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手法结合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时空的影响
2020-10-19叶倩
叶倩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十一科 河南郑州450052)
痉挛型脑瘫简称“脑瘫”,是指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的非进行性损伤疾病[1]。痉挛型脑瘫是儿童脑性瘫痪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不仅阻碍患儿正常身心发育,还会引起畸形、挛缩等并发症[2]。由于患儿下肢功能障碍相对严重,步行稳定性较差,导致患儿无法正常参与社会和学校活动,给患儿生活、学习带来严重打击。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特效方法,康复训练是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有研究显示,中医矫正手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应用效果明显[3]。近年来,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也逐渐应用于脑瘫患儿临床康复训练中,但目前国内关于该训练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4]。本研究探讨矫正手法结合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6岁,平均(3.67±1.04)岁;单瘫13例,偏瘫17例,截瘫4例,三肢瘫6例,四肢瘫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6岁,平均(3.52±0.98)岁;单瘫11例,偏瘫18例,截瘫3例,三肢瘫7例,四肢瘫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5]中脑性瘫痪诊断标准;持续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参与研究前6个月内使用过缓解痉挛药物;合并癫痫等其他合并症;伴有严重感觉、智力障碍。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翻身、坐位、站立、行走训练,训练患儿肌力、平衡力、步态等。观察组采用矫正手法结合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1)矫正手法。上肢挛缩,患儿取坐位,康复训练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肘关节、手掌,拉伸前臂,用力背屈髋关节,再外展肩关节90°,前臂后旋;患儿肘关节屈曲90°,左手扶住肘关节,右手握住前臂向背面旋转;双手拇指从患儿手心向鱼际方向按摩舒展,再一手伸展患儿拇指,另一只手将其余四指伸展。下肢挛缩,患儿取仰卧位,患侧髋、膝关节屈曲90°,一手固定患儿膝关节上部,另一只手用虎口向后推压踝关节;一手固定患儿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掌,足踝放置另一侧膝关节,按压屈曲膝关节带动髋关节外展、收缩;双腿屈曲外展,双手向上按压双膝上方内侧;双手重叠按压患儿膝关节,伸展膝部肌肉。(2)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采用丹麦INNO-VAID公司KMCI虚拟情景运动系统:在电脑系统中设置踝关节活动范围,录入患儿腿部支撑高低位、脚踏板可旋转度等信息以及关节活动最大速度和刺激足底传感器力度。根据患儿喜好选择游戏训练模式,在游戏训练过程中,患儿自主调解踝关节活动度。注意事项:训练前,医务人员介绍游戏主要锻炼部位,告知如何利用下肢关节活动完成游戏,训练过程中需保持直立位;根据患儿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游戏难度,以患儿无疼痛感和疲劳感为度。两组每次训练均为30~45 min,2次/d,每周休息2 d,干预4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个月后三维步态时空参数、痉挛程度。(1)三维步态时空参数:包括支撑相、摆动相、步长、步速,指导患儿采用舒适步态在规定区域内行走,共测试3次,每次测试取1个完整步态周期,取3次测试的平均值。(2)痉挛程度: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包括踝跖屈肌张力、跟腱反应、踝阵挛3个维度,评分范围0~16分,分值越高,痉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对比 干预前,两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支撑相、摆动相、步长、步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对比(±s)
表1 两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对比(±s)
?
2.2 两组CS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SS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CSS评分对比(分,±s)
?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是引发骨骼关节畸形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痉挛型脑瘫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关节活动能力下降,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导致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无法缓解肌张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6~7]。现代医学对脑瘫治疗虽有多种技术及药物,但仍缺乏特效疗法,需加强康复训练,以尽可能改善患儿肢体功能[8]。
三维步态时空作为检测、评估脑瘫患儿的量化指标,能够为患儿康复诊疗提供循证医学支持,受到临床脑瘫医务人员广泛关注[1]。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支撑相、摆动相、步长、步速均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矫正手法结合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并减轻痉挛程度。传统康复训练以医务人员指导重复训练为主,缺乏反馈机制与趣味性,无法调动患儿运动主动性,导致康复进程缓慢。而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充分调动了患儿视、听、触等感官,模拟患儿直立步行运动,根据患儿踝关节活动度给予相应难度的训练游戏,能够引起患儿运动兴趣,提高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同时,系统能够根据患儿足底触觉传感器反馈运动情况,及时调整髋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儿踝关节控制能力和步态稳定性,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痉挛型脑瘫患儿因病久导致气血不通,形成“瘀”,通过矫正手法疏通经络以活血化瘀,可促进气血通畅[9]。本研究通过矫正手法将患儿痉挛部位肌肉纤维拉伸,改善了肌肉间软组织粘连,促进了肌肉局部血液循环,进而缓解了肌肉痉挛。矫正手法可使患儿在被动状态下降低肌肉张力,加用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提高患儿平衡能力,增加步行时摆动相时间,能够改善患儿三维步态参数,加快康复进程。综上所述,矫正手法结合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摆动相、支撑相,增加步长,提高步速,并降低痉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