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镇沅答卷”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2020-10-19

今日民族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培训

哈尼族哭嫁

传承

一条条纵横哀牢无量之间的道路,链接着致富希望;一排排独具民族特色的青砖白瓦房,散落山间,展现出镇沅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一所所现代化的校园,笑脸相映成趣……

镇沅,傣语称“正也”,意为粮仓之城,从建文四年(1402年)置州至今已618年,相沿未改。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是全省第二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22个民族,总人口21.3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14%,其中有直过民族拉祜族苦聪人18904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镇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次到云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围绕“五聚焦”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全县21.3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新时代芳香镇沅凝聚磅礴力量,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

普洱市副市长、镇沅县委书记白兆林(左)在振太镇文缅村调研

强化组织保障,助推示范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

镇沅把发展作为创建活动的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三个定位的要求,践行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坚持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理念,镇沅始终把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凝聚力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在镇沅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启动会上,普洱市副市长、镇沅县委书记白兆林强调,镇沅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必须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树立“一盘棋”意识,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必须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镶入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县上下必须齐心合力,必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县创建办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镇沅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领导小组;出台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考核保障、经费保障。使示范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部队、进村组的“八进”创建活动,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入脑入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整体创建。

各族深情,奏民族团结歌;守望相助,携手谱和谐曲。民族团结之花在镇沅大地上开得格外艳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着镇沅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让非物质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台,实现了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力决胜脱贫攻坚的良好成效。

目前,镇沅县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为开展非遗的规范化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全县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1项,县级项目53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2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成为只放在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走进现代生活才是其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的方式。近年来,镇沅县不断创新理念,通过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系列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活动,着力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九甲杀戏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镇沅县九甲镇就颇有代表性。九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该镇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杀戏、花灯、拉祜族苦聪畲葩节、娶嫁、丧葬文化活动等。

彩绘黑陶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九甲对民族文化进行了保护传承和挖掘。通过杀戏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以此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2009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共投入资金125万元,建成杀戏传习馆,培养演出队员53人;2017年投入资金10万元,提升杀戏表演技能23人次。另外,九甲镇还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对内借助本县乡村大舞台进行巡演8场次,对外组织参加了2018年的全省首届民族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并获“优秀汇演奖”。

同时,在传统花灯表演中,融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政策等内容,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认同”,铸牢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全镇上下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进步格局,为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团结和谐的发展基础。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镇沅县还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镇沅县振太镇史称“太和”,自古就是茶马重镇,民众以崇教尚道、知礼善商而享誉四方。太和甜茶是当地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族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至今有三百余年历史。其最大特点是“甜”,属云南古老的传统红茶(普洱晒红茶类)。2019年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红茶类银奖。

2013年,太和甜茶制作技艺列入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组建了“鹿鼎茶叶合作社文怕分社”,拥有社员30余户,实现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帮扶、技能帮扶、就业帮扶。

振太镇文兴村村民段有汉就是鹿鼎茶叶合作社文怕分社一员,通过入社,他既掌握了种茶、制茶技术,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把茶山管理好、经营好,每月有3500元收入,现在已经成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人的传承。镇沅县在实施省级项目的保护工程中,注重对传承人的培训,不断提高传承水平,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了可持续的保护。

麻洋造纸

技能在手,啥也不愁

黑古陶在镇沅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镇沅民江黑古陶厂始建于1996年的老县城按板井,经过20余年的学习实践,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产品销往国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镇沅民江黑古陶厂在继承和发扬黑陶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艺术创新,以当地得天独厚的蚂蚁土为主要原料,以独特的雕、堆、刻、刮、画、镂等技法,并融入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的文化元素,作品造型各异,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古朴的艺术风格。它在传统古陶工艺和造型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陶瓷生产工艺,精雕细刻,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风格。而如今,随着机械制陶发展,对纯手工制作的黑古陶带来很大冲击。

薛楚寅,镇沅黑古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世菊的儿子,也是镇沅黑古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2014年毕业就进入了镇沅黑古陶行业,尝试着从多个方向推广镇沅黑古陶。

经多方探访后,薛楚寅发现传统纸盒包装容易使茶叶受潮发霉,密封袋包装茶叶不利于茶叶后期转化,喝不到最佳口感,而陶的弱透气性刚好适合茶叶的后期发酵。好的茶叶也要好的陶来装,于是他头脑中产生了一个“云茶配云陶,好茶配好陶”的陶茶结合发展思路。

如今,薛楚寅的陶茶结合思路已经得到部分客户的认可,加紧生产,抓牢品控就是他眼下最关心的环节。而如何实现他的以陶养陶的目标,他也正在不断地探寻和思索。

近年来,镇沅县抓住普洱市大力发展旅游的大好机遇,全面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区,打造“世界古茶树王之乡——镇沅”,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产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其发展,着力把黑古陶打造为镇沅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民间传统工艺,走旅游精品路线,实现产业化发展,使镇沅黑古陶真正成为带动镇沅发展的又一张名片。

扶贫先扶志,造血胜输血

10611户37677人,是镇沅县2017年的贫困人口统计数字。“早上一壶酒,靠着墙根晒太阳;下午一壶酒,睡到太阳又上山。”曾是这个群体的生活写照。2017年,镇沅县在全国率先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如今,墙根醉汉早已不见。2019年,镇沅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被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团队评价为“全面出彩,堪称典范”。

镇沅有国土面积42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7%;有少数民族人口12.03万人(含直过民族拉祜族苦聪人18904人),占总人口的56.59%。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曾经有一部分贫困群众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酗酒成瘾、单身啃老,缺乏生活目标,缺乏脱贫信心,缺乏脱贫动力和技能,“等靠要”思想严重。另一部分贫困群众则渴望学到脱贫致富技能,但没有培训渠道,守着一亩三分田早出晚归,无法改变贫困的命运。

如何精准帮扶这类贫困群体,解决“懒汉脱贫”难题,成为压在镇沅县各级干部身上的重担,成为创办“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的直接动因。为此,镇沅县委选派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摸穷根”大调查,找出因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贫困户。

镇沅县将县委常委会开到村民小组内,与群众面对面“问与答”,听取民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26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深度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试点方案》《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同时,利用占地1800平方米的武警训练旧基地,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金,整合各部门培训资金,改善培训中心教学楼、食堂、实作场、运动场等基础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聘请职业培训学校资深技能教师及县人武部教官担任教师。此外,还加大县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补助培训中心,为学员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免费发放迷彩服、体能训练服及生活用具。培训中心依照每期50名学员、每期15天、每天8小时的标准,科学确定培训内容,整合、编制了一套理论知识培训体系。

在生产技能方面,围绕当地烤烟、蔬菜、生猪、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开设种养殖能手、砌筑工、家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在综合素质方面,精准开展以禁毒防艾、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活动为主的“自强、励志、感恩”思想教育;在经营管理方面,精准开展就业创业、市场营销、农村电商等培训。

培训中心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训模式,实行“信心+文化+技能+生活”的培训,即以提升致富信心为立足点,以提升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主线,积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建立“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安排理论教学、实作训练,并组织学员参观考察烟草公司烤烟种植、茶厂茶叶加工、建筑公司民房建设等产业发展项目,激发学员想致富、渴望致富的想法,让农民边学边练边提升边致富。

喜获结业证书

镇沅县人社局、工信局、住建局等政府部门通过对接本地及省内外用工企业,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结业学员能与企业签订务工意向性协议书,实现转移就业。培训中心还创建了学员就业微信群、制作学员通信簿,拓宽学员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同时,培训中心还制定了《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结业学员后续跟踪管理办法》,建立由就业部门、培训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挂包帮”责任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力的长效跟踪服务机制,为学员提供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合作交流等两年有效跟踪指导服务。

2019年,镇沅县总结全国首个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的成功经验,将其升级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并向乡村两级推广,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效。

镇沅县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通过干部、专家“讲”,带动农民群众“习”,闯出一条“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富群众”的发展新路,催生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改造农村的内生动力,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解决了贫困群众精神匮乏、生活茫然、无信心的难题,“懒汉”不再蹲在墙根晒太阳。经过严格的半军事化培训,受训学员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生活陋习,对法纪法规、自我约束有了整体概念。通过培训,学员们开阔了眼界,激发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树立起向上求变求富的意识。

周发顺(右)在传授机械操作技能

棕榈基地

解决了贫困群众文化偏低、素质偏低、无技能的难题,“懒汉”不再等着政府送小康。课程培训使贫困学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学到了经营管理经验,扭转了他们传统的种养殖观念,培育出了一批“传帮带能手”。有效破解了贫困户缺资“干不了”、缺技“不会干”、缺智“干不好”等问题,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伸手向政府要钱、要物的行为自然也就没有了。

解决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发展滞后、无前途的难题,“懒汉”不再坐在井底看世界。定单、定向、定岗的订单式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了“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脱贫”;精准滴灌、对症下药的教育良方,培养了贫困学员跳出井底看世界的勇气。

截至目前,镇沅县共完成42期培训,培训学员1921名(其中建档立卡户1352名)。学员几乎人手一证,证书种类繁多,包括“混水墙砌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砂浆调制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等。

镇沅县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在破解农村“懒汉”难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再下功夫,以培训农村深度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培训全体农民为目标,积极申报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学校,力图通过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样化、订单式、定向式的技能培训,有效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用工需求,持续巩固和扩大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和稳定增收。

种下一棵棕榈树,长成一片致富林

“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奔小康,民族团结一家人。”这是周发顺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周发顺,男,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镇沅源怡棕榈合作社理事长,“苦聪印象”品牌创始人。一个出生在云南镇沅县九甲镇和平村的山娃子,初中毕业考取了高中,因家境贫寒被迫放弃求学梦,18岁的他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历程。

几十年来,周发顺不管是做汽修工、摆地摊,还是卖菜、养猪,无论创业成功或失败,他始终不忘初心,传承着山寨各民族同胞“互助互济、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用行动灌溉着民族团结之花,用真情谱写着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赞歌。

和平村是一个以拉祜族(苦聪人)为主、多民族杂居的穷山村,在此长大的周发顺一直认为民族团结比天大、民族友情比海深,各族同胞都应该互助互济。因此,他不管创什么业,做什么事,始终不忘身在贫困山区的各民族同胞们。

周发顺跟爱人王世芳说:“我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穷娃子,尽管创业艰辛,但幸运的是有无数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曾给过我帮助。我们不管走到什么时候都要有公心,在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回馈社会,帮助那些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各族同胞,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王世芳很认同爱人的观点,为此,她默默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竭尽全力支持丈夫创业。

周发顺和王世芳在彼此的鼓励、支持下,共同创立了镇沅源怡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云南苦聪印象棕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苦聪印象)。周发顺在招聘工人时,坚持优先招聘公司所属区域内深度贫困山寨的民族同胞,至今已累计招聘了92名少数民族工人。

针对工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周发顺带领公司几位技术员,对这些没有生产技能的工人进行一对一培训,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直到他们初步掌握工作流程和技能,适应工作环境,能独立完成工作。

通过培训,这些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上工人的农民,在家门口成了公司职员。村民们都说:“周发顺种下一棵棕榈树,把山村农民的穷根都拔了。”

“找准发展路子,把自己做大,方能帮助山区百姓走出贫困。”周发顺心里一直这样想着。

创业初期,周发顺在乡下跑生意时发现,镇沅县山区农民有种植棕榈树的习惯,但没有当作产业来发展。于是他先后到贵州、四川等地寻找棕榈发展路子,到广东、山东、天津等地调查市场需求,到棕榈产品生产企业学习棕榈产品生产加工……经过多方调查后,周发顺决定扶持镇沅县各乡镇村组农户种植棕榈树。

2013年8月6日,他申请成立了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宣传动员广大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棕榈树,发展家庭经济。截至2019年,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1200户,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棕榈种植已辐射镇沅县的8镇1乡。

为了更好地为农户服务,结合县委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扶贫工作,合作社既教群众种植棕榈,又积极组织农户开展宣传培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群众依靠党的政策发展产业致富。公司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指导等措施,先后培训7000余人(次)。合作社免费为者东镇296户建档立卡户无偿供应棕苗15万株,扶持成立拉祜族(苦聪人)绿竹山棕榈树种植扶贫示范基地。

合作社以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带动全县农户发展棕榈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壮大合作社规模为核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集专业化棕榈育苗、规模化农户家庭种植、公司收购、产品研发加工、品牌推广销售一条龙的棕榈产业发展格局。

2019年底前,通过引入三条生产线,公司带动和解决周边农业人口2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周发顺口袋里有了钱,按理说可以住别墅、享受安逸生活,而他却始终牢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惦念着山里的各族同胞。自己富了不算富,各民族同胞走出了贫困,那才叫真的富。

很多棕榈种植户说:“看见田间地头的棕榈树,就好像看见周发顺,他是一只领头羊,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生长在少数民族山区的周发顺,深知民族团结工作需要精耕细作,他总是精心呵护着与少数民族群众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友谊。周发顺将公司生产区建在村寨中间,为尽量不影响和不打扰村民的安居生活,避免与周边村民产生矛盾纠纷,维护公司和村民的和谐,他想尽了办法、动足了脑筋。

他先是引导公司周边农户加入合作社,给予棕农棕苗半价优惠,并面向他们招工,每年针对周边贫困户或困难户给予帮助和支持;随后又主动承担起所有与公司基地、土地有关的道路维修工作;同时,还争取每年对周边农户举办1—2次种植、采割技术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开展1次公司员工和农户为主的“文艺联欢晚会”,促进和谐发展,携手并肩共同致富。

周发顺从一个偏僻山村里走出来的穷娃子到如今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有过失败也有过波折,但无论创业路上碰到多少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他说:“创业是人生一次大胆的历程,这段历程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波折。但它能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培训
教师培训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MINORITY REPORT
会议·培训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