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
2020-10-17周红娟名师工作室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黄炜玮
周红娟名师工作室&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黄炜玮
单元迁移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篇精读课文和《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2篇略读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我国革命与建设时期发挥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又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很难迁移到习作上,这给习作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添加一封书信作为阅读材料。在《古诗三首》的教学中,补充了一封两千年前秦国士兵的木牍家书,家书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补充了周恩来赴欧洲求学时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一封信,信中谈了他在欧洲求学的体会,提出了中国只有“效法俄式之革命”才能走向胜利的思想认识。在《梅兰芳蓄须》的教学中,补充了李世芳写给老师梅兰芳的一封信,他听闻停演八年的梅兰芳决定重返舞台,欣喜若狂,立刻写信表达他此刻的喜悦之情。在《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中,补充了革命烈士张露萍的一封家书,信中表达了她1938年到达延安,加入革命队伍后的激动心情,以及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这四封信既提供了历史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意义,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到书信是什么样子的,书信有什么作用,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辅助。
教学定位
本单元习作是写信。关于应用文,之前已安排了四次学习:一是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初步了解“通知”;二是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学写留言条;三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学写通知;四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学习寻物启事。本次习作是在写通知、留言条、启事等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能将书信通过邮局寄给收信人或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教材的编排简洁明了:
1.用简要文字说明了书信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例文加旁批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书信内容的特点,明确书信格式要求。
3.提示学生寄信需要信封。
4.引导学生交流写信封的注意事项。
5.提出写信、寄信的习作任务以体现应用文的“实用”导向。
要点提示
本单元习作内容是写信。教学难点一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写信的实用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写信的兴趣;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并且做到内容清楚,表达得体。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为:
1.懂得写信的实用意义。
2.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能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表达得体。
3.能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
本次习作教学共分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两个课时。教学设计遵循应用文写作技能形成路径,让学生先了解书信格式,再尝试习作。
按照“认识书信——学习格式——唤起需求——练习写作——修改评价——学写信封——尝试寄信”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
一、神秘大礼激发学生兴趣
(一)巧妙引出信件
教师利用抽奖箱抽取一位幸运同学。学生上讲台领取大礼——一个远方同龄学生的来信。
(二)出示范文
学生大声朗读书信的内容,并在大屏幕上出示。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叫赵小航,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成都。你去过成都吗?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的家乡风景优美,这里有美丽的锦江、岷江,有秀丽的青城山,有皑皑的西岭雪山。它还是一个文化名城,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杜甫草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些诗句就是杜甫在草堂写的。还有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而修建的。成都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如果你来成都,我可以当你的导游。
对了,我们成都是个著名的小吃之城,有龙抄手、担担面、钟水饺……真是数不胜数。要说小吃中的精品,那肯定有龙抄手。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汤汁鲜浓、皮薄馅饱、入口爽滑、细嫩鲜香。最著名的就数火锅了,如果你来成都,我一定带你去吃最正宗的四川火锅,这火锅白汤白得如雪,红汤红得似火,不仅看上去漂亮,吃起来更是回味悠长。怎么样?流口水了吧?哈哈哈。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男孩子。我个子有点高,浓眉大眼,我的特点就是特别能说,只要一说起来,说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我还有个特点就是很顽皮,记得有一次,我爸爸正在呼呼大睡,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坏”念头。我拿出黑笔,在他额头画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再用橙色的笔在脸上画了很多道条纹,一只威风十足的老虎出现了。我还得意扬扬地拿起爸爸的手机拍了张照,发给了正在厨房里洗碗的妈妈。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突然爸爸醒了过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等他明白过来,想要收拾我的时候,我早已溜之大吉了。当然,最后爸爸也没有真的揍我,因为我们家是个和谐的小家庭。
最后,说说我来信的目的。我非常想交一个笔友。你听说过笔友吗?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面,一直用书信交流的那种朋友。听爸爸妈妈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交笔友是特别流行的事情。非常非常非常希望收到你的回信。
祝你
学习进步
赵小航
2020年4月15日
【设计意图:利用抽奖箱赠送神秘大礼这个情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期待,激发其学习兴趣。将来信赠送给学生,就像一根纽带一样将信和学生在情感上自然地连接起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例文,聚焦格式
(一)发现书信的特殊格式
和二年级学过的留言条做对比。
妈妈:
外婆打来电话说她做了我爱吃的红烧鱼,我就不在家吃午饭了。外婆还让我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可以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上午
提问:两者有何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后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
相同点:
1.开头都要顶格写称呼。
2.最后右下角先署名后写日期。
不同点:
1.称呼下面空两格写问候语。
2.正文之后要写祝福语。
3.称呼前可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表达情感的词语。
(二)明确格式的正确位置
四人小组玩游戏。(有条件可以设计一个小程序,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发平板,在平板上完成一个“格式归位”的小游戏。没有条件可分发印有例文正文的纸,小组合作将写着格式要素的小纸条贴回原位。)
游戏内容:将例文上的格式隐去,只留下正文部分,请学生分别将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日期这些要素放回正确位置。
教师小结:
1.称呼:开头顶格写。
2.问候语:称呼下面空两格写。
3.祝福语:正文之后写,分两段,如“敬祝健康”,“敬祝”跟在正文最后,“健康”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写在倒数第二行右下角。
5.日期:写在最后一行右下角,署名的正下方。
三、再读来信,感受内容
(一)感受表达特点
出示正文部分,请学生们默读来信,思考:书信除了格式上的特殊性,在表达上和普通文章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梳理小结:1.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朋友间的交谈。2.语言简洁明了,表意清楚明白。
(二)了解书信内容
你们从信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梳理。课件出示。
1.来信同学的基本信息。
2.来信同学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美食。
3.来信同学的个性特点。
4.来信同学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5.来信同学写信的目的——交友。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喜欢家乡美景部分,令人向往。喜欢介绍家乡美食的部分,特别诱人。喜欢趣事部分,从这件事看出他是个性格活泼开朗,又有点小调皮的孩子。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可提示一下,这是一封交友信,作者在信中表达了交友的迫切希望。书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交流情感。
(三)唤起写作欲望
教师继续分发神秘大礼,所有学生都获得一封来信。请学生打开信封读信,教师巡视,个别交流。
提问:如果写一封回信,你想写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梳理。
预设:家庭、家乡、学校、好朋友、兴趣爱好、父母、兄弟姐妹、旅游、活动、趣事、对远方朋友的猜测、交友的愿望等等。
提醒:是不是内容写得越多越好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结:不需要面面俱到,可重点选择2—3个方面写一写。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厘清学生的写作思路。首先紧抓例文这个支架,感受书信语言上的特点,以及梳理出交友书信的基本内容。再通过学生谈论自己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书信语言情感真挚的重要性。通过神秘大礼的刺激,唤起写作的欲望。最后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拓宽思路。】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信
(一)明确写作要求
1.书信格式正确。
2.内容清楚。
3.语言得体:真诚有礼貌。
(二)自己尝试写信
学生自拟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一、自我修改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请学生拿出习作,自我修改。
出示自我修改要求:
1.书写端正,语句通顺。
2.标点符号无误,无错别字。
3.书信格式正确。
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二、分享互评
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互评。
出示互评要求:
1.书信格式是否正确。
2.书信内容是否清楚。
3.书信语言是否得体。
4.对文章提出一条以上的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修改、好友互评这些环节,逐渐强化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将更有修改的价值。鉴于书信的私密性特点,建议选择信任的人进行分享互评,这是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
三、学生自改
1.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自主修改。
四、自主修改,工整誊抄
鼓励学生继续修改习作,改完后誊抄到信纸上,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五、学写信封
1.教师出示信封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信封的特点——上下各六个格子,中间三条线。右上角一个大方框。
2.教师小结,明确信封格式。
(1)左上角六个格子写收信人邮编。
(2)第一条横线写收信人地址。
(3)第二条横线写收信人姓名。
(4)第三条横线写寄信人地址。
(5)右下角六个格子写寄信人邮编。
(6)右上角的大方框里贴邮票。
3.学生将来信信封取出,再次观察地址的写法。
学生说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地址要写详细,顺序是省、市、区、街道、门牌号,缺一不可。
4.学生将自己的地址邮编和对方的地址邮编写到正确的位置,将邮票贴好。
六、寄信
鼓励学生放学后去邮局将信寄出。
七、总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次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今后你能和这位远方的同学在不断的书信往来中交流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希望你们通过彼此间真诚的交流,都能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
教学实录
一、神秘大礼激发学生兴趣
(一)巧妙引出信件
教师故作神秘地抱着一个红色箱子走进教室,箱子正面写着三个醒目大字——抽奖箱。
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疑惑、惊奇、期待等等复杂的心情,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我要从抽奖箱中抽出一位最幸运的同学,他将获得一份大礼。
教师从抽奖箱中抽出一张写着学生姓名的纸条。
师:×××同学,恭喜你,请上台领奖。
学生上台。
教师神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
师:同学们,这是一封神秘的来信,它现在属于这位幸运的同学。
教师将信郑重地交给学生。
师:大家想知道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吗?请你打开信封,大声读出来吧。
(二)出示例文
学生大声朗读书信的内容,并在大屏幕上出示。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叫赵小航,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成都。你去过成都吗?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的家乡风景优美,这里有美丽的锦江、岷江,有秀丽的青城山,有皑皑的西岭雪山。它还是一个文化名城,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杜甫草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些诗句就是杜甫在草堂写的。还有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而修建的。成都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如果你来成都,我可以当你的导游。
对了,我们成都是个著名的小吃之城,有龙抄手、担担面、钟水饺……真是数不胜数。要说小吃中的精品,那肯定有龙抄手。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汤汁鲜浓、皮薄馅饱、入口爽滑、细嫩鲜香。最著名的就数火锅了,如果你来成都,我一定带你去吃最正宗的四川火锅,这火锅白汤白得如雪,红汤红得似火,不仅看上去漂亮,吃起来更是回味悠长。怎么样?流口水了吧?哈哈哈。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男孩子。我个子有点高,浓眉大眼,我的特点就是特别能说,只要一说起来,说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我还有个特点就是很顽皮,记得有一次,我爸爸正在呼呼大睡,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坏”念头。我拿出黑笔,在他额头画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再用橙色的笔在脸上画了很多道条纹,一只威风十足的老虎出现了。我还得意扬扬地拿起爸爸的手机拍了张照,发给了正在厨房里洗碗的妈妈。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突然爸爸醒了过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等他明白过来,想要收拾我的时候,我早已溜之大吉了。当然,最后爸爸也没有真的揍我,因为我们家是个和谐的小家庭。
最后,说说我来信的目的。我非常想交一个笔友。你听说过笔友吗?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面,一直用书信交流的那种朋友。听爸爸妈妈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交笔友是特别流行的事情。非常非常非常希望收到你的回信。
祝你
学习进步
赵小航
2020年4月15日
师:感谢幸运同学的无私分享,原来这是一封来自遥远地方的一位和我们同龄学生写的信。
二、观察例文,聚焦格式
(一)发现书信的特殊格式
和二年级学过的留言条做对比。
妈妈:
外婆打来电话说她做了我爱吃的红烧鱼,我就不在家吃午饭了。外婆还让我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可以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上午
提问:两者有何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后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
相同点:
1.开头都要顶格写称呼。
2.最后右下角先署名后写日期。
不同点:
1.称呼下面空两格写问候语。
2.正文之后要写祝福语。
3.称呼前可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表达情感的词语。
(二)明确格式的正确位置
四人小组玩游戏。(有条件的可以设计一个小程序,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发平板,在平板上完成一个“格式归位”的小游戏。没有条件可分发印有例文正文的纸,小组合作将写着格式要素的小纸条贴回原位。)
游戏内容:将例文上的格式隐去,只留下正文部分,请学生分别将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日期这些要素放回正确位置。
教师小结:
1.称呼:开头顶格写。
2.问候语:称呼下面空两格写。
3.祝福语:正文之后写,分两段,如“敬祝健康”,“敬祝”跟在正文最后,“健康”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写在倒数第二行右下角。
5.日期:写在最后一行右下角,署名的正下方。
三、再读来信,感受内容
(一)感受表达特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来信的正文部分,思考:书信除了格式上的特殊性,在表达上和普通文章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生1:我发现他写的就好像和我在交谈一样。
生2:我感觉读起来特别轻松。
生3:我也有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好朋友在告诉我一些事情,我也特别乐意倾听他说的这些事情。
生4:书信的语言比较简洁,但他想要说的事情又都说清楚了。
生5:他写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条理又很清晰,我一看就看明白他想告诉我什么。
师:是的,我的感觉和你们是一样的,这就是书信在表达上的特点:1.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朋友间的交谈;2.语言简洁明了,表意清楚明白。
(二)了解书信内容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封信,你们从信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位同学的名字,他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美食,还有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还有他的家庭。他还写了一件发生在他身上有趣的事。
生2:我补充一下,这位同学还写了他写信的目的是希望交一个笔友。
师:你们把要点都梳理出来了。我把这些要点罗列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来信同学的基本信息。
2.来信同学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美食。
3.来信同学的个性特点。
4.来信同学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5.来信同学写信的目的——交友。
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写家乡美食的部分,我也很喜欢吃火锅,看到他的描述,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生2:我也喜欢美食部分,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吃货,我和他应该有共同语言。
生3:我喜欢风景名胜部分,成都这个城市是我一直很向往的,听了他的描述,我更想去了。
生4:我也喜欢写风景名胜的部分,因为我最崇拜的一个古人——诸葛亮,竟然是出自来信同学的家乡。
生5:我喜欢他写自己性格的部分,我能从他的叙述中感受他的性格,我也很喜欢他这种开朗的性格。
生6:我喜欢他讲的趣事,他做了坏事最后竟然没有被惩罚,他的爸爸妈妈肯定是特别开明的那种父母,真让人羡慕。
生7:我也喜欢他讲的趣事,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他真是太顽皮了。
师(追问):你们觉得最后一段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写得挺真诚的,他这样写,很容易让我产生共鸣。
生2:如果这封信是写给我的,我也很愿意给他回信,和他做朋友。
师:如果让你写一封交友信,你想写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梳理:
家庭、家乡、学校、好朋友、性格、特长、兴趣爱好、父母、兄弟姐妹、旅游、活动、趣事、对远方朋友的猜测、交友的愿望等等。
(三)唤起写作欲望
师: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每个同学都将得到一份神秘大礼。
教师分发来信,所有学生都获得一封。
请学生打开信封读信,教师巡视,个别交流。
师: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礼物收到了,我们总要表示表示吧。如果写一封回信,你想写哪些内容?
生1:我想写写我们杭州的美丽风景,我收到的信上说他从来没有来过杭州,所以我要好好介绍介绍。
生2:我想介绍我的家庭,特别是我的弟弟,我和来信同学一样,家里都有个淘气的弟弟,我要在信上“控诉”一下我弟弟。
生3:我想写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爱好很广泛,画画、唱歌、跳舞……
生4:我想写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特别有趣的事情。
生5:我想把我最好的朋友介绍给他。
生6:我想特别表达一下交友的愿望,因为我朋友很少,我特别想交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
师:哇,黑板上都快写满了,原来在回信中我们可以写这么多内容呀。那么,是不是这些我们想写的内容都要写上去呢?
生1:我觉得不需要都写,不然信就太长了。
生2:我也觉得不需要都写,可以留着下回写。
生3:我想挑几个最想写的内容写一写。
师:是的,写信不需要面面俱到,建议选择2—3个方面写一写。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信
(一)明确写作要求
1.书信格式正确。
2.内容清楚。
3.语言得体:真诚有礼貌。
(二)自己尝试写信
学生自拟草稿,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