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工业化系统养殖罗非鱼试验总结

2020-10-16徐梦雪

科学养鱼 2020年9期
关键词:增氧机罗非鱼水槽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南通自2014年开始进行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59 条,系统养殖面积29 303.486 米2,常规系统建设多为淡水池塘,流水槽养殖品种为草鱼。为试验海水池塘进行流水槽养殖建设的可行性,2016-2018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在启东市近海镇黄海村的海水养殖池塘内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水槽养殖罗非鱼、净化区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试验,现将2018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循环水系统建设

1.养殖塘口

建设池塘循环水系统的养殖塘口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总面积35 亩。池形结构中间为平台,四周有环沟,池深平均1.8米。

2.流水槽建设

采用砖混结构建设具有气提、残饵与粪便回收装置的池塘工业化系统养殖流水槽4条,规格略有差别。整个养殖系统长17.2 米、宽25 米,共430 米2。其中单个水槽面积107.5 米2(17.2 米×6.25 米), 水 槽 内 净 养 殖 区 面 积 约87.6 米2(14.6 米×6 米),池深2 米,池壁铺设微孔增氧管,并配备两台2.2千瓦的增氧机。

流水槽前段建设有气提推流装置,推流段宽1.65米,配备两台4千瓦的罗茨鼓风机。流水槽后部建有吸污区域,吸污段宽0.65 米,配备移动式吸污泵,养殖后期又添加了吸污泵和吸污管,加大吸污范围和吸污能力。4个流水养殖槽的进水口一端各安装1台自动投饵机用于日常投喂,并配备简易水质分析仪,及时掌握水体溶氧、pH、盐度、氨氮等水质指标。为防止停电造成损失,在养殖区内专门配有一套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为50千瓦。

3.净化区建设

水槽建成后,池塘剩余面积约34.3 亩作为净化区,为加大净化区净化能力,对净化区池底淤泥进行翻耕曝晒,并增加5台1.5千瓦的涌浪泵和4 台1.5 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使得净化区增氧机最多达到9台,最大功率达到13.5千瓦。

二、苗种放养

1.水槽内苗种放养

5月15日,养殖水槽放养规格为4 000 尾/千克、即0.25 克/尾的罗非鱼5.5 万尾,每条槽各1.375万尾。

2.净化区放养

5月10日在净化区域内放养三疣梭子蟹二期幼蟹24.5 千克,共4.5 万只;6月15日投放规格400尾/千克的脊尾白虾种虾51千克(表1)。

表1 养殖系统放养情况

三、养殖管理

1.投喂管理

罗非鱼进入水槽后2~3 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是上午8-9 时和下午3-4时。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罗非鱼专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为32%~35%,每天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长至200克左右时,调整投饲量为鱼体总重的2%,同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30%。当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2.水质管理

高温季节,罗非鱼生长旺盛期,每10 天全池泼洒1次复合芽孢杆菌以改良水质;白天开启增氧机和池壁微孔增氧管,每天4~5 次,每次两小时,晚上池壁微孔增氧管开启至第二天清晨关闭。养殖后期水槽沉积排泄物较多,每隔一天使用移动吸污泵和吸污管1次,吸污在上午喂食结束两小时后进行,吸污时长视排出污水的状况而定。当水量减少时,及时加注新水。

平时每月取1 次水样,检测水的盐度、溶氧、pH、氨氮和亚硝酸盐。pH 维持在8.0~8.6,溶氧始终大于4 毫克/升,氨氮不超过4.5 毫克/升,亚硝酸盐始终小于0.3毫克/升。

3.病害防控

流水槽养殖罗非鱼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整、消毒、水质及底质改良等工作,鱼苗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消毒后再投放。夏季链球菌最易发生,炎热时定期使用生石灰消毒。

四、收获与效益情况

1.产量与产值

10月30日1 号槽收获规格360 克/尾的罗非鱼3 821千克、2号槽收获380克/尾的罗非鱼3 705千克、3 号槽收获365 克/尾的罗非鱼3 774 千克、4 号槽收获370 克/尾的罗非鱼3 795 千克,共计收获15 095 千克,产值211 330元,水槽均产40 千克/米3。

34.3亩净化区共收获脊尾白虾7 650千克、产值351 900元;共收获三疣梭子蟹680 千克、产值68 000元,合计产值419 900元,整个系统总产值631 230元,亩产值18 035元。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产量、产值情况见表2。

表2 系统产量、产值情况

2.养殖成本

系统的成本支出主要包括苗种、饲料、电费等,合计总支出为374 050元,其中水槽支出为140 850元,净化区支出233 200元。具体见表3。

表3 系统生产成本 元

3.经济效益

面积35 亩的池塘系统的总利润为257 180元,亩均7 348元,其中水槽利润70 480元、净化区利润186 700元,净化区亩利润5 443元。

表4 系统的经济效益情况

五、总结

海水池塘工业化养殖前景广阔。2014年我市开始推广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启东市利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较早进行海水池塘工业化养殖探索的企业,养殖水槽开展以罗非鱼等海水鱼类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净化区套养以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海水虾蟹为主的净化养殖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水槽内的罗非鱼生长速度快、规格大、产量高、味道鲜美、没有土腥味,平均亩效益最高可达7 348元。

猜你喜欢

增氧机罗非鱼水槽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罗非鱼上半年行情飘红,价格达“最佳”水平!今年能否水涨船高?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广东罗非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水槽过滤片
如何挑选增氧机