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0-16罗周岸黎炤冠蔡智仁
罗周岸 黎炤冠 蔡智仁
肾脏内异常聚积晶体(钙、草酸)、有机基质(酸性黏多糖)等,是诱发肾结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肾结石成为临床泌尿系统常见、多发病,且男性青壮年的发病率明显较女性高。调查发现,肾结石左侧、右侧发病率相较,无明显差异;但其中90%的患者多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1]。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该病,结石清除效果较差且后期复发率较高,导致临床疗效欠佳。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了较好的手术方案。研究证实,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害。为进一步体会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此研究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展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手术差异分组方式,将本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接收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女、男患者分别为15、35例;年龄47~72岁,平均(59.50±10.15)岁;结石大小范围1.8 cm×3.6 cm~3.3 cm×7.5 cm。观察组50例,女、男患者分别为18、32例,年龄47-71岁,平均(59.11± 10.07)岁;结石大小范围1.8 cm×3.5 cm~3.3 cm×7.6 cm。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肾镜治疗。常规消毒、铺巾,给予全身麻醉。严格根据患者肾盂解剖形态来进行穿刺,一种为垫高患侧30°,肾盏拉伸并进行穿刺;另一种为指导患者为俯卧位,肾盏拉伸至70°后实施穿刺。建引流通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2]。
观察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常规消毒、铺巾,给予全身麻醉并帮助患者取截石位。从患侧并逆行插输尿管管,后帮助患者取俯卧位;借助超声定位,从11或12肋下进行穿刺。入肾盏,插导丝,沿导丝扩张通路,于经皮肾通路内置入金属鞘。输尿管镜辅助,用激光碎石,根据结石性质选取并实施输尿管镜。做好引流装置的建立,旨在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指标(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碎石取石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发症(高热、输尿管损伤、血尿、感染)发生率[3]。
1.4 统计学处理
此研究采用软件SPSS 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相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耗时较短,术中失血量较低,术后碎石取石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各指标用时较短(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Cr、β2-MG、eGFR较低,RBP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较对照组的3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肾结石发病后受结石大小、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随着结石进一步增长,患者会出现腰部酸胀不适、活动时钝痛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4]。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相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相较(±s)
组别 手术耗时(min) 术中失血量(mL) 碎石取石时间(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50) 75.56±5.45 65.12±0.25 65.56±0.58 18.11±1.23 4.96±0.55对照组(n=50) 105.23±15.33 78.56±2.48 85.22±1.48 26.52±3.55 6.59±1.56 t 值 12.894 8 38.127 4 87.454 7 15.828 3 6.967 9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Cr(μmol/L) RBP(mg/L) β2-MG(ng/L) eGFR(mL/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125.26±22.36 103.26±10.11 55.56±10.25 73.11±20.45 3.12±1.00 1.05±0.10 88.56±13.26 60.23±3.15对照组(n=50)125.14±22.15 115.56±15.26 55.10±10.17 62.12±15.41 3.17±1.11 1.89±0.96 88.33±13.14 66.52±2.48 t 值 0.026 9 4.751 3 0.225 2 3.034 8 0.236 6 6.153 8 0.087 1 11.094 0 P值 0.9785 0.0000 0.822 2 0.003 1 0.813 4 0.000 0 0.451 0 0.000 0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血尿常规、CT、X线等均是目前临床检查肾结石的主要技术,且诊断率均较高。就治疗措施分析,又有保守、手术治疗之分;其中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结石较小患者,可以通过药物、饮水、排石操来促使结石排出体外[5-7]。但该病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体内结石已较大,因此需要借助手术进行清除治疗。开放式手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均是目前临床治疗肾结石的常见术式;其中开放手术应用时间长、范围广,但在医疗和科学水平进步下,开放手术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且开放手术造成的切口较大,术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不利于术后恢复[8-10]。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手术耗时较短,术中失血量较低,Cr、β2-MG、eGFR较低,RBP较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较对照组30.0%低(P<0.05)。所得结论与吴爱斌[13]的研究基本一致,均证实了对肾结石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提示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经临床研究证实,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术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只因该术式在治疗过程中,无需开腹,因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在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可以确保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不仅如此,该术式借助超声引导,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穿刺点,从而整体提升结石清除率[11-13]。
综上所述,对肾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建议采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其在缩短临床指标用时、降低并发症以及改善肾功能方面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