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咸水池塘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

2020-10-16方怀义宋恒锋张艳秋付思远江祖笙

科学养鱼 2020年9期
关键词:增氧机白对虾鱼虾

方怀义 宋恒锋 张艳秋 付思远 江祖笙

(1.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2;2.钦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西 钦州 535000)

斑节对虾的池塘养殖主要有单养与鱼虾混养两种方式。鱼虾混养是当前较多养殖户采取的养殖方式,好的鱼虾混养模式可控制有害病原体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有效防止对虾疾病的发生。适合与斑节对虾混养的鱼类众多,其原理是利用凶猛的抢食性鱼类吃掉养殖群体的病弱虾,隔断传染源,减少疾病的发生。混养杂食性鱼类能清除水体中有机质,减少池塘水质污染,为养殖的鱼虾提供一个良好生存环境。为探索斑节对虾生态养殖模式,选择适宜的混养品种以及确定适当的鱼类配养比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我们于2019年进行了半咸水池塘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

一、试验方法

1.试验池塘选择

试验地点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竹排村,池塘交通便利,水体交换良好,水面面积8亩,池深为1.5米,泥沙底质,铺膜护坡。4月25日进水20厘米,用漂白粉10 千克/亩浸泡消毒池底12 小时,进水口安装60目网袋后进水至80厘米。进水完成后,遍撒茶籽饼12千克/亩,杀灭野生杂鱼及清除鱼卵,晴天上午施放用芽孢杆菌浸泡的有机肥使池水呈茶褐色。养殖试验过程中安装4 台功率为1.5 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1 台功率为1.5 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和3英寸潜水泵1台,并配备2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

2.虾苗放养

放养的虾苗规格整齐、均匀度好、附肢完整。放苗前两天取100 尾斑节对虾苗放入60 目网袋,在试验池试水24小时后,成活率95%以上再放养虾苗。放苗前每天中午开启增氧机两小时左右,循环水体,使池水保持“清、爽、嫩、活”,并选择天气较好的晴天上午放养虾苗,试验虾苗购自海南微正公司北海基地。放养斑节对虾苗8万尾,养殖密度为1 万尾/亩,放养南美白对虾苗2万尾,养殖密度为2 500尾/亩。具体放苗数量见表1。

表1 虾苗及混养鱼苗的放养情况

3.鱼种选择与放养

虾苗放养12 天后,放养规格200 尾/千克的金鲳鱼苗400 尾/亩、500 尾/千克的篮子鱼苗1 000尾/亩、200尾/千克的罗非鱼苗50尾/亩,具体放养数量见表1。试验池塘前期水体盐度为10、中期盐度为5、后期盐度为12。

4.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从放养虾苗第3 天开始,每天少量加水,使水体保持活度,以后逐渐加深水位,养殖中期水位控制在1.1米左右,后期水位控制在1.5米左右。混养池塘养殖中增氧机是必备的工具,增氧机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保持水体溶氧较高,还可以提高饵料效率,所以增氧机的管理是池塘养殖管理的主要内容。养殖前期水体里的生物容量较小,在中午和黎明前开启增氧机两次,每次1~2 小时即可;养殖中期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每次3~4 小时;养殖后期温度高,养殖密度大,单位水体载鱼量大,除投喂饲料时停机外,全天开启增氧机。视天气情况有时需要开启两台增氧机喂料,如果遇阴雨或者太阳曝晒等特殊天气,还需要合理增加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保持水体的溶氧充足。

水质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养殖前期用3英寸潜水泵每天少量加注新水,加水时间1~2 小时;中后期的加水量根据池塘水质、鱼虾的活动状况随时进行调整。在微生态制剂使用方面,定期用二氧化氯泡腾片进行池塘底部消毒,并使用混合有机酸、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酵母)和腐植酸钠等进行水质调节,使用原则是保持池水的藻相稳定,预防倒藻,为鱼虾的生长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2)饲料投喂。饲料是鱼虾生长的能量来源,投喂技术直接关系到鱼虾是否健康生长。放苗后11 天内不投喂,让虾苗摄食天然饵料,第12~15 天每天傍晚投喂1 次,第16 天以后每天投喂两次。对虾投喂饲料为南美白对虾专用颗粒饲料,投喂时间一般为上午7:00 和下午5:00,投喂量分别为40%、60%;鱼料投喂使用鱼料投料机,所用饲料为金鲳饲料。鱼虾饲料的投喂均根据天气变化、水体藻类变化、水质理化指标变化以及鱼虾摄食情况等因素,随时调整投喂量及投喂时间。池塘设置虾饲料台3个,中后期均用罩网罩住料台。投喂时放入饲料台中的饲料占虾饲料总投喂量的1%,养殖前期(第12~30 天)按照估算投喂量投喂,第31~60天摄食时间为90分钟,第61天以后摄食时间为80 分钟。金鲳投喂饲料原则是直到较少的鱼抢食投入的饲料即停止投喂,篮子鱼、罗非鱼均不投喂专门的饲料。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大蒜素、微生物制剂(乳酸菌、酵母菌等)、酯化VC和中草药制剂(苦参、黄连、黄芪等)拌料投喂。

(3)病害防治。对于池塘养殖来说,良好的病害防治方法是养殖成败的关键。鱼虾混养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对虾疾病防治方法之一,对于不同的鱼类,其混养的要求不同。首先考虑混养品种的水体盐度及各个混养品种对池塘水体最低盐度和最高盐度的适应性。其次是食性,试验养殖的金鲳为凶猛的抢食性鱼类,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篮子鱼为杂食性,食物以池塘藻类食物为主;罗非鱼则为杂食性,主要抢食一些虾料和金鲳鱼料。不同的混养鱼,在池塘病害防治中所起到的功能也不同。除了混养鱼进行防病外,根据养殖情况每天巡塘,观察池塘水色的变化、鱼虾的活动情况,并按对虾养殖规范要求做好相关数据记录。每天早晚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虾塘的溶氧和pH,定期检测池水理化指标(氨氮、亚硝酸氮)和微藻类比例变化,遇到有害藻类增加及时处理。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

二、试验结果

试验于2019年5月5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养殖时间为178天。南美白对虾于7月下旬开始用网孔边长1.75 厘米和2 厘米的地笼轮换收获,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斑节对虾收获采取放地笼的方式捕大留小,鱼类则采取“迷魂阵”方式捕捞。

1.投入情况

试验虾苗和鱼苗总计投入7 500元,虾饲料投入23 000元,鱼饲料投入20 000元。人工费按照每月2 500元计算,6个月共计15 000元,总共投入成本90 500元。成本投入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成本投入基本情况 元

2.鱼虾收获情况

鱼虾收获情况见表3,总产值171 624元、亩产值21 453元,总利润81 124元、亩利润10 141元。

表3 鱼虾收获情况

三、讨论

1.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与鱼混养切实可行

试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和3种试验鱼混养,如果苗种放养比例和收获方式等技术措施得当,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鱼虾产量和经济效益。中后期产量逐渐增高,由于合理地加换水和微生态制剂使用措施得当,没有发生过倒藻问题。从开始收获南美白对虾到试验结束,最高产量在450 千克/亩左右。从试验结果分析,中后期池塘的对虾和鱼的产量比例为4∶6,没有分出主养、次养品种。在饲料投喂时,先提前1个小时用投料机喂鱼,后用沿池边遍撒的方式投喂对虾。在控料方面,饲料的增加遵循少加、慢加原则,保持合理的投喂量,但是本次试验的鱼虾混养模式控料可能会导致饵料系数较高,试验的虾料饵料系数1.8、鱼料饵料系数2.1。

2.收获方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中后期篮子鱼与对虾一起进入地笼,收获对虾后,把进笼的篮子鱼再放入池塘养殖,会有一定的损耗。如果是大片的池塘进行鱼虾混养,需要的人工会更多,试验的养殖模式不适合于劳动力缺乏的养殖户,但是对于距离市场较近、又有充足时间的养殖户,可以采取这种养殖模式。本次试验取得约1万元/亩的经济效益。

3.混养的鱼类居于不同的生态位

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与金鲳、篮子鱼及罗非鱼混养,金鲳属于凶猛的抢食性中上层鱼类,活动能力强,可以追逐吃掉病弱虾,可以把对虾疾病的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篮子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觅食时间长,也可以在藻类饵料不足时摄食虾料和鱼料,对解决池塘中后期水体较肥和大量繁生的藻类起到决定作用;罗非鱼食性杂,是混养池塘的“清道夫”,在食物不足或者人工控制饲料投喂的情况下,可有效清除池塘有机碎屑,保持池塘底部干净,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4.斑节对虾与南美白对虾抢食性的差异

在不影响斑节对虾生长的情况下,产出大规格南美白对虾,达到合理利用生态空间、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试验产出大规格南美白对虾40 千克/亩,亩效益为2 000元,总产值16 000元,基本接近试验人员的人工工资。试验产出对虾200千克/亩,占总产量约35%,亩产值13 000元,占销售收入的60%。

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和不同生态习性特点的金鲳、篮子鱼及罗非鱼混养试验的结果,为斑节对虾的健康养殖模式起到了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在收获的用具如渔网设计与安装、地笼的捕获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还可进一步提高鱼虾产量,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增氧机白对虾鱼虾
稻田鱼虾养殖技术研究
常见水草在鱼虾蟹养殖中的作用小结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小河抓鱼虾
搂网不说泄气话
如何挑选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