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宝石地熔融民族团结情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2020-10-19

今日民族 2020年5期
关键词:傣族画院甘蔗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勐撒镇芒见组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这里居住着傣族、佤族等24个民族29.67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3%。

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世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上曾多次英勇抗击外敌,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先后有近两千名复员军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知识青年,在勐撒、孟定拓荒垦殖、建设农场。

这些因素,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耿马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以及“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则牢固树立起了耿马各族群众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了团结的思想基础,凝聚了进步的磅礴力量,同时,耿马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也为创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和方式。

1999年,耿马县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13年耿马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以民族进步为根本,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口岸、进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十进”创建活动,全面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将“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6年,耿马作为“云南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如今的“黄金宝石之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走上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之路。

傣族泼水节——全民狂欢

发展筑基 一根甘蔗的甜蜜事业

“现在我们村都是吃‘糖饭’、住‘糖房’、开‘糖车’、议‘糖事’、说‘糖话’、做“糖人。”耿马镇允捧村大寨组组长刀卫新介绍,大寨组每家每户种植甘蔗,仅甘蔗一项的人均收入就达13000元以上。“我们寨子种植甘蔗做得最好的就是成立了互助组,关键时候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左邻右舍都是一家人。”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耿马成为国家51个糖料蔗核心基地县(市)之一,是国家糖料生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耿马甘蔗种植面积已达41万亩,蔗农人口占农业人口的57%,蔗农人均甘蔗收入7000元以上,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甘蔗5.5万亩,人均甘蔗收入5227元。蔗糖产业已成为耿马县关联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产业”王牌。

近年来,耿马县更从单纯追求种植面积向追求提质增效、“高产高糖”方向转变,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组建了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杨本鹏工作站”,分别与国家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甘科所、云南甘科所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目前,单产达6吨以上的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已达5万亩。

除了科技发展,耿马县把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作为抵御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先后引进和发展纸浆、生活用纸、饲料加工、有机复合肥、酒精等14户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户),生产出白糖、酒精、蔗梢饲料、固体有机肥、液体有机肥、蔗渣、纸浆、生活用纸等5大系列15类品种产品,延长了蔗糖产业链,提高了蔗糖产业附加值,实现工业产值27.05亿元。

“产业、企业、群众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产业好了,企业活了,才能带动蔗农增收致富,不管是制糖、制浆造纸,还是发展现代农业,‘做好企业,带动农户’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根本。”耿马南华糖业公司总经理罗志坚介绍,耿马从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入手,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互助组)”等模式,以订单、务工、协作、股份为纽带,企业每年定额提取一定资金,用于支持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蔗农适当生产补助,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同时,采取“公司+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方式,用甘蔗叶、蔗梢生产畜牧青贮饲料,大力发展蔗梢养牛,带动养殖户1.8万户8.1万人。

目前,耿马县甘蔗种植面积、食糖产量居全国第五、稳居云南省第一,甘蔗综合利用位居全国前列。以此为基础,耿马县创新思路,建造工业园区,规划50%以上的入园企业布局涉糖产业,着重于蔗糖全产业链开发,营建产业集群。该举措吸引了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云南紫辰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耿马,项目建成投产后,耿马县将成为全国首家打通整个蔗糖产业链最后一环的地区。

蜜汁浇灌团结花。耿马的蔗糖产业为全县各族群众共生、共产、共享,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法治护航 贴心举措播撒公平正义

四排山乡石佛洞村是一个典型的佤族村落,也是耿马县人民法院挂钩帮扶的贫困村。2018年4月,县人民法院在村里设置了一个诉讼服务站,由驻村工作队长担任窗口“咨询员”,为村民表达诉讼需求、开展诉讼活动提供法律服务。

“既然是法院扶贫,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提高群众法治素养。”耿马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先萍解释设置诉讼服务站的目的。

这个诉讼服务站的确给石佛洞村带来了积极影响。

“五六年前石佛洞村以脏、乱、差‘闻名’,是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离县城最远的村。”耿马县人民法院派驻石佛洞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廖国新介绍,诉讼服务站成立以来,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方便的诉讼服务,同时,通过双语阳光庭审、送法进村的方式,让村民逐步树立起了法治观念,“现在大家法治意识提升了,有矛盾纠纷都会来诉讼服务站找法官”。同时,法官不定期到村上巡回开庭,切实把诉讼服务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诉讼服务站已经成功调解、立案15件。

支柱产业——万亩蔗园

临沧市扶贫工作优秀队员廖国新(中)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妥善处理涉少数民族纠纷案件,保证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职责所在。近年来,耿马县人民法院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立足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切实把民族团结工作贯穿在立案、审判、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以法院工作促进民族地方法治建设,用法治精神护佑好民族团结之路。

结合耿马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特点,工作中,耿马县人民法院特别聘任通晓民族语言、了解社情民意、知晓风土人情的少数民族特邀调解员协助开展审判、调解等事务辅助性工作。目前,共聘任少数民族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共23人,并引导这支特殊的队伍在法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作用。2019年,法院共调解各类案件240余件,使民族事务治理得以在法治轨道上稳步运行。

同时,法院结合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司法为民”为主线,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将审判执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载体,建成了融合民族特色和法律元素的“法治长廊”“傣族、佤族特色调解室”“傣族、佤族文化楼梯”和“民族剪纸会议室”等场所,在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时增强心理亲近感,同时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此外,自2019年8月起,耿马县人民法院还积极利用“云解纷”“微法院”等平台,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并从今年开始,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和两个“一站式”建设成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搭建“1+7”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远程调解平台,使用智能手段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得到彰显,同时也在沿边小康村建设中发挥“法院力量”。

立足县情实际,结合法院工作职责,耿马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把审判执行工作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载体,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深植进各族群众心里。

文化深耕 南汀画院创新传承路

融合了曼妙的自然风光和淳朴人文,坐落在孟定南汀河畔的南汀画院被称为“艺术家梦想抵达的地方”,在全国绘画界都颇有声名。而对当地来说,画院不仅是孟定之美的展示窗口,更成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

“从睁开眼睛开始,我所看到的村寨就是傣家漂亮的干栏式竹楼,我所认识的人就是那些善良的傣族乡亲。后来自己走上艺术创作之路,其实就是对这种美好不断追忆和思索的过程。”何新国,1976年9月出生于孟定农场,2007年,他创办了南汀画院。在他看来,自己的绘画路和创业路,其实都是在追寻童年所见的梦幻般柔美的傣乡印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何新国的爷爷何定柏(汉族)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怀揣理想带着家人从湖南来到地处西南边陲的耿马孟定农场。

南汀画院一角

何新国

孟定农场四周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村寨,何家人背井离乡,乍然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和当地村民语言不通、风俗不同,生活殊为不易。但何定柏为人厚道,哪怕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用手势比画,以心换心,也很快就与当地傣族群众打成一片。一次,何定柏帮助了一位傣族老人,老人感激他,按照当地傣族的风俗,收他做了干儿子。何家人就这样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处成了手足相亲的亲戚和守望相助的朋友。

何新国出生在这样清贫又淳朴的孟定。童年时期他所见所感的傣乡美景,滋养着何新国走上了绘画之路。他一直笔耕不辍,记录着家乡之美,但他同时发现,时代的大潮带来了更方便舒适的生活,却也冲刷蚕食着弄棒村美丽的人文风光。钟爱的干杆式傣族建筑正在逐渐消失,这让他十分忧虑。

2007年,何新国选址孟定大弄棒村,开始构建自己的“理想国”——南汀画院。他计划在原汁原味的傣族干栏式建筑的基础和风格上来创办画院,让即将失传的傣族文化重新焕发新的光彩,从而推动傣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南汀画院与大弄棒寨融为一体,进入画院就能体验到旖旎的傣寨风光和民族风情,仿佛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这不仅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画家前来写生创作,很多游客也把南汀画院当作度假休闲的好去处。为了满足需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南汀画院不断改造提升,从建院初期的17间茅草房,到2020年初,已经发展成了拥有100多个床位,集吃、住、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美丽庭院。村民们则纷纷开起日用品等零售商店,经营起面向游客的当地美食和民宿生意,偶尔应邀当当画家们的模特。当地老百姓的增收渠道日渐丰富,收入也越来越高。

富裕便利的现代生活,与别具韵味的传统之美并不相悖。在追寻自己梦中傣乡的道路上,何新国通过他的南汀画院,打造出了一个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巧妙结合、个体品牌与周围环境和合共荣的艺术梦想之地。

家园共建 “古竹城”者卖的幸福生活

贺派乡水平村者卖组

在贺派乡水平村委会,有一个掩映在翠绿竹林中的村寨——者卖。全村现有农户64户,是以傣族为主,佤族、汉族、普米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共同生活的多民族杂居村寨。各民族和睦相处、融洽和谐。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是临沧市3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也是耿马县2019年计划重点打造的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淳美独特的人文自然体验,和乐融融的民族团结氛围,成为者卖最让人流连的特点。

“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水平村党支部书记,60来岁的普米族大叔王军经常和儿孙这样念叨。这句口头禅对他来说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生活的描写。王军家里四世同堂,由汉族、傣族、彝族和普米族组成,多年来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优良家风,让这个多民族家庭的生活多姿多彩。像王军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在全村甚至全县还有不少。

“村里每一家都把墙拆了,种上花草,每一家都没有大门,用不上,因为我们无论是什么民族都是一家人,不管是泼水节、青苗节还是火把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庆贺彼此的节日。”王军说。

结亲成“小家”,团结变“大家”。正是在这样由来已久且在不断加深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成为者卖的生动写照。

者卖生态条件优越。但过去,村里通过刀耕火种的落后种植方法进行生产,产量低,导致农户收入普遍较少,大多在贫困线上挣扎。

近年来,为引导村民致富脱贫,县、乡二级党委政府用心筹划,将全组1220亩农用耕地分为三大产业区,其中北、西面为高优蔗园产业区500亩,南面为优质水稻种植及大棚蔬菜种植区200亩,东面为坚果种植区共520亩。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到一线指导生产,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如今,者卖村的甘蔗在近10年在种植面积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产量增加了12000余吨。

村里民族团结的基调,更让者卖的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顺。

者卖村以傣族为主的6个民族长期以来互帮互助、互学互动,逐步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移风易俗等方面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就以甘蔗砍运来说,以前自己管护一上午,整个寨子才能拉出去一车,自从搞起甘蔗互助组之后,每天可以砍运10车以上。”王军说。

如今,者卖已经实现机械化耕种,同时,除了甘蔗等传统产业外,更拓展出特色辣椒、八角等多元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000余元提高到现在的1.3万元。

未来的者卖,有着更美好的前景。者卖有耿马“后花园”的美称,其特有的绿竹隐隐、细水涓涓的美景,加上古战场的历史背景让这里充满了魅力。村里农户沿古竹而居,民族文化浓厚,是非常具有开发潜质的优质旅游资源。

为将者卖打造成“乡村旅游古城景区”,近年来,一项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勤劳的各族群众自力更生,通过科技引导,创业致富,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宽敞干净的水泥硬板路连通家家户户;一个个项目推进实施,投入200万元进行拆墙补绿工程,全村范围内每户人家拆掉原有砖墙,规划栽培“绿植围墙”;投资400万元共计种植各类竹株20万株,参照原古址遗迹恢复竹城墙种植……

在这个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始终传承着融荣共生的人文之美,不断巩固着民族团结的氛围之美,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已然生根开花,散发出迷人清香。

猜你喜欢

傣族画院甘蔗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守正创新
——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成果作品展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