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案对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功能影响

2020-10-19丁延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包修补术先天性

丁延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洛阳471003)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胎儿发育过程出现的心脏及大血管生成障碍或畸形,形成解剖结构异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血管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比高达25%~30%[2]。外科修补术是临床治疗ASD或VSD的常用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在手术时需进行全身麻醉,且术中创伤较大,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3]。近年来,封堵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ASD或VSD的另一种方式,但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4]。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手术方案对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17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外科修补术,97例)与B组(封堵术,120例)。A组男56例,女41例;年龄7~38岁,平均年龄(19.53±8.12)岁;缺损内径3.6~11.5 mm,平均(6.62±2.85)mm;ASD40例,VSD57例。B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8~38岁,平均年龄(19.36±8.05)岁;缺损内径3.4~12.6 mm,平均(7.02±2.53)mm;ASD52例,VSD6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经心电图、X线检查确诊;缺损边缘≥3 mm;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心律失常。

1.3 手术方法

1.3.1 A组 采用外科修补术。常规消毒,全麻后取仰卧位,垫高胸部,在胸骨正中作一8 cm左右切口,将胸骨劈开,断端采用骨蜡封住,对胸腺进行止血结扎,将心包打开,根据心脏彩超提示的缺损大小制备心包片,悬吊其余心包,将灌注针插入荷包内,连接分支灌注管,经静脉将达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01000)5 000 U注入,将体外循环打开,并将上下静脉腔阻断,降低体位。打开心脏,用生理盐水对制备好的心包片进行冲洗,根据缺损形状,在保护心肌循环下,用心包片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将插管拔出,解除体外循环,止血,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缝合,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1.3.2 B组 采用封堵术。取仰卧位,右胸垫高,消毒、铺巾;ASD患者从股静脉置管至右心房-左心房后,选择与房间隔缺损大小相等或>2 mm的双面伞堵闭器,沿运送长鞘输送双面伞堵闭器至缺损位置后,依次释放左面伞、腰及右面伞;VSD患者先沿右股静脉、左侧股动脉建立动静脉轨道,通过左心室造影以确定室间隔的类型与大小,选择与缺损大小一样或>1~2 mm的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从股静脉沿输送长鞘小心送入封堵器到达缺损位置后释放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后行推拉实验观察有无瓣膜关闭不全、残余分流静脉、回流受阻等,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2)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第九肋内缘法检查心胸比率(C/T)。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B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

2.2 两组心功能对比 两组术后LVEDP、LVEDd、C/T水平均低于术前,LVEF水平高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VEDP、LVEDd、LVEF、C/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心功能对比(±s)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较,*P<0.05。

?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往,外科修补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标准术式,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但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导致患者适应性较差[5~6]。介入治疗由国外学者率先开展,并引进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现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及推广[7]。并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该治疗方式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A组,两组术后LVEDP、LVEDd、C/T水 平 均 低 于 同 组 术 前,LVEF高于术前,而两组术后LVEDP、LVEDd、LVEF、C/T水平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表明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患者采用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优势。外科修补术需进行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导致手术创伤较大,患者经历心理的紧张、恐惧,身体的不适感更强,且术后恢复慢,住院的时间较长,术后胸部留有瘢痕,造成患者对外科手术的接受度不强。而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可避免建立体外循环,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8]。先天性心脏病如VSD和ASD早期心功能改变以左右心负荷过重为主,而封堵术可有效纠正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左右心房/室容量负荷,进而使左右心房/室内径回缩,减少再重构征象,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肺体血流量恢复正常,可进一步降低左室容量负荷,使患者的LVEF恢复正常,进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且封堵术在术中通畅不需要进行输血,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在采用封堵术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综上所述,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均可有效改善先天性心脏病ASD或VSD患者心功能,但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利于术后恢复的优势。

猜你喜欢

心包修补术先天性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深静脉置管引流术在心包积液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