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2015-06-25李吾铭

中国美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画院艺术品画家

一、画院与画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印钞机”画家产生的契机

如今的画院,按出资主体可分为公立画院和私立画院两类。公立画院为政府出资,其目的并非为了盈利,而带有公益性质。如中国国家画院,其中的画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每月从画院领取工资。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时代,尤其是在共和国刚成立后,由于艺术品市场的被压制,很多在解放前靠卖画为生的画家在生活上出现了困难。有鉴于此,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通过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各成立一家中国画院的建议。1957年和1960年,国家先后成立了北京中国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其最初的动机是为了研究和继承中国画艺术,同时也为了照顾和安排好画家的生计。两家画院成立后,京沪两地的高水平画家大都加入进来,使画院的整体艺术水平得到了保证。当时能够加入画院的画家,无论是生活处境还是社会地位,都比未进入画院的画家要好很多。画院为画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画家在领取工资后,对更多的金钱并没有非分之想——当然也有政治气候因素的影响。画家的这种状态,与“印钞机”相去甚远。

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画家与画院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画院的水平由其所招聘的画家的水平所决定:而画家在艺术品市场缺位的情况下,画院又为画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画院为画家发工资,解决了生活问题,画家则为画院专心创作。画院的职能必须依赖画家才能实现,反之,画院里的画家也要依赖画院生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画院靠高水品的画家获得了良好的艺术声誉;画家也从画院的声誉中同时获得了更高身价。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画家先后谢世,画院所招聘的新一代画家的整体水准,较之老一代画家已有逊色,然而画院的良好口碑和声誉依然保持。所以在画院后来的画家整体水平逊色于前辈画家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原因就在于其属于画院的这一身份。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也逐渐恢复,直至火爆起来。画家的画作开始有机会直接进入艺术品市场,从而使画家可以获得远高于其所在画院工资的收入。此时,画院与画家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画院与画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话: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后的画家则更多的是沾了画院良好声誉的光。

画院与画家的利益关系由双向逐渐变为单向,其反映出的是画家的逐利动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和艺术品市场的形成。画院与画家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是画院画家日后成为“印钞机”的一个契机。

二、公立画院作为文化资本的巨大能量“印钞机”画家出现的条件

目前画院公私皆有,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其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近年来,画院尤其以私立为多;私营资本经营画院,足以证明画院是可以获利的,否则私人资本不会进入画院。由于公立画院多年来在艺术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私人资本进入画院领域的时候,一定不会放过公立画院这一无形的好像谁都可以利用的广告,因此才出现了仅从名称上分不清一家画院到底是公立还是私立的现象。可以想见,假如公立画院长期以来亏损严重,破败不堪,私人资本就不会经营画院,也不会在名称上故意和公立画院相似。社会对艺术品需求日增,而单凭公立画院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这就为私立画院的出现创造了机会。而公立画院也从社会对艺术品的需求中找到了获利的机会,从而使画院画家才有成为“印钞机”的可能。

先看公立画院。公立画院的情况很复杂,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所属部门系统的不统一上

有的隶属于文化部系统,有的属于文联系统,有的属于宣传部系统,不一而足。但公立画院在数十年经营后,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社会上和艺术界都有很高的声望。这使公众一看到有作品出自“画院”,便不由自主地给予很高的评价和信任。这种良好的口碑和声望,就是画院所包含的可能成为市场价值的品牌因素。在后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无形的口碑和声望使画院成为了可以用来获利的文化资本。如中国国家画院、北京中国画院、上海中国画院等,其成立时间早,艺术声望高,这样的画院在全国范围来看当然不多,因此这样的画院成为画家极为向往的地方。因为一旦成为这样的高水平画院的画家,那么画院所拥有的口碑声望等文化资本,都能用来为画家提高身价。如今,公立画院里的画家并非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在画院口碑不错的情况下,无论画家水平高低,只要其作品戴上“画院”的光环,在市场上就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这个价格不是由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决定,而是由画院这样一个文化机构的品牌所带来的。这就为画院画家成为“印钞机”创造了条件。艺术品市场不但开放了,而且还很繁荣,画院的画家自然比普通画家更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

再看私立画院。私立画院的出现,显然是受到公立画院拥有文化资本可以谋利的刺激的结果。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公立画院所显示的巨大文化资本的能量,使社会上的资金涌向艺术领域,这些资金的拥有者也想在此分一杯羹。由于政府对文化市场、艺术市场的开放,私人要成立画院并非难事。而私立画院在成立之初,所取的名称带有明显的擦边球嫌疑。人们单从画院名称上无法判断其性质是公立还是私立:而且他们还有意聘请一些官员来做院长或名誉院长,这就更加体现出打擦边球的用心和埋下了日后“忽悠”的伏笔。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利用公立画院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口碑,为自己谋利。

2010年,发生“苏州画院”和“苏州国画院”的名称争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苏州画院实为私立画院,苏州国画院是公立画院,两者从名称上根本看不出其性质的差别。之所以会有“苏州画院”的名称,显然是在打擦边球,颇有借苏州国画名誉为自己谋利的嫌疑。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这样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私立画院的数量比公立画院更加庞大,情况更加复杂,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他们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使公立画院独霸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应该说是好事情;但如近期曝光的成都东坡画院突然关门并卷走画家和藏家字画的新闻(《华西都市报》),也是缺少监管的弊端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私立画院画家通过画院的包装、炒作等,同时再蹭着公立画院的好名声,也完全有可能赚到大钱,在收入上与公立画院的画家旗鼓相当。

三、“印钞机”画家的表象与本质

当下的艺术品市场非常繁荣,甚至有虚火上升之嫌。现在确实有不少画院画家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满,被称为“印钞机”也还算恰当。因此不少画家想尽办法加入高水平的公立画院,而不管自己的水准够不够。而公立画院如今也并非象牙塔,其中画家的水平同样参差不齐。但这些画家仍然能在“画院”的光环下极力向市场输送着自己的产品,来换取个人的经济利益。私立画院更加如此。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政府有了更多的钱投入到文化艺术事业中。公立画院是优先获得这些资金的部门,而画院的管理者则掌握着分配、管理、使用这些拨款的权力。加之画院长期经营而获得的良好声誉,无论对画家还是社会各界都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公立画院的画家通过画院获得了好的身价,从而提升了其作品的市场售价;同时还可以通过申请画院设立的创作课题等方式,获得活动经费。这样下来,其收入颇为不菲,这都为画院外画家和社会所目睹。而且公立画院还可以招生。那么画院的画家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再招收学生,又能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画院画家有了“印钞机”的别称。但这些还只是表象。

公立画院有级别层次之分,其所获得的经费亦有多寡之别。如今各省、市、县大都有公立画院,但其问的差别不可忽略。县级画院与文化部直属画院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画院内部,也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获得高额收入,也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招到学生。那么他们之间的收入存在差别甚至差别悬殊,也不难理解了。但应当指出的是,画家收入的高低与画家的艺术水准并无必然关系。按常理来说,决定作品价格的应当是作品的艺术水平,但是在市场上,作品价格却受着许多非艺术因素的影响。例如画家的身份,如果是画院院长,那么其作品价格就比不是院长者要高,美协主席要比非主席者价格要高;还有名头的级别大小,省美协主席要比市美协主席的作品价格高,大名头要比小名头的作品价格高,等等。虽然这些因素都不能决定作品的艺术水平,但是在市场上,这些非艺术因素却对作品的价格起着重要的影响,起码在一段时间内是很有影响的,画家背后的背景光环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画院画家的所谓“印钞机”说法是片面的、表面的。并不是所有的画院画家都能挣大钱,在画院内部也不是每个画家都能挣大钱:即使现在能挣大钱的画家也不能保证其以后也能挣大钱:甚至表面上看有的画家挣了大钱也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挣了大钱(这里面情况很复杂)。总之,在艺术品市场上,有太多的非艺术因素对作品价格起作用。

就那些已经被称为“印钞机”的画家来说,其作品的艺术水准也并不一定与其价格成正比。由于非艺术因素的作用,使得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变得模糊、混乱甚至扭曲。那些被称为“印钞机”的画院画家,其原因是文化资本和艺术水平一起作用的结果,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且成为了社会问题。

四、如何看待画院画家的“印钞机”现象

在公立画院,对政府拨款拥有支配权的是画院的领导人,他们原本也有成为“印钞机”的可能。而在画家里面,挣钱最多的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而可能是那些人脉广泛、长袖善舞的画家。而且这样的画家一定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在私立画院,画家也不全是“印钞机”。私立画院作为投资的一种方式和项目,有可能成为“印钞机”的应该是画院的资本所有者或者支配者。即便有的画家收入不菲,也不能以个别现象推测整个艺术领域,而应该具体分析。被称为“印钞机”的画家,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并不是画院的普遍现象。

在私立画院,情况更加复杂。有的画院聘请那些声望很高的书画名家,看重的是名家所能带来的眼球、关注率和市场认可度。这样的画家自然收入不菲,但是这样的经济效益不是由聘请他的私立画院带来的,相反聘请他的画院还要利用他来赚钱。当然这样的画家没有普遍性。而有些私立画院由于聘请不到知名画家撑门面,在缺乏监管或者政府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通过倒卖字画,甚至“忽悠”、诈骗等手段来挣钱。虽然目前新成立的私立画院很多,但是倒闭的也很多,无论画院的投资者还是画家,都很难被称作是“印钞机”。

因此,对于画院画家是“印钞机”的说法,只能相信一部分,而且一定要具体分析,绝不能以偏概全。

(李吾铭/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画院艺术品画家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酷炫小画家
智美
食物也是艺术品
建国以来官办画院情状探查
各行各业办画院正造成当代文化灾难和社会问题
艺术品被盗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