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胱抑素C及凝血因子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2020-10-16靖秀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血清

靖秀红

如今,急性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中老年人群是高发群体,患者常常伴有偏瘫、言语不清晰等症状,且存在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极大增加了家庭、社会的负担[2];根据临床统计数据发现[3]:我国脑梗死病例每年至少新增50万,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资料报道[4],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可有效反映脑部血管受损程度,凝血因子可以反映机体血液状态,若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则可有效诊断急性脑梗死,有利于反映病情进展,并可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5]。本研究回顾性总结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凝血功能联合血清CysC的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总结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42~71岁,平均(55.8±2.6)岁;疾病类型:51例进展型、29例完全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43~73岁;平均(56.1±2.5)岁。两组性别、年龄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检验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5 mL静脉血,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清进行检验,选择血清胱抑素C测试盒检测CysC,并检测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上述操作过程均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1.3 观察指标

(1)血清CysC;(2)AT-Ⅲ;(3)Fg;(4)PT。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F/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清CysC、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疾病类型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相关检测指标比较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显著(t=0.59,P<0.05),Fg水平高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AT-Ⅲ水平低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PT长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2、26.61、12.00,P<0.05);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5.55、5.85、14.45,P<0.05),见表2。

表1 两组相关检测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相关检测指标比较(±s)

组别 血清CysC(mg/L) PT(s) AT-Ⅲ(%) Fg(g/L)观察组(n=80) 1.61±0.26 8.42±1.83 84.99±7.28 3.20±0.35对照组(n=80) 1.05±0.18 12.75±1.97 106.10±5.80 2.24±0.27 t值 15.84 14.04 20.29 19.41 P值 0.00 0.00 0.00 0.00

表2 观察组不同疾病类型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相关检测指标比较(±s)

组别 血清CysC(mg/L) PT(s) AT-Ⅲ(%) Fg(g/L)进展型脑梗死(n=51) 1.63±0.38 10.52±1.14 62.41±5.52 3.84±0.43完全型脑梗死(n=29) 1.58±0.33 6.91±1.53 98.55±6.37 2.60±0.37对照组(n=80) 1.05±0.18 12.75±1.97 106.10±5.80 2.24±0.27 F值 77.56 133.22 909.05 339.10 P值 0.00 0.00 0.00 0.00

3 讨论

目前,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主要是因脑血管内膜出现异常而引起脑部缺血、血栓等症状,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6]。该类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大部分患者认为过劳、遗传、激动以及饮食等方面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因素[7]。早期脑梗死往往缺乏明显的表现,患者较多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因此极易受到患者的忽视,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则不仅会提高临床治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致死率,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8]。血清CysC属于蛋白酶拮抗剂,其在机体内具有较高的含量,可调节细胞内外蛋白质水解速度以及蛋白酶活性,有利于加快前激素蛋白的水解速率。临床资料发现[9],血清CysC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属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会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现正相关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因子可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血清CysC与血管受损、动脉硬化进程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脑梗死出现前,组织蛋白酶已经发生过度表达,表明脑部血管已存在病变征象,进而造成血清CysC含量的增加;(2)患者脑部的CysC较难排出,脑部发生梗死后,局部常常会伴有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水肿,同时伴随多种应激反应,从而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衡,影响了肾脏滤过能力,最终降低了CysC的排出量[10]。凝血因子主要包括Fg、AT-Ⅲ等指标,动态观察凝血因子的改变,对于发现、评估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11]。Fg属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因子,若其水平上升表明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AT-Ⅲ和PT则可反映内源性凝血情况。Fg水平上升、PT缩短表明血液处于高凝情况,AT-Ⅲ降低表明抗凝能力减弱,综合判断3个指标有利于评估患者的内外源性凝血功能[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清CysC、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种血清因子能够有效诊断急性脑梗死,甚至可作为评估疾病预后质量的指标之一;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显著(P<0.05),Fg水平高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AT-Ⅲ水平低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PT长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种血清因子可作为判断疾病类型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联合血清CysC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梗死急性血清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