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2020-10-16梁东霞王树玲古舒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脑电拉西生物反馈

梁东霞 王树玲 古舒婷

慢性精神分裂症为病因不明的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活动、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有发病缓慢、病程迁延为主要特征,也有治愈率低和预后效果差的特点,常会为患者造成较大精神负担。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临床主要为药物干预,虽然可控制疾病发展,但部分患者效果并不显著,且会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疾病。有学者提出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可从认知方式入手,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升社会功能[1],也有分析提出可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此药物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联合两种方式治疗时效果更为显著。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现选取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2];(1)患者病程至少2年之上;(3)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下;(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大躯体疾病患者;(2)严重兴奋患者;(3)脑出血以及脑瘤患者;(4)齐拉西酮过敏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2.52±2.65)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21±1.74)年;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64±2.5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19±1.65)年,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基础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齐拉西酮(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78;规格20 mg)进行治疗,初始计量20~40 mg/d,依据病情变化可适当加减剂量。

观察组患者则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设备采用南宁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finiti 300A多参数生物反馈仪。脑电生物主要为TMSI放大器连接线,红线电极主要为CZ区为1号采集点。黑线电极片则需接在A1位置,作为1号参数。绿色线也为点极片将其置于前额位置。操作模式则需分为精神紊乱模式,C3下为β波下进行训练,同时也许结合SMR波进行训练。治疗前叮嘱患者放松肌肉,并未患者讲解电脑生物反馈原理以及意义、方法,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以及精神紧张。治疗时保持治疗室光线柔和,不宜过暗,温度控制于26℃。患者穿着宽大鞋子和衣服,坐在靠椅上,双腿避免较差,下肢受压。治疗师指导患者依照软件操作要求进行训练,训练时需确保安静,集中注意力,关注屏幕画面,通过集中注意力起到控制注意力的效果。治疗时监测患者脑电图和心率以及体温和血压。治疗后也需分析患者病情,依据治疗效果,提出改善方式。叮嘱患者反复训练,提升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主要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进行分析,主要反应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满足时各项功能评分[3]。总分为18分之下为重度缺陷,18~28分为中度缺陷,29~38分则为轻度缺陷。主要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治疗后18周评分。(2)对比患者精神病状况,主要采用精神病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评分越高问题越严重[4]。(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主要分析厌食、头痛、失眠、肝肾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以χ2检验患者计数资料(%、n),以t检验患者计量资料(±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周,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激活性及敌对猜疑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为较为棘手的疾病,患者不仅会出现幻觉同时也会出现妄想等中国女装或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的症状。现阶段对此种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整体干预效果有限,选取有效治疗方式提升干预效果便十分重要。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6周 治疗后12周 治疗后18周对照组(n=32) 21.04±2.42 26.35±2.68 35.41±2.74 40.51±2.16观察组(n=32) 21.15±2.51 30.24±2.84 38.26±2.41 44.28±1.54 t值 0.179 5.635 4.418 8.039 P值 0.859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对比(分,±s)

组别 缺乏活力 焦虑抑郁 思维障碍 激活性 敌对猜疑对照组(n=32) 14.82±1.24 14.93±1.34 15.81±0.76 9.28±1.20 10.96±2.71观察组(n=32) 11.31±0.82 10.16±0.98 10.15±1.42 4.10±1.56 5.67±2.40 t值 7.916 9.874 7.781 14.372 13.25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为提升研究效果,本次主要采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此种药物为多巴胺、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可有效阻断5-HT2/D2受体,同时也可有效改善患者情感症状和社会功能。同时对于突触5-HT以及NE摄取也有良好抑制效果。但由于此种疾病治疗长期性,整体干预效果有限[5-6]。且药物治疗时自身存在局限,多少患者由于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也会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回归社会,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7-9]。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则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式主要接住生物反馈仪,通过对个体心理、生理活动放大有效帮助患者了解和控制自身生理功能,同时也可帮助患者恢复自身大脑状况,进而治疗疾病,也为新型疾病干预方式[10-12]。通过此种治疗方式可使得患者有效调节自身躯体状况,进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在精神和躯体放松状况下也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社会功能时发现,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有明显优化(P<0.05)。此种状况和联合脑电生物反馈之后自身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优化有重要关系。同时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等状况也得到有效改善(P<0.05)。提示可知,由于患者不仅进行情感恢复同时也进行社会行为干预因此精神状况改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对比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不良反应率时发现,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可知,药物自身无严重不良反应,同时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安全性也较好。

综上所述,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社会功能,降低精神状况评分,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电拉西生物反馈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脑电情绪识别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