盲校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3]。其次,在现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下,相关研究却对学生课堂行为研究明显乏力,仅占样本文献的19.72%。而研究主要围绕学生课堂行为特征、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因素以及特殊类群体学生的课堂行为。最后,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研究虽然在样本文献中所占比重不高,但其研究对教学管理方面的推进作用不容小觑。相关研究不仅包括逃课、打瞌睡、小动作等各种学生问题行为以及语言暴力等形式的教师失范行为研究,还包括课堂行为约束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总体而言,国内课堂行为近五年的研究基本覆盖了课堂环境下各个主体行为以及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但研究重点却过于集中各种形式的中小学课堂,大学课堂以及特殊教育课堂则甚少涉及。这不仅会导致同一问题的重复性研究,而且也不利于课堂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

2.3 研究工具分析

最后,笔者又对这147篇课堂行为研究相关文献中的91篇实证研究的研究工具进行了归类和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国内课堂行为相关研究的研究工具主要集中在基于课堂观察的各种行为分析量表和调查问卷这两类研究工具上。其中,运用行为分析量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共计53篇,占比58.24%。而使用调查问卷为工具展开研究的论文数量居第二位,发文共计29篇,占比31.87%。其次分别为依托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平台为分析工具的相关研究,发文量分别为5篇和3篇,占比依次为5.49%和3.30%。最后是凭借田野笔记作为研究工具的相关文献,发文仅1篇,占样本文献的1.10%。

其中,课堂行为分析量表主要以传统的弗兰德斯分析方法(FIAS)和S-T教学分析为代表,当然还有顾小清等人通过改进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而提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ITIAS),此系统也已经成为课堂行为研究中常用的分析量表。其次,不同的学科还开发了符合自己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行为分析量表,以方便广大学者更客观的对课堂行为进行分析。例如,高瑛等人改进原始FIAS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中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不足,以原始FIAS为基础,提出适合现代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系统—3C-FIAS[4]。此外,调查问卷在课堂行为研究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冯春波,杜盼运用姚利民博士论文附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卷》对新疆某重点高校2014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其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5]。又如,黄炯等通过问卷对东、中、西部的480位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发现,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行为受诸如学习氛围、网络学习资源共享、课程网络答疑、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6]。除此之外,通过文献分析还可以发现,现阶段田野笔记已不再是课堂行为研究的唯一重要手段。例如,在翻转课堂、传递课堂、线上教学的大背景下,一批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工具,如各种大数据平台、依托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等,也逐渐被运用于实践。依托这些新工具而产出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为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更能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支持。毋庸置疑,这些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必然会给未来课堂教学研究带来新的曙光。

表1 国内课堂行为研究工具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2015年至今中国知网收录的147篇国内课堂行为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工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首先,从研究学科来看,国内有关课堂行为研究的主力在教育类学科,尤其是以化学、数学和物理为主的基础教育学科。而语言类,尤其是外语类学科相关研究明显乏力。此外,在素质教育倡导和信息技术背景下,体育教育、心理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开始进入了课堂行为的研究之中,这无疑为课堂行为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课堂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这些研究又多围绕中小学课堂展开,而大学课堂和特殊教育课堂则鲜有研究。这不仅易造成研究的重复性,更不利于课堂行为研究的长远发展。

最后,从研究工具来看,基于课堂观察的各种行为分析量表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各类符合自身学科特色的行为分析量表也逐渐被研发并用于实践研究之中。而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信息技术背景的新的研究工具也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相关研究,这无疑会为未来课堂行为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工具量表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巧用”工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