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2020-10-18邢羽佳

学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专业化教学质量高职

邢羽佳

(1.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60;2.甘肃省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甘肃兰州 730060)

在进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时候,怎样才能良好地落实教学质量的监控以及测评模式“以人为本”,这是目前高职学院必须思考的问题。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高职学校主要的培育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弊端

(一)在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中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高职学校并没有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中“以人为本”只存在于表面,“以人为本”正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难点。“以人为本”就是将学生放在首位,在价值取向评价中,尊重和理解教师,高度重视教师的进步和发展。站在因果关系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都是因为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是发展的基础,确定了事物发展方向,外因则为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起着加速或延缓的效果,外因则是依靠内因发挥作用。所以,高职学院教师积极性的培养,应该由学校管理人员在内因以及外因上着手,在进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建时,应该不断优化有关的制度,使其能够发挥促进的效果,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能够将教学任务作为自己献身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观念陈旧

就目前来看,教育观念陈旧是主要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很多教师只是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完成,并没有体现其主观意义的教育效果,常见的实践形式包括了见习和教育实习,教师很少将实践教学置于学校课程的设置体系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实践教学只强调技能训练,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层面很少涉及,教育既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需要注重高效性,但是学校或许注重教育质量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最后,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相关体系建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平台,就当前环境来看,实践教学未以“行动”“实践”为平台,从而引导学生将书本、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做有效转换,并将其纳入个人教学经验,不过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引导,手段也比较陈旧。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跟形式比较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建构中能够启发学生的专业化训练项目仍旧比较缺乏,教育实践是一个验证环节,需要做合理的知识牵引。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形式上除了课程理论授课外,就是实践活动教学,并且实践活动教学主要以见习与实习两种形式存在,而在其中没有别的教学形式,并且这些教学普遍都存在一个诟病点,比如说教学时间短、不连续,有些重点环节被舍弃,很多重要知识不能深入研究。

(四)专业化教学条件的缺乏

就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专业化教学条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这里所说的专业化教学条件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学前专业缺乏专业化的教学师资团队,很多教师虽然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但是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且需要将两者做有效融合,但是很多学校缺乏这样的教师;二是缺乏专业化的实习基地。很多教师授课仍然采取课堂为主,并且注重理论知识基础,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关专业化的实训基地也比较缺乏,比如相关设施仪器,或者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最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是在临近实习前才落实实习点,甚至有的还要学生自己解决实习问题。因此,缺乏专业化的实训基地以及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五)学前教育专业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和评估体系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专业化的质量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不过就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中常出现教学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评价不科学等问题。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讲,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学期教育专业的开展出现各种问题;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讲,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随意的现象,同时没有制度化的全过程监督制度。

(六)实践教学条件缺乏

缺乏实践教学条件主要是指实践基础不足,实践教学教师整体水平较低。学校缺乏实验培训模块,学校外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许多高校的大多数教育实习都是在他们接近实习之前实施的,有些甚至要求学生解决他们自己的实习问题。然而,他们缺乏教育界称为“入学”的教育实习基地,同时,高校教师理论上很强,但他们对实践能力的关注不够,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缺乏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七)实践教学缺乏整体的规范管理和评估

相关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十分不健全,相关的评价体系也不科学。因此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如果不能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不能有效地提升相关管理体系以及评估系统,我们应当有效地构建教学整体管理规范以及评估体系。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分析

在高职学前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且还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高职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幼师的教学能力最为主要的出发点,将幼儿园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基础,建立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相符合的、将幼师专业能力为中心、和理论教学相补充的教学保障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应该坚持将培养岗位的需求充当主要的教学实际目的,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目标制度极为关键。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质量保障系统,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综合实际技能和使用型的教师”的总体目标进行密切联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专业的学期教育人才

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让学前教育的学生能够拥有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但需要学习基础的内容,并且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只有具有专业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稳定前行,持续发展。

(二)改革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往往采取讲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拥有专业的幼师能力和素养。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应该强化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采用“产学研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专业知识并良好地使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在幼儿园体会幼师的工作内容和教学环境,和学校的制度教师一起组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认识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指引学生开展幼儿游戏,让学前专业的学生能够和将来的工作充分接触,并积累实践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方向。

(三)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指导,是实践教学体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内容。此外,管理与指导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开展。高职学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学生的培养目标等制订有关的管理体系,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方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标准》等,明确了解实践教学的开展目标,完善教学过程,充分了解大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责任,形成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校内外的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并且,应该积极关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学科、多层次评价体系。

(四)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高职学前教育中,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往往是通过考试进行评价的,在学生完成相应考试以后就能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这是展示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单位、社会评价的重要依据。学校应该不断革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评价融入学习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在校内进行教师考核评价,在校外实践活动,采取幼儿园单位、指导教师、家长、自我评价更各种评价方式混合开展。从学生实践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活动策划与组织、出勤率等方面开展评价,并且还应该将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经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学生综合表现进行总的评价。

(五)研究性教育实践

在上述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安排科研任务,如制作观察记录,写作经验,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特别是在高年级,安排两周的时间到幼儿园进行全面观察和参与。在上一学年,学生需要在学前教育科目上写毕业论文,才能进入综合教育和科研阶段。这不仅是对学生从事教育和科研的直接帮助,也是学前教育未来工作的指导和反思。

(六)整体性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对幼儿园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全面检查和测试。实习时间可以安排一个学期,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在幼儿园等领域独立完成各种活动,如游戏实践,幼儿园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医疗保健实践等。

猜你喜欢

专业化教学质量高职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