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移民山区长距离供水工程管线设计

2020-10-17王永才朱如龙朱耿军舒高华

水力发电 2020年7期
关键词:输水管水锤管段

王永才,朱如龙,朱耿军,舒高华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 言

相对于城市市政供水,水电移民安置点生活供水工程多处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较恶劣,供水规模普遍较小,且多采用重力输水方式。以往的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仍采用市政水泵供水的设计思路,导致供水管道管径偏大,出现半管流、虹吸负压等不利工况。基于上述现状与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澜沧江苗尾水电站苗尾迁建集镇供水工程为例,浅谈山区长距离供水工程管线设计的要点,为山区长距离重力输水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设计思路及基本原理

1.1 设计思路

(1)长距离重力输水管线,从安全角度出发,应采用恒定流的供水方式,即从取水点到用水点供水周期稳定,流量尽可能保持不变。

(2)分段泄压,将管道静水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1.2 基本原理

图1为重力输水管道分区原理,从水源地G1输水至水池G4,若输水管道不分段,且全线采用相同的管径,则水力坡度为i=ΔZ/L,这时部分管道承受的压力很高,可是G3点管道中仍出现负压,显然是不合理的。如将输水管道分成3段,并在G2、G3处建造水池,则G2点附近管道的工作压力有所下降,G3点也不会出现负压,大部分管道的静水压力显著减小。

图1 重力输水管分区原理

输水管分段并在适当的位置建造水池后,不仅可以降低输水管的工作压力,并且可以降低输水管的静水压力,因此是经济合理的,水池应尽量布置在地形较高的地方,以免出现虹吸管段[1]。

设计时,输水量Q、位置水头H及输水距离L均为已知参数,可据此确定输水管管径的大小。假定供水管道为单管输水,G1~G2管段位置水头为h1,管道流量为设计流量Q,管道长度为L1,G1~G2管道可采用两种不同管径d1,d2的管道串联,则根据《水力学》(第四版)串联管道的水力计算公式,该管段的水头损失为

式中,H1为管道水头损失;Q为管道设计流量;l1、l2为两种不同管径对应的长度;K1,K2为两种不同管径对应的流量模数

2 工程设计

2.1 管道布置

苗尾迁建集镇供水工程管道沿线地形落差较大、地形起伏段多,设计采用分段输水的方案,即在管道沿线适当的地方设置泄压池,将管道分成若干段,管道采用PN1.6 MPa的焊接钢管,每段管道的地形落差不超过160 m,从而降低管道的工作压力,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从图2中可以看出,若输水管线不分段,则很长一段管道将处于负压状态,且最低点管道静水压力将达到约800 m,显然不合理,因此,设计中根据地形条件设置泄压池将整条管道分成8段,每段管道位置水头控制在160 m以内,并将泄压池布置在高处,保证各管段不会出现虹吸现象,并在局部凸起处布置排气阀,低洼处布置排泥阀,工程共布置泄压池7座,排气阀井13座,排泥阀井15座。

图2 供水管道纵断面示意

2.2 管道水力计算

在城镇市政管网设计中,水力计算涉及到管网平差、水头损失计算等,管网平差的目的是要确定管网中各管段的管径,水头损失计算则是要确定水泵的扬程,并对各种不利的工况进行校核。而重力供水工程中不涉及到水泵,即“扬程”已经确定,因此水力计算的目的是要根据已知的“扬程”和流量来确定各段管道的管径,并复核各管段的承压情况。

本工程设计流量Q=11.57 L/s,每个管段均按照采用不同管径的管道串联进行计算,两种管径分别为d1、d2,两种管径对应的长度分别l1、l2(l1+l2=L,l2可等于0),两种管径对应的流量模数为K1、K2。

第一段管道从取水点至1号泄压池,管道长度L=5 896 m,位置水头H=25 m,从计算表1中可以看出,若全部采用DN150管道,则管段过流能力为10.74L/s小于设计流量;若全部采用DN200管道,则管段过流能力为23.14 L/s,远大于设计流量;若采用DN150与DN200两种管径串联,其中DN200的管道长度为2 000 m,其余为DN150管道,则管段过流能力为12.54 L/s,流量略大于设计流量,可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可以确定第一段管道采用2 000 m DN200管道与3 896 m DN150管道串联。依次类推确定其他管段的设计管径,计算结果见表1(仅列出前三段管道计算结果)。

表1 输水管道管径试算

2.3 泄压池设计

泄压池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为防止管道运行时承压过大,将管道分段泄压,保证输水管线的运行安全。设计时应使泄压池上游来水量与下游供水量基本保持平衡,根据CECS 193:2005《城镇供水长距离输水管(渠)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当输水管道高差较大或距离很长需要分段时,可设调节水池(泄压池),其容积应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工况分析和水力计算确定。当输水规模不大或要求不高时,重力输水管道中间水池(泄压池)容积可按不小于5 min的最大设计水量确定。

苗尾迁建集镇供水工程泄压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设泄压池7座,泄压池尺寸为:1.8 m(长)×1.6 m(宽)×2.3 m(高)。根据地形条件将泄压池布置在地形相对较高点,保证各管道可重力供水且沿途管道不会出现负压。

2.4 水锤防护措施

在压力管道中因流速剧烈变化引起动量转换,从而在管路中产生一系列急骤的压力交替变化的水力撞击现象,称为水锤现象[2]。由于水锤的产生,使得管道中压力急剧增大至超过正常压力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宜造成水管爆裂,引发事故。重力输水系统设计主要对末端关阀水锤进行防护,具体措施有:

(1)在管道凸起及适当位置设置空气阀,空气阀是一种用于防止水锤过程中产生负压的特殊阀门。当管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吸入空气,而当管道中压力高于大气压时排出空气[3]。工程实际中,采用空气阀进行水锤防护,可有效减小发生水锤事故概率。

(2)管道末端采用缓闭蝶阀,管线需要停水检修时,缓慢关闭末端检修阀门,采用250 s内两阶段关闭,前100 s相对快速均匀关闭80%,后150 s内缓慢关闭另外20%[4]。

(3)重视充水启动过程,管道初次充水启动应控制水流速度不超过0.3 m/s,密切关注沿线空气阀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排气畅通。

3 结 语

供水工程重力输水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在水源与用水点地形落差较大的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工程设计中应注重管道布置,尽量减少管道起伏,并合理布置泄压、排气等设施,保证输水系统运行安全。另外,针对水电移民安置点生活供水工程,应加强对输水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正确掌握重力输水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法,防止误操作导致发生水锤事故等。

猜你喜欢

输水管水锤管段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可拆管段拆装系统研究
管段沿线流量简化前后水头和流行时间差异性分析
高水头短距离泵站水锤计算分析
饱和砂土地层输水管道施工降水方案设计
水锤防护措施在某长距离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电站配管设计中的旋转角度分析及计算
输水管道水锤防护方案对比分析
阜蒙县滴灌节水工程输水管网设计
长距离多起伏输水管道爆管分析与防护探讨
某亚临界锅炉水冷壁泄漏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