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2020-10-17李珂
李 珂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南阳 473000)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呈逐年递增,给人们生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相关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区域发展同时疾病本身也越来越区域年轻化,随着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普遍推广,更多患者接受PCI手术,然而PCI手术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PCI手术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PCI术后的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分组讨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治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并着重探究了研究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将抽取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资料观察、实验室检查、炎性因子检查[1]、心脏超声检查与步行实验,随访后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其中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5.3±2.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2.8±2.9)岁。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按照2007年WHO制定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与治疗标准》[2]排除了严重脏器受损与精神异常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研究,且两组对象在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上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抽取的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即应用地诺帕明进行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但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采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等一般性治疗,并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联合地诺帕明,研究组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由南京某制药公司生产,每日服用一次,每次40mg剂量,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禁用。获取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白细胞介素(IL-6)和患者心功能等指标数据,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等[3]。
1.3 指标观察与效果评定
本次实验研究中的数据全部通过2007年WHO制定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与治疗标准》进行判定,注重观察了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白细胞介素(IL-6)和患者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4]。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得试验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选用χ2检验和t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价值。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对照,见表1。
研究组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其TCTGHDLLDL分别为(168.6±6.9)、(102.3±5.7)、(41.6±2.5)和(85.6±10.4)mg/dl,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后其TCTGHDLLDL分别为(199.6±11.4)、(128.3±14.5)、(42.6±3.6)和(112.3±15.4)mg/dl,两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表1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指标对比
两组抽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其TNF-α/(pg/ml)、IL-6/(pg/ml) 、MMP-2/(pg/ml)分别为(17.5±2.8)、(6.8±5.4)和(210.3±24.8),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后其TNF-α/(pg/ml)、IL-6/(pg/ml) 、MMP-2/(pg/ml)分别为(25.4±1.7)、(13.8±5.5)和(248.3±30.2),两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3 讨论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工作的压力加剧,加上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多种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慢性心力衰竭,该病症由于诱导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故临床治疗中应对慢性心力衰竭高度重视。当前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应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进行治疗,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脂指标等,缓解患者的病情。选用的治疗药物通常具有抗炎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作用,并可以起到减低血脂的功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心功能。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逆转心肌重构、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等对心力衰竭有益的调脂外作用,对于抗炎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作用相对多种药物具有较好的效果。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指标,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于抗炎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死亡率、心功能具有有益作用。
当前AMI患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主要通过PCI手术进行治疗,通过PCI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手术过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概率可达40%以上,并且会出现死亡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命安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影响。总而言之,临床针对心力衰竭患者行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脂等指标,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